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下)

做记者时写的文章,现从报纸上扫描下来,有诸多错漏,见谅


很希望与网上的朋友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和高论。网上文章比较凌乱,最近将文字重新整理了一下,如果有兴趣,请将邮箱告知,我把完整文集发给你,多提意见,大家共同进步。我的邮箱yuzhouwuditian@sina.com

请发邮件给我即可


少见的姓氏(桓、忻、火、滑)

    我姓桓,江苏丹阳人,我的友人青岛海军战士与我同姓,老家在山东诸城。   桓林发

    我姓忻,听说大多姓忻的人来自浙江鄞县。    忻红英

    我姓火,我知道听说目前在上海只有2078个火氏后裔。  火福弟

    我姓滑,住在杨行镇,只是在报上看见华山医院一名医生姓滑。    滑国东

    凭你的直觉,给这四个少见的姓氏来一次稀有程度的排名吧!大部分人的排列顺序是滑、火、恒、忻。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196位(百家姓不只百家,囊括了507个姓氏)。而且南朝时确实有人是姓

滑名稽的,不知与滑稽戏有何渊源。如今的滑姓在河北、山东、内蒙古、湖北相对多一些。先祖是汉族无疑,出自姬姓。话说周公旦的后裔中,有一支被封在滑国(今天的河南偃师县南20里缑氏城)。但一些滑氏后人却在江苏睢宁取得了较高的名望。像这名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唯一一名同姓人居然是医生,是不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呢。我们来看:明代有叫滑寿的,是襄城人,他正是以医术出名,对针炙更是在行,留下了颇多的医学著作。甚至滑氏家谱中就有一家堂号叫跻鹊堂,意思是医疗技术可与扁鹊并驾齐驱。很自信的口吻,也说明从医绝不止一代二代了。

    来看火姓。百家姓中有水姓,却不见火姓。不过在上海松江、嘉定;近在启东、天津;远至内蒙古、新疆,以及云南、福建都有火姓后人。火姓来源不简单,如果是汉族,应该是古代掌火之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氏;如果是少数民族,可能是后汉南蛮王火济,跟随诸葛亮征孟有功,封罗甸王,以火为氏;也有可能是元人当时流行改姓,叫诰里诺沁的改作了火真。

    至于桓姓,除了上海和山东,在东北地区以及河北、山西陕西也不少见。起源说法有说姜姓齐桓公之后;也有人发现黄帝时就有名大臣叫桓常的,善于审视地利;北魏时来自鲜卑的乌丸氏改姓桓;也有的是桓候氏简化而成。桓氏望出安徽亳州市,桓氏家谱中就有匡晋堂,意思就是匡扶晋朝。那时候呀,十分的巧合也十分的威风,桓氏一下子出了11位将军。其中的振威将军桓冲可能最出名一些吧。除了打仗,桓氏比较在行的就是老祖宗的审地利了,东汉的桓荣就迷上了考古,更教太子念书,也蛮有成就的。

    忻姓,其实还蛮常见的,偏偏未见于百家姓。忻姓望出甘肃天水,明代时湖州德清县曾有忻姓的大族。忻的起源出乎意外,说是曹公子欣时之后,当时欣与忻是相通的;也有说是元时忻都之后,那就是蒙古族了。很想再追究一下,图书馆中虽然有忻氏鄞县的家谱,却正在修补中,真令人心痒。至于火、滑、桓氏的家谱会再留心寻找。

少见的姓氏(漏、信、汉)

    我姓漏,绍兴人,关于自家姓氏来源,祖上有不同的版本,希望有权威的说法。   漏幼华

    我姓信,老家是河南省长垣县,现已定居松江多年,望能了解信姓的来历。    信俊宝

    我姓汉,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市,据传主要定居点在武汉市北,但不知源于何时。  汉宝华

    这3封信几乎是一道寄来的,摊在桌上,左看右看,颇有感触。身边有些朋友的姓氏十分常见,居然向我投诉道:由于自家姓氏的家族者过庞大,查家谱时无法确认是哪一个分支在哪一个朝代蔓延出来的,只好拜最早的一个周朝远祖,并默认亲戚遍天下这一事实。

    好像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味道哦!一些少见的姓氏的确有迁移路线清晰,历代祖先以及各地分支都记录明确的个例,比如上次的归姓,家谱完好齐整,令人惊喜。但,大多数少见的姓氏全世界都找不着家谱,大概是当初就没记,或是难以保存下来。

    以上这3封来信,皆缺乏家谱方面的支持。就像没得作料,却得叫我烧出一碟菜一样,真是团团转。

    嗯,先查了一下漏姓的分布情况:北京、上海、余姚,特别指出以浙江湖州为中心的一个区域。呵,一定是一个古老的

姓氏,有着一个共同均祖先吧!

