以督察整改为契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新画卷

       近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陕西省反馈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省委书记赵一德在反馈会上作表态发言,强调要“坚决有力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这不仅是陕西对中央环保督察的庄重承诺,更是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提高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的胸怀看待整改。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此次督察组在肯定陕西成绩的同时,也精准指出了存在的短板与弱项,涉及思想认识、黄河流域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赵一德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整改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全省各级部门必须摒弃“过关”思想,杜绝“看客”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每一个问题的整改都当作对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直接检验,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见效。

      坚持科学施策,以“系统治理”的思维推进整改。

      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整改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赵一德书记指出,要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清单化、具体化推进,并对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设立阶段性目标。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一方面,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迅速见效;对于需要长期努力的,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稳步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更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从制度机制上查找原因,补齐短板,堵塞漏洞。特别是针对黄河流域违规取水、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工业固废利用处置不力等突出问题,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强化责任担当,以“功成有我”的作风落实整改。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整改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核心在于责任。赵一德书记强调,要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上阵、靠前指挥,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理念,强化监管执法,形成工作闭环。同时,要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唯有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锚定美丽陕西,以“绿色转型”的成果检验整改。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次督察整改,不应仅仅是问题的“销号”,更应成为陕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契机。陕西作为能源大省,更要在“双碳”目标下积极作为。赵一德书记已明确指出,要以此次整改为契机,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省上下应借此东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将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让“绿色”成为陕西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利剑”已指问题之要害,陕西的整改答卷正徐徐展开。我们相信,只要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赵一德书记的表态发言为行动指南,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好整改落实,就一定能够将督察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将生态的“高颜值”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在西部大地上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新画卷,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坚实的陕西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