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爱

      今天早上的会议讲座上谈到,大学教师辅导员需要更有耐心,更有技巧,更多包容和关爱,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学生中小学时期心理上所受的创伤。我认同前半句️,却无法回应后半句。

      一个人在中小学时期所受的创伤很难被弥补和治愈,解铃还需系铃人,根本上需要创伤他的人去弥补,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父母,还有一些是中小学时期的老师朋友等等一些。再其次治愈的自己的是不断成长的自己。

      作为大学时期的辅导员和老师可以宽慰,可以疗愈,是帮助他成长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父母需要家庭也同步成长。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因为很多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观念和理念也比较落后。

      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一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聊她离婚孩子叛逆以后开始学习心理学,后来缓解和前夫的关系,再而学会了如何去爱孩子。再后来离婚对她的孩子影响不大反而多了一个爱她孩子的后妈。故事很真实也很感人。我想到,能真正治愈孩子的还是父母,父母也是需要一直进步和学习的。

      天下父母心,除了极少数的,都还是爱孩子的,他们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孩子,去给予,去奉献,去努力。中间的不等式无非是你给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爱的方式是不是正确的。而不是爱不爱。

        很巧合的,今天地铁上又碰到了前几天遇到的小男孩,今天还是妈妈带他出门,今天他还是很高兴,因为妈妈陪他捏橡皮泥了。是不是每天都坐地铁去上幼儿园呢?我看到他就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带着满满的爱的光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