    很早很早以前有漏这样一种器具,也可以叫它漏刻,漏刻从周朝一直到明代都很风光,掌握着时间的韵律。而掌管漏刻的官员就以漏为氏啦!

    看一看当时的漏刻吧,还是复式的呢,四个铜壶自上而下叠好,上面三个底部都有小孔,最上面一壶装满水后,水一

点点流向以下各壶。最下边的壶内有刻着时辰的浮标,水一点点升高,便标志着时辰的推移。好像比钟表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之感,好像更能令人把握现下的每一分钟!我准备马上就去买个大沙漏。

   那么,漏氏后人是否格外珍惜时间呢?在绍兴县志中,我们觅到与漏幼华先生比较亲近的明代诗人漏瑜,年轻时,他当过河南监察御史,后潜迹江湖,写写书、交交友。他与8位老人成立了一个九老会,大家都80多岁90岁了,并不服老,还要继续写诗作画传世呢!   

    好,再来看信氏吧,战国魏公子无息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人称信陵君。这可是一位善用计谋、胆子特大的风云人

物。可惜《魏公子兵法)一书早巳失传。有说信氏是信陵君后人,也有说是为信陵君守冢人的后代。现今的信氏大多住在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等地。信俊宝读者的家乡河南长垣,我已在古县志中神游了一番。那儿邻近山东,盛产小麦玉米花生高梁,老早的地名都直来直去;小吕村、田寨、毛庄、徐楼……谁住的就叫什么名。可惜没找着信寨,只查到信氏先人信都芳,精于算术,常与祖冲之的儿子研讨,亦写过数学著作。   

    至于汉氏,有一个很大的来头,那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说是西汉王朝灭亡时,有刘氏后裔以国为氏。不过从山西、新疆、广东、云南、内蒙古等地都有汉氏,且少数民族中亦有此姓这一线索来看,汉氏还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半途改姓的情形。元末时很常见,比如蒙古木华黎氏来到松江天马山下就改姓了李;西域康里国王子,本姓火鲁忽达,定居青浦时就叫了鲁得之;南汇火氏亦与蒙古族有关。

    那么,汉宝华先生到底是刘邦后裔还是少数民族后代呢?他在来信中曾提到武汉某聚居地,若和他再琢磨琢磨,着手于武汉追查,应该会有收获。

绍兴单氏

你好,我姓单,绍兴人,听说越少的姓越古老,有关单姓的解释很少见,山东有个单县,是否单氏起源于此?很想知道。

    浦东高桥   单未晚

    这次呀,整个查单氏家谱的过程中有一个多小时是用来查地图!手头八大本地图,分属于历史上八个时段。明明绘的也就是这几块地方,但名字像走马灯一样在换。像单氏最早的发祥地:单邑,是周朝的地名,经过辛苦的对照,确认是现在的河南孟津县东南。话说周成王将自己的小儿子臻封侯在单邑,后人自然地便姓了单。

    从广义上讲,单姓并不太少见,特别集中在江浙和山东一带,这是有原因的。图书馆里的单氏家谱有9本。大家对周成王的事儿到底是记不大清了,一律从汉朝时才开始交代得详细些。很骄傲地说后汉的车骑将军单超怎样怎样地英勇。单超的侄儿为济阴太守,济阴?查下来正是山东荷泽附近,同时也离现在的单县十分近。而单县的名字正是在汉朝时才确立,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正是因为单氏在此地繁衍,才变成了单县。好了,这是我们对山东单氏的一种推论。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单超的侄儿虽然去了济阴当官,本来却是南安人。南安?有些书上说是甘肃那边,我们在反复查地图后却认为是峨眉山边,乐山市附近。同时无锡单氏家谱也为我们撑了一把腰,谱中交代自己的祖先正是从四川眉山那里先迁到宜兴,再被无锡具令聘到那里教书的。宋朝的水利学家单锷系出此门,整部水利学著作都附在谱中,令人肃然起敬。

    至于绍兴单氏,则绕了一个大圈子,从南安开拔,先到汴州,那是在安徽凤台;而后上了颍州,现在的河南许昌附近;再转至风光秀美的湖州归安县,真是一刻不停,直到在山阴梅山之阳找到了一个僻静的港湾,这才定下心来,生儿育女,耕种读书。这个美丽的家园即被命名为单港!这一支大部队这么折腾,沿路肯定有因贪恋湖光山色而“掉队”的小分队。他们分别是河南、湖北、东洋(什么地方,仍没有查到,总之不会是日本)。而“掉”在江浙一带的就更数不清了,什么萧山、武康、诸暨、余姚、嵊县,以及山阴的厚社、丁墟;会稽的单家埭、东关、皋埠……这些播迁四方的单氏,原本都是很亲的亲戚呀!

