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
这里有连绵的太行山余脉,有潺潺的清漳河水,有我汗水浇灌过的草木,有我泪水浸洒过的土地,有我深爱着的人们......
涉县在山里,连绵不绝的山,除了清漳水旁,你不会在这里找到很大一块平整的地方。小时候回老家,总要经过很长一段盘山公路,从山脚到山腰到山顶,再一路下来,上坡,下坡......山里的村子是很静谧的,不是静得让人后背发凉,而是能让你的心安下来。夏夜,走在路上,听着路旁的蝉鸣,追着三三两两的萤火虫,走到村广场上,说不定还会遇到村里组织放电影。当然,做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出门前喷好花露水。清晨,有天然的闹钟,老房子背后的林子里会传来布谷布谷的鸟叫,它没有乌鸦叫的那般凄厉,但若是你在四五点钟被他吵醒,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里难免又生出一些悲戚。
涉县四季分明,在乡村中表现尤甚。北方的春天是那么的凄凉,让人不禁觉得冬天仍不愿离去,山里往往在三四月份才开始慢慢恢复生机,在温和天气的施舍下,大地才费力地吐出一点绿,让人觉得这山并不那么单调。若是暖和点,你会在山上发现一小片一小片白色的花,虽不那么明显,但在单调的绿色和灰色中间总是那么显眼。夏天时,从山上到田野上,遍地绿色,在耀眼的阳光下,这些叶子反射着亮光,为那些隐藏在绿叶中的花补上光,便于人们发现他们。在山里早晨和晚上是很凉快的,中午算是一个很难熬的时间段,吃完午饭躺在席子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就这样受着炙烤一直挨到太阳落了山,温度才适宜一点。那时晚上总会有很多星星,我也没有见到月明星稀的景象,月亮和太阳一般的耀眼,在村里,即使没有路灯,也能在月光下看得很清楚。但即使那样,出来上厕所时还要提着一个手电,我总爱拿着手电向天上照,我妈总是不让,我问为什么她也总是不说。我只觉得好玩,和探照灯一样。这里秋天还是很热,只不过早晨和晚上又多了几分寒意,只有极少部分的树叶是金灿灿的,其他或是绿色就已掉落,或是已经成立了灰色没有了一点水分。小时候没有很多的好玩的电子设备,只有很多玩的很好的伙伴,在大树底下捡那些还没有干的树叶,将叶片去掉,只留下他的脉,我们叫做“根”,互相拽着,看谁手里的那一根先断,而往往撑到最后的,我们会对他和他手里的“根”投出羡慕的目光,而那个人也好像拿到了趁手兵器赢了比赛般的骄傲。甚至那些好的我们会把它泡到盐水里保养,事实上泡完更脆弱了。随着在树上唯一的几只树叶掉落,属于山里的冬天来了北方的冬天很干燥,刮的风十分凛冽,让人皮肤生疼。小时候下雪的时候也并不太多,但降雪量还是可以的,踩在上边咯吱咯吱的。冬天在老家虽冷,但我挺喜欢那种感觉的,裹着被子围着火炉,暖烘烘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高中,愈发的想要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为什么山的那边在亮光,为什么山西火灾一直可以烧到这边的山上,连老师也在和我们不断的说,要好好学习,好好努力,走出大山去,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在不止一次的演讲中,校长多次说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那时,我和同学们都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只是一遍遍的模仿着校长说这句话时的腔调。
这些年,疫情还未爆发时,曾游历过不多地方,河南山西的山,滚滚波涛的黄河,华北大平原,一眼望不到边的海......去年,我顺利考上大学,摆脱了所谓的“大山”,走了出去。我的学校在秦皇岛,父母放心不下,说第一次一定要送过去,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开着车上了高速。只是出了涉县,便已经看不到多少山了,再走走便到了华北平原上,车在高速上行驶着,母亲看着窗外说,看人家这都是平原。我望向窗外,并没有过分的惊讶。
到了秦皇岛,三天时间,山海关,海边全都跑了个遍,当然也只是去转了那些山水和人文古迹,我并不喜欢人多的商场游乐场这些地方,如果问我秦皇岛哪里游乐场人多我会不知道,但我能清楚的说出在九门口打的任何一场战事。我们校区离海很近,步行十分钟就到了,我们也在市区,周围都是大平原,秦皇岛经济发展很好,我们学校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每天无事时我会在操场溜达或是坐在操场上望着校外的楼,比涉县的楼要高很多。秦皇岛的天是很蓝的,不想在涉县县城里一样,总是感觉天空像蒙上了一层灰纱,倒是和村里的天空有些像了。可是我望着这些心里总是惴惴不安,像失了神一样。在上大学走之前,母亲曾往我行李箱中拿袋子装下了一捧故乡的沙土,说我要是有什么水土不服便将这些沙土少撒到水里些,会克服水土不服这些症状。我并没有水土不服,于是这些土也被我放到了我柜子旁边,权当作对故乡的思念,聊以慰藉。可那是空的,故乡的山,水我带不走,我可以将涉县的土,涉县的水装进袋子里装走,科可属于故乡的那一份情感,我是带不走拿不动的。
大一上半年结束回家一直到现在,只在县城的家中上网课,回农村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几日许是夏天来到,我在这钢筋混凝土中憋得喘不过气,实是压抑,于是在每天下午没课闲暇时骑车带着母亲去县城边的山间河边转悠。有一日,正骑车在清漳河大桥上走着,抬头看见了被夕阳映着的山,我猛地想起儿时,我无数次的经过,看过这样的山,他是少了河南山西那些山的耸立与尖锐,多了几分柔和,而桥下的清漳河水少了黄河几分波涛汹涌,却赢了几分清澈,他从没有像黄河那般催着,他只是缓缓地留着,哺育着这座在山间的小城;人们都说,大海可以包容一切,可山里的人们谁又不是在四下无人时向大山倾诉过自己的衷肠。
我的眼睛模糊了,停下车,望向桥下,是金灿灿的清漳河水,我猛地抬头,分明看见夕阳慵懒的倚在山顶上,任由他的光越过树梢,跨过田野,抚过这山城中的人们的头顶,洒在这潺潺的清漳河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