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 付嘱品第十(二)

六祖法宝坛经 付嘱品第十(二)

(博主注:前面说的三科法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动用36种名相。这一段是对36种名相详细解说。其中又分为无情五对、法相语言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对法”是说相互对待的诸法。当有入问佛法时,他说出的道理一定有一种对待法,即怎样说怎样有理。而主要是这36对。实际上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体两面,矛盾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六祖担心将来自己圆寂后弟子弘法偏执于一端,故提出此问题。孔子说“吾叩其两端而而竭焉”,说的是中庸,亦类似如此。关于36对法相的更详尽解释,可见演培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付嘱品第十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自性若邪,则十八界就变成邪了。自性若正,则十八界就正。若用得不对,就是众生用。若用得善,很圆满,就是佛用。用从什么地方来呢?都是从自性里生出来的。这是因自性有对待法,而外境本是无情的。

什么叫五对呢?若人问天就以地来对。日和月是一对,明和暗是一对,阴与阳是一对,水与火是一对,这是五对。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又有法相语言十二对,即是语言与法是对待法,有和无是对待法,有色和无色是对待法,有相与无相相对,有漏法和无漏法是相对的,色和空是相对的,动对静,清和浊是相对,凡夫和圣人相对,出家人和在家人相对,老与少相对,大与小对,这是法相言语的十二对。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在真如自性生起这种的作用,它有十九对,即是长对著短,没有长就显不出短,若没有短也显不出长,所以长短是相对法。在长短的中间就是中道。在邪与正的中间也是中道义,故邪与正对。痴呆和智慧相对——愚笨和聪明也是相对的。乱与定对,为何心里很乱呢?就因没有定力。慈和毒相对,因慈能予乐。戒与非对,戒即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故它与不对相对。直和曲相对。实和虚相对。危险和平安相对。烦恼和菩提相对。常和无常相对。悲能拔苦,它和伤害是相对。欢喜和嗔恚相对。布施和悭贪相对,能舍就没有悭贪。向前进和往后退是相对。生和灭相对待。法身是遍满一切处,它与色身相对。化身与报身相对。以上是自性生出这个用,有十九对。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是那么的轻飘飘。 以至于他的活着, 他的老去, 他生, 他死, 都是工具。
    eVal阅读 192评论 0 1
  • 轻语尘阅读 177评论 0 0
  • 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死的时候何必承诺两个人。 后来,关于之前的事情越提越少,关于之后的事情偶尔说笑。 如果有一天...
    杨永永阅读 426评论 2 2
  • 1.同oc一样先有CocoaPods 2.关键在podfile中的写法 platform :ios, ‘8.0’ ...
    liushong阅读 8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