    绍兴的单氏家谱是我看到过文笔最好的,几乎令人感动得掉泪。他写道:我们单姓传千古而无穷,其实说起来也只是一人之开创也。因为兵火播迁;因为做生意而寄迹他乡。于是有的人地位显赫,另立祖庙,也有的人因为贫乏而不能归宗,其间贫富固然不等,但到底皆出于一门。无论世事变迁,岁月刻磨,我们都会勤勤恳恳地生活、老老实实地记谱,以使得后代子孙知木有本,而千枝竞秀;水有源,而万壑争归……

    谱中野介绍了自己的远亲隋时名将单雄信善于在马上用枪,亦被称为飞将军;宋朝时的单父最会种花,所种的牡丹能变化出近千个品种,被称为花师。单未晚读者现在就去图书馆看一看这本谱,应该为时未晚,肯定得益匪浅。

绍兴范氏

    我父亲本姓范,是绍兴钱清镇人,解放前因其母病故无钱埋葬,将其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位,即我的父亲卖给了当地独女之家的许姓。不知绍兴范氏源于何方?   序妙慈

    经常听见有人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一个人,乃至他的祖辈要在南方生活多长时间才可以这样拍着胸脯讲呢?

    江浙一带的范氏家谱大多奉那位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为近代始祖。他是吴县人,你算一算

吧,其后人住在江南有千把年了。 

    一个范仲淹是不是会有现在咱们这一带那么多的范姓孩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追查一下一位叫范履冰的唐朝人,他来自河南怀州,隋唐时跑到浙江丽水县当县长,深感当时中原乱得慌,便躲到苏州。他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又生了五个,其中最出名的叫范赞时,又生了四个娃,范仲淹就是其幼子了。你瞧,才说了四代,大伙的头已经犯晕了。

    所以说家谱大多以名人为祖先,也不能够都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更由于家谱经常在兵荒马乱中弄丢了,说不准哪个费了很大工夫说明自己是范仲淹后裔的人其实却是范增或范蠡的那一支呢!

    再追上去,唉,那又是周宣王的事了,尧帝后裔杜伯劝他别杀孕妇取乐,竟然被斩,还好儿子机灵逃往晋国,改行做法官,其孙士会英勇善战,被奖励到一块叫范的地(河南范县),就姓范啦!当然,范是大姓,总归会有一些少数民族加入到队伍中来。

    而后呢,历史就像风一样刮过,转眼间,范履冰就将我们的视线转移至苏州。而上虞范氏谱写道:范氏由苏至绍至鄞再推广到各省。至此,我们的溯源团总算来到了绍兴。

    绍兴在春秋时叫会稽,为越首都,秦时叫山阴,唐又叫山阴外加会稽,南宋赵构以绍祚中兴的含义,将其命名为绍兴府。

    绍兴境内的有家谱的范姓大致分布在东仰坊、金麟桥、王府庄、道墟和陶堰等地,谱中都像串蚂蚱一样,总的来说都是认范仲淹第三个儿子的孙子为始迁祖。其中道墟的又外插花到山东;陶堰的喜欢往嵊县跑。至于当地许姓也顺便看过啦!大多是本地或诸暨人,东晋时就来此地啦!看起来该读者可算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氏!

    最后这里有一句话,是县志中关于钱清镇的讲解: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句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过一钱不敢留。古文向来不作兴点标点!你看出来是什么意思了吗?现征答!

绍兴裘氏

你好,我是绍兴人,听长辈讲,是从那里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很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形。    大裘

    到处有卖百家姓溯源书的,翻一翻,关于裘氏,交代得既清楚又简单,主要成因是卫国的一名大夫拥有一块叫裘的地产;或是周王朝时管理兽皮服装的裘官;最后才提到一句:有仇氏或求氏改姓裘的情形。

    而绍兴的裘氏,我们已知是晋朝起便驻扎此地的,很古老的家族,在当地极有名望。

    以上线索合在一起,一般的判断是:这家裘氏恐怕是起源于卫国大夫那一支系的吧!

