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封引起了一时轰动的辞职信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十个字,却击起了不小的波澜。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为何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其实无非是这短短的十个字,我们求而不得。
父母大抵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刚听到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刺耳,有想要一争高下的动力。但是随着听得次数的增加,也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不以为意。因为那是别人家的。同样,这句话也是别人家的。
我们大多是被世俗牵绊住了,住房的压力,不能接受没有一个固定住所的不安;生活的压力,没有工作就代表着吃穿没有了保障;人情的压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陪伴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孩子。这些就是我们的牵绊,也是我们无法放下的,愿意让一切都为之让步的牵绊。
还记得高考结束后,我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顾父母的反对,拒绝了朋友搭伴的提议,一个人拖着行李上了火车。许是我考虑的过于美好,却忽略了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说,钱花完了,迷路了……直到现在我也在佩服自己的勇气,当时的自己带了不到一千块钱就上路了,并且还是离家很远的地方。不过我承认,那段时间也是我认为最美好的一段时间,青山绿水,白云牧野,似乎真的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平静。
闭上眼轻嗅山野的青草香,空气中飘来几缕花香,淡淡的,伴着不知名小鸟的啼叫,分外的舒心。不久又转去了西安,在那白鹿原上祭拜了汉景帝薄姬窦太后,从那里带回了陈忠实老先生的著作《白鹿原》,细细品味。
过程很美好,结局很惨烈。在西安的火车站我丢了行李,钱和身份证都被偷了。举目无亲的我只能打电话向家里求助,父母虽是怒斥了一顿,但终究是亲自来西安接走了我。
其实,谁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认清现实吧,经济是个问题,勇气也是一个问题。别再说什么谁谁谁去干什么了,与其这样说,不如自己拼搏有了能力,成为别人口中的人。
我们终究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但是只要有时间,善待时间,总会越来越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