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要在这里分开了?”
“是啊,等我回来就可以一个人在宿舍上蹿下跳了。”
挥手告别室友,耳机里的音乐也恰巧变了一首,撞碎一地暖洋洋的春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清明假期。
这个清明节,我没有选择跟着室友一同去杭州等地寻觅春的步伐,而是一个人踏寻风中春的气息。
几乎是毫不犹豫,我选择徒步去吃素食。
路过拖着行李箱步履匆匆的同学,用相机捕捉路上蓬勃的绿意,在路过公园时,我嗅到了一股甜甜的气息,没有怀疑、没有犹豫,我就知道那是它——玉米空心棒。当我的目光触及到那一桌子或黄或棕的大袋子的瞬间,我仿佛已经“咔嚓”咬了一口,甜丝味儿在嘴中崩裂开来。我几乎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步伐,想飞扑上去买上一大袋,但看了看近在咫尺的素食店,我连连吞咽了几口吐沫。
“先吃饭先吃饭,等吃完饭他肯定走不了,到时候再来买。”
我在心底一遍遍安慰着自己,加快了向饭店走的步伐,生怕慢一步就被它勾去了躯体。
付钱,拿到自己的餐具,我开始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寻找一个可以让我坐下吃饭的好地方。
这样的场景我早就预料到了,因此特意早来了几分钟,但或许是假期的原因,这里的人依然多的可怕,这时候的我无比庆幸我是一个人,可以很轻松的“塞”在某处。
很快,眼尖的我发现了一个空荡荡的位子正在向我招手,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去,再三向周边的客人确定这里是个空位后,把自己的饮料放下,想要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这里的位子有人了。
我拿着餐具在美食中穿行,一夹子青菜、一夹子茄子,渐渐的,我的餐盘中堆起了小小的山,可就是在我端着盘子准备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美餐一顿的时候,看着一对夫妻让他们的女儿坐在我旁边的位子上的瞬间,我心中的警铃大阵。
放下手中的夹子,我三两步走到自己的位子前面。
我在那个中年男子面前站定,语气平淡的问着,“叔叔,你们几个人啊。”
说罢,我还用眼神看了看我放在桌子上的饮料。
“我们三个。”
在说话的同时,那位叔叔还伸出了三根手指头,在空中晃了晃。
我放下餐具,指了指桌子上的饮料,抬起头,目光与那人对视,“但是,这饮料是我先放在这里的。”
那人也没再说别的,只是说让我坐下。
可是,当我准备拉开凳子的瞬间,一只小手放在了椅子上,并且很努力的把椅子往她那边拽着。
我顺着这只手往上看去,就见他们的女儿,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满脸警惕的看着我,那神情仿佛在说着——
你抢走了我爸爸的位置,你是一个超级大坏蛋!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看了看人挤人的店铺,我知晓这件事于情于理都是我更占理一些,但是看着那孩子的眼神,我只觉得没意思极了——
“都是假期出来玩的,没必要弄什么不愉快,再说了,这么拥挤的地方,能找到三个连着的座位是极其不容易的,但是想找到一个人的位置,并不难。”
我在心中这么跟自己说着,同时开始在人流中穿梭着——
“先找找看,若是有位子,我就坐,没有的话,那么我就去刚才的位子上。”
或许,我是极其幸运的,我看到一个老奶奶,她的对面是两张空着的位子。
我走上前,询问她斜对面的位子上没人后,我回去把自己的餐具和饮料拿了起来。
在跟那个中年男子说过后,我来到了新的位子上。
不得不说,这个新位子是极好的,虽然距离取餐处远了些许,但是这里人来人往的明显少了许多,我将耳机放进耳机盒,将散落的头发扎起,开始吃饭。
当我吃完第一次盘中的食物的时候,我斜对面的那位老奶奶已经吃完了饭,准备收拾东西离开了。
在老人家离开后,又是一家三口,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子来到了我身边坐下。
我对此没有理会,继续沉浸在我的美食中。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在这里吃饭了,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和别人拼的桌子。
那是祖孙三人,姥姥、妈妈以及儿子。
我本是不喜欢和陌生人距离太近的,更别说要和他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可是,这两次我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或者说,一开始或多或少有些许紧张,但后来已经很自如了。
我想,大概是在这里,我见到了诸多难忘的瞬间——
有我的一句“阿姨”引起小朋友的反驳:“她才不是阿姨,她是姐姐!她才十八岁!”,没想到,最后却是一个“心灵十八岁”与“年龄十八岁”的趣味乌龙;
有倔强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去争取一个想要和自己家人坐在一起的机会;
有端着蛋挞的上菜阿姨,被一群大朋友小朋友围着要蛋挞的温馨瞬间;
有坐在出餐口,凭借优异的地理位置,从上菜的大人手上要来一个又一个果冻的小男孩;
有笑着接过餐具的顾客和服务员……
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编织起来的就是一张张名为“美好”的织布。
我想,这就是我在清明时节,寻觅到的第一份“春”。
走出店门,踏碎满地的阳光,伴随着硬币掉入的清脆响声,我坐上了公交车,摇摇晃晃的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