    幸好还有家谱。翻遍图书馆收藏的13套裘氏谱,答案是离奇的:江南一带的裘氏与宋姓、仇姓应该算是远远房亲眷了。话说春秋时,宋国猛将南宫长万被鲁国俘了去,又放了回来,宋国国君便时常奚落他。

    宗室子弟宋仇牧在一边劝:“君臣之间要互相尊重呀!缺少尊重就会变得傲慢,就会无礼,无礼就会有祸乱发生啊!”可国君压根没听进去,矛盾闹大后,南宫长万在某天吃饱了老酒后,一口气就把国君和宋仇牧都给杀了。

    宋仇牧后人悲愤之余,不姓宋了!咱改姓仇!这样传了4代,有叫仇礼的人为避冤家,又改姓了裘。在靠近渤海,今天的山东阳信周围正式定居。

    手头的数十部裘氏谱,来自绍兴、杭州、东阳、无锡、富春、慈溪等多处,乍一看五花八门,现在看来,皆是一家门,不但都是仇牧后人,更是绍兴义门裘氏的后代分支。

   义门,是一种褒扬的称呼,为当年宋真宗所赐。为了表扬这一家裘氏居然在当地的平水、云门山间住就是7百年,传了19代而不曾分家,大伙儿都住在一道,合合哇睦,其乐融融,以孝廉闻名,是一个好典范。

    当地史料也这样评价道:这样世世守义的名族,远胜于那些偶尔出个高贵子孙,或是求利忘义,以至于乍盛乍衰的人家。

    获得义门这道嘉奖令,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的谱中交代得完全一致。而其他细节,每本谱自有自己的说法:从绍兴迁至山阴欢谭的裘氏制作了一本高60厘米、宽30厘米的大型家谱。上头的祖先画像,金光闪闪;更附有历代修谱时由朱熹、文天祥、方孝儒等人提的谱序;每一页竟然有赤龙飞腾的底纹。更交代义门裘氏中屡有任职枢密院的。

    而会稽裘氏则对起初西晋大司马裘睿随皇帝渡江至金华,再迁居绍兴的事迹念念不忘。并交代在明初时,会稽裘氏播散两地,住裘村叫里裘;居沈村的叫外裘。

    枢密院?大司马,听上去,是大司马更威风些。其实古代同一个官职在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有区别。老早时楚国的司马才是怍战总指挥,而晋朝的三军各有司马;而枢密院在宋代最吃香,好似军机大臣,有一种以文制武的味道。

绍兴谢氏

本栏目收到了家住北路的谢伯泉先生来信并附了自己的照片,他这样写道:经常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名人捧出了家谱,有的甚至追溯到古老的朝代,证实自己是孔子、包公、诸葛亮的后代,虽然自己并没有想沾光的想法:但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老祖宗也历经千辛万苦才繁衍至今,能追溯一下,倒也是件有趣的事。我的籍贯是浙江绍兴马鞍(那里  有一形似马鞍的大山),儿时也常划船去看社戏《目莲救母》。我家当时在乡下有一幢两层楼的房子,离家不远便有祠堂,记得叫宝树堂吧,我兄弟的名字里都有个伯字,家里的皮箱上还写有浙江山阴谢某某的字样。

    好吧,我们这就开始探源!谢姓有几个起源说法:一为远古时,炎帝不胜,巫咸率余部至山西定居,其中一支为巫谢,后迁至河南洛阳附近,成为最早的谢姓传人;也有一支分支是隋朝时,一位本姓直勒氏的河南人做了盲,便改姓了谢,当然最广泛的说法还是打从母系时代,炎帝后裔的姜姓到了第52世,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再到了第115世的申伯,因助周宣王有功,受封于谢水(河南南阳),自此以地为姓。迄今已有2800多年了。

    至于绍兴的谢姓,也是当地大姓,会稽山阴谢氏一般将东汉时期的巨鹿太守谢夷吾认定为远祖。

    在上海图书馆的馆藏家谱提要中,我们发现隶属于谢氏宝树堂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散居于无锡、宁波、余姚甚至长沙,独缺绍兴山阴一系的家谱馆藏。继而查联合目录,才得知河北大学图书馆内藏有三卷绍兴宝树堂谢氏的家谱,清道光年间始修,记载至1920年左右。看上去这本家谱与谢先生提供的情况最为接近。赶快通知了他,他笑称正巧有亲戚定居在北京,有空的话或许会拜托他们河北大学查一下。

寿多子长

   我是诸暨人,这个姓不多见。听老人家讲,除了诸暨,山东也有庞大的支系。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形。    寿先生

    的确觉得少见,没有遇见过第2个姓寿的人,等到那两套寿氏家谱拿出来,我就被淹没在寿姓大家族中。而且,哪怕是查姓王、姓周的家谱,也没见识过哪一辈居然要排到第2059个。是的,清朝同治年间,第36世,排行润字,在诸暨这块土地上有2059名寿姓壮丁。

