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事聊起孩子,大家总绕不开“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尤其是面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我们都懂得不必过分苛责、不用强加过高期待,也常常用“船到桥头自然直”来宽慰自己,希望能调整好心态,不给孩子添压力,也不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纠结。
但渐渐发现,很多人容易误解“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它从不是放任自流的借口,更不是躺平摆烂的托词,不是孩子还没尽全力、还没尝试所有可能,就轻飘飘一句“无所谓,顺其自然就好”,然后心安理得地放弃;也不是我们作为家长,懒得引导、不愿付出,就用这句话来逃避责任。
真正的顺其自然,是拼尽全力后的坦然。是陪着孩子一起,为了目标认真规划、踏实付出——知识点没掌握,就耐心拆解反复巩固;方法不对路,就一起探索调整找到适合他的节奏;遇到瓶颈时,不指责不抱怨,而是给足鼓励帮他重拾信心。这份努力,是孩子在书桌前专注的身影,是我们在旁默默的支持与引导,是竭尽所能后不留遗憾的踏实。
就像播种之后,我们要浇水、施肥、驱虫,做好所有能做的养护,至于最终的收成,还要看天时地利。育儿亦是如此,我们能掌控的,是过程中的陪伴与付出,是教会孩子全力以赴的态度;而结果如何,或许会有偏差,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当孩子已经拼到了最后一刻,当我们已经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那份“顺其自然”才来得有意义。
这种顺其自然,是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不执拗于既定的结果,是接纳孩子的成长节奏,也认可自己的付出。它不是松懈的理由,而是努力后的从容——尽人事,听天命,既教会孩子为梦想全力以赴,也让他懂得坦然面对所有可能。这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温柔也最有力的支撑,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既有敢拼敢闯的勇气,也有随遇而安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