    一来,生儿子比较普遍,要生就生5个;二来,都比较长寿,最长的100岁,93、94不稀奇;再有,早800年就搬过来住,是老土地了,爷爷、爸爸们多,儿子也就多。还有还有,特别特别地团结!哪怕孩儿搬到诸暨某一棵树底下,喏,这就在家谱里添上一笔:迁至银杏树下,有这么一户,咱寿姓的骨肉……

    寿姓的家长们性子还特别耿直,历代的文献都写得明明白白:寿姓一共源于两处:要么是以吴姓起头,江南的吴王寿梦,堪称春秋五霸之一,后有子孙姓了寿。要么呢,彭祖他老人家活了800岁,属于长寿的典范,有后人以寿为始。

    就这么两个,选一个吧!把一套36卷的寿氏家谱翻了个遍,从个性上、长寿程度上分析,嗨!两个源头都蛮像的。

    可诸暨的寿氏家长们拈着胡须道:不可!没有充分的证据!怎可以随意依附,反召世人议论。咱们这一支是从北宋开始有书面记载,证据确凿,咳咳!家谱就从这里开始记起吧,也够你们骄傲骄傲的了。

    如此,汴梁的万安山,就成了寿氏的第一故乡。宋建炎年间(1130年左右),随皇帝南渡的寿胜就是诸暨的开门始祖。他当时的职务是西台御史外加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反复念了三遍,一点儿体会不到该职位的甘甜辛酸,只好去查官职词典。原来是兼职宰相哦!他到诸暨同山的时候已年迈,跑了那么远路。皇上心疼他,就拨给他700户食邑。如果超过一千户,那就是千户侯,上万,就是《中华民谣》里唱道的万户侯了。

    700户,连人带地,寿胜摇身变作了大地主。他的儿子寿顺是最最幸福的人,他什么事儿都没做就承了父荫得到个官,有5个孙子绕膝。其中最小的叫寿泽,居然争气到娶回了宋宁宗家的顺安公主!所以寿顺又成了附马爷的爷爷!在晚年狠狠地风光了一阵子。

    此时,寿氏完成了第一次分迁,有一半人马上了山东济南。而到了元末,朱元璋打仗居然取道诸暨,一时燃起战火。同山之地,环屋皆山,独一面为驿道。这一回,寿氏家族又成了山大王:沿了山岭装了栏栅,乡亲们都躲人山寨,小伙子们合力抗敌。后来,这一幕在清朝时又重演了一次。

    明初,除同山寿氏外,诸暨的墨城坞也立了寿氏分支;广东跑去一支;再远的是海南岛的;近的杭州和绍兴等地就别提了,只是不懂,有一支寿氏跑到萧山居然改姓来!并成为当地来姓的始祖。怪不得,上次查萧山县志,有好多好多姓来的举人唷!

    稀奇的还有,寿氏大多娶妻边氏,当时寿、边两姓还合建了一座香火殿,每年元宵都聚会看戏凑热闹。只是现今的边姓比寿姓更为少见,大概多是生了女儿,又嫁给了寿姓的缘故吧!不过,两姓之间,这么多代、这么大范围地通婚,她们的DNA已很充分地溶入寿姓后代中,也绵绵地传递了下去。

田园陶氏

    我的祖上原是苏州大户,后来去苏北盐城开垦,再辗转至上海的,想了解更多陶氏的资料。    陶椿

   我是南汇人,听说第一个从商致富的是叫陶朱的人,是吗?     陶明洁

    陶朱公真的姓陶吗?他可是年画上文财神的原形,春秋时的越国大夫范蠡!他晚年到陶邑(山东定陶)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有一段日子,人们称呼富商就叫陶朱公。

    陶氏的骄傲,其实并不遥远,像我们身边的国际饭店、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美琪大戏院等都是由当时的浦东人陶桂松开设的陶桂记营造厂承造的。

    陶氏的血脉中有着相当高的经商与管理天分,清末,就有陶氏来浦东购田200亩,并不埋头耕种,而是出租以后统一管理、收购,并在每天开饭时,在田头升旗为号,这种新式管理模式,马上在当地出了名。

    家谱的记载中,陶氏的发家致富是有模式的,通常在13岁时完成第一次人生转折,而后在娶到贤内助后才开始创业。无锡一名陶氏在13岁时所有家产为长兄变卖,急于谋生,来到槽坊(用竹、木、稻草和碎布来造纸的作坊)打工,一干就是20年。直至妻子持家有方,他才自营槽坊,还当上商会会长,风光无限。一转眼又是20年,抱着孙子,他望着窗外大片被搁置的田园,突然念起先祖陶渊明所倡导的田园生活。立即发动儿女,全力以赴在田园间育蚕养兔,以承先祖遗志。

    镇江的陶氏开的则是线店和绸布店“陶聚茂”,因为在大江南北设立的分店位置极佳,所以产品特别畅销。现在流行的好些营销策略,陶氏老早就熟练运用了。

    善于商业活动,又乐于田园生活,这种奇异的组合在陶氏身上表现得并不矛盾。家谱中都收有陶渊明文集,关于陶侃提出的当惜分阴(珍惜每一分时间)的说法都一直牢记着,有的家中还设有惜分阴斋。

    关于陶氏的始祖,家谱中认为是尧帝13岁时先被封于陶城(山东定陶)后,15岁时又改封于唐,被称为陶唐氏,有一支子孙以陶为姓,另一支当然就姓唐了。

    手头的宗谱,一般以晋朝的大司马长沙的植公为远祖,至陶渊明时,九江一族盛况空前,是从九江下姑苏、至无锡、常熟等地的,关于上海陶氏,只了解到,泗泾陶氏原籍福建,吴淞陶氏来自庐江,南汇新场的陶氏清朝时来自嘉兴。

温氏

我定居上海嘉定多年。老家却在广东梅州,想请教更早是从哪里迁来的。

温耀贤

    我父亲是江西赣州人,在抗日战争中与兄妹失散。请为我寻根提供帮助!   温西儿

    查谱以前,真没想过这两名同时寄来溯源信的人亦算是亲戚。

    温氏,脑海里头一个跳跃出来的是温庭筠,没有人可以把诗词染作那样瑰丽的色泽。历史上,他的父亲温大雅与其两个兄弟留下过更深的刻痕,被尔为一门三公。

    温氏与温州并没有密切关系,温州的温在公元675年以其“恒燠少寒”(一直很暖和)得名。

    温氏,却与唐姓攀了亲戚,他们的共同始祖:周成王之弟唐叔虞,有一支后代被封于河南温县,正式起用温姓。

    来看看温氏纵向迁徙图:西汉时分,有温氏做官做到山西太原祁县,自此立足了22代,家门隆昌。东晋战乱时有一支分去杭州。宋时又有一支到达温州。

    宋末,琍公赶过来当江西赣县令,就此不归。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成为温氏的大本营,温氏的枝蔓飞速延伸至整个江西。

    10代后,金兵骚扰,少九郎自江西石城温坊迁福建上杭,3代后转迁广东梅州。

    小小迁移,大大发展,福建广东的温氏,陆续有去香港、台湾、及南海各地的。

    但温氏十分恋家,生活稍安定,大半的福建广东温氏,又陆续返回江西赣州、宁都、新昌等地;只有吵许迁四川、湖南的。

    由于温氏先人,晋朝的骠骑大将军忠武公温峤就葬在江西抚州,因此,我手里的这本江西温氏谱就定名为忠武堂。一页页地翻谱,发现温氏为人处世温和而淡泊。有的在水之湄,山之麓,结一小小书屋,门前数幅石刻;耳畔传来孩童骑竹马的清脆响声;另一位年近八旬的温氏,人老心不老,每日斜倚凉凳,捧一卷书,一句句教曾孙儿念诗,怡然自得。

文武彭氏

    祖上在186(年从苏州迁到建湖,上几代人字辈是泰、山、绍,到我这里是“正、大、光、明”,请帮助查找家谱。

彭正亮

    上海的彭氏不多,但有一个地名叫得很响亮,那就是彭浦。早在元代,那里建起了彭王庙,拜祀西汉时的灭楚大将彭越,认为他很厉害,可以镇住泛滥的潮水。当地就叫作彭越浦,简称彭浦。

    而彭氏的聚集地分别在宝山、花木(明清时从苏州迁来);以及陆家嘴东昌路附近的东、西彭家宅(清代来自南通)。

    说到彭姓始祖,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彭祖,那位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寿星。是的,他名叫篯铿,封地在彭国(徐州

一带),是彭氏与钱氏的共同始祖。因此,有家谱中交代彭钱两姓不宜通婚。

    遍看几十套家谱,四面八方的彭氏几乎都追溯到江西庐陵山口老杠树,近代始祖为唐朝的彭构云,3大分支为湖南、安徽、江苏,港澳台彭氏系出湖南。

    苏州的始迁祖彭学一是江西清江县人,明朝迁来,堂号衣言庄。定居山清水秀的江南后,彭氏先人有了感悟:吾家世代习武,子孙当以文显。自此苏州彭氏世代书香,科甲极盛,还出了位军机大臣。

    家谱中有名叫彭隆池的,其父亲中进士后,官场坎坷,家道中落,天天喝闷酒,并教儿子也喝个痛快:“再读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跟我一样!”儿子小小年纪却据理力争:活在世上,吃着人家从地里种出来的米,就要想到为大家做些什么啊!后来,他成为姑苏名贤。

    苏州谱并不太遵照字辈,但陆续见到有“绍、泰”等字辈的出现,读者应该是这一支的,后来的字辈在所有家谱中均未出现,可能是迁到建湖这一房独有的。

    溧阳彭氏与苏州彭氏血缘极近,他们的谱中多有诗集,喜欢做隐逸之士,研究生命的意义。更自比菊花:于春日草木芳菲时,不与攀比,积蓄力量;于秋日凄凄间,不畏寒霜,绽放异彩。

    可,就是这样文绉绉的彭氏,来到常有战乱,山险水急的湖南,便完全恢复了武士的风采:当地彭氏有世袭将军的,也

有屡破奇案的。明代一位称为龙虎大将军的彭伦,在木笼山剿匪时,见对方扎的栏栅牢不可摧,便带人攀上山寨背后的悬崖,一路顺风纵火,一圈栏栅很快焚尽,奇袭成功,大获全胜。

项姓

    我生于龙华港口的项家宅,那里的项氏人家并不多。1944年即已拆毁。多年来,我遇到过的同姓朋友,分别来自平湖、安徽和川沙,而川沙的这位竟然与我同名同岁。请帮我查一下项氏的迁移情况。    项惠良

    从家谱上看,平湖的项氏来自嘉善;安徽的项氏,如果是潜山的,那是从江西彭泽而来;如果是婺源或歙县的,那是从浙江淳安迁来。至于上海项氏,从项家宅项氏与川沙项氏的后人同名同岁这个现象来看,很可能是同一家族同一辈份的。

    1O年前的统计数字显示,项氏在上海县城的人数仅为314人;川沙项氏有481人,早在清初,川沙就出过举人项思尹。会

不会是一支项氏先至川沙,再到龙华呢?同一时期,在上海的艺术舞台上,还活跃着项煜、项煨两兄弟,他们是专攻花卉的画家。

    由于当时嘉善人迁上海十分常见,我们推测嘉善项氏与上海项氏隐约相关。嘉善项氏谱中坦言:近200年来,族人半耕半

读兼营商业,做生意很有一套;当官的不多。嘉善项氏早先世居洛阳,宋时迁来,明时大盛,后有族入分散至江浙一带和天津。

    项氏在迁移中,皆偏好山川之秀,在江浙费心寻觅着大开大合的景色。这或许与他们的祖先发家致富的地方辽西郡(河北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有关。

    至于项氏的得姓,育称是春秋时项国(河南项城)之子孙以国名为姓。也有说是楚国灭项国而封其将为项。如此一来,项氏便世代为楚将,这才出了个项羽。

    说到项羽,家谱中并未怎样标榜,只是默默秉承着一些奇妙的基因。谱中说道,一后人自小遍读诗书,却屡考屡败;索性弃文就武,不过半年功夫,马术、箭术已精妙绝伦,外人都以为是苦练20年的结果。

    项氏也颇有自学天赋,元朝的永嘉人项昕,喜词章,善音律,工绘画,皆是自学成材。一日,他母亲病了,庸医上门,瞎看一气。误了其性命。项昕悲痛过后,立志学医。历史上,他便是以医名世的!还著书《脾论后论》。

    从项氏历代的著作来看,在医学、数学、建筑、金融、法律、英语等逻辑思维强的科目上优势明显。

萧山王氏

    我祖籍萧山,听祖辈说好像是住在一个读音叫下曹的地方吧!    王亮

    王姓是华人第二大姓,单是源头,慢慢讲来至少要1万字才够;王氏的家谱,上图就藏有500套;所以这一回先好好地将萧山王氏交代清楚喽!再有其他地方上的王家人想知道得更多,再来问就是了。

    这次查谱,先找一本清代的萧山县志来,什么史家桥、王家坞的街坊道里都来一次速查、再铺开老大一张半透明宣纸作的萧山地图细瞧,咦?下字开头的除下潦就是夏孝乡了。

    第二步是查家谱目录,因为王是大姓,两个同住萧山的王姓人,我们不能确认是同一个支系。果然,萧山的王氏大致为两派,一个是三槐堂的;一个则是世德堂的。世德堂的王氏称自己为新发王氏,明朝时建设开发了新发村,整个村落的平面图都收录在谱中,里边都有些万柳塘、郭家埠什么的,看起来并不是读者的家谱。这一家王氏称自己是周灵王之子晋的后裔,源头起自山西太原,后至琅琊;始迁祖先到建德,再至萧山。

    好,这就来看夏孝乡的三槐堂王氏。谱中头一句话就是咱们王氏起源最复杂不过,东南西北的出处都不一样,后代看了要记记牢,莫搞错了。话说呢有些王氏乃殷朝王子比干的子孙,可咱们家最早系出太原!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也。

    马上去查太子晋的传说,他好像在15岁以前,就已经懂得治水应该因势利导,并奉劝父亲.可惜灵王不听,还不让他当太子了。尽管如此,很多史书上都夸他。太子晋的后裔在秦汉时又分为太原、琅琊两派,目前王姓人中,十之七八都可以追溯至此。

    喔!所以说呀,你看:萧山世德堂王氏与三槐堂王氏  开始的说法很接近吧!不过,后来就慢慢分了叉:三槐堂王氏交代自己的近祖来自大名府(今山东莘县),家谱为了证实自己确是北宋宰相王旦之后裔,还特地请了朝廷命官来佐证并写序。其实是大可不必的。

    据史实,只要是堂号为三槐堂的王氏,必然与王旦有着亲眷关系。因为呢,五代末年的那天,山东人王祐亲手在庭中种下三棵槐树。话说老早的宫廷外都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皇上时,三公是对着槐树则立、九卿则对着荆棘。王祐借着这个意思,立下志愿:自己的后代,一定有当上宰相的!

    嗨!他的次子王旦真的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自此,这整一个大族;都叫三槐堂了。1千多年过去,三槐堂成为当今王氏

最繁茂的一支。

    萧山这一系,从山东下江南,曾在吴县西洞庭逗留过,南宋时来到此地。至乾隆年间,他们数了数,统共只有千把人,

总觉得是在几次匪乱中,失散了亲人。后来还曾四处贴布告找过。谱中更写道:后代中有一位叫槐轩公的,筑小轩一个,轩

外植槐三株,如今亦已繁茂无比。来访的客人问道:槐有何取,而倍受尔家宠爱?相信读完此文的人,都有会心的一笑。

萧山周氏

    我祖籍浙江萧山,因周姓人较多,不知我这支出于何处,现只知爷爷周明谓、大伯周昌文,在祖谱上应有其名,请帮助查找一下好吗?    周琦麟

    周是一个大姓中的的大姓了,在上海,与周氏有关的地名就有周浦、周家渡、周家桥、周家嘴;市中心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老早时是一条河浜,叫作周泾。不用多说,肯定都是当时的周氏聚集地了。

    周氏的起源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中比较明朗的,而且萧山周氏谱中也认可的一条主线索是这样的:咳咳!周文王这一次还不算起头的呢,先要讲后稷,他铺助帝舜教大家种植五谷,就被封在陕西武功那里,传到了周太王那里强盛起来,又迁到厂陕西岐山,整个部落被称作周。周文王虽然还姓姬,但无疑是刷姓族人的祖先无疑,因为周部落的人后来虽然分作三支,但想来想去都姓了周,其中周平王的儿子受封于汝南。在谱中,萧山周氏便骄傲地称自己来自汝南郡(占代横跨河南、安

徽的一块地方)。

    萧山周氏有两本谱,分别是来苏周氏和新林周氏。可翻来翻去都找不到读者的爷爷名字,难道萧山还有第三家周氏吗?再查全国谱,果真还有一支萧山石盖的。定下心来,才发现问题关键:这两本谱分别撰写于1889年和1857年!那时读者的爷爷大概还未出世呢!。

    仔细看过这几本谱后,发现其实彼此间的血缘还是蛮近的,都是打从元朝就来此定居,足迹遍至萧山各处。如果硬是要说这位读者不属于他们一族,唯一的可能,就是更近代从其他地方迁来的。

    想到这两本家谱都有100多岁,忍不住要多翻一会儿,这一翻就觉得奇怪:咦?怎么都是写着写着,就去描一只太极图,抄一大段的太极图解来干嘛?

    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得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对呀,股市跌了太厉害,必定会反弹,反弹太结棍了,又会下来点儿。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嘛!

    周氏家谱中抄录的正是自家祖先的手稿,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先人周敦颐在理学方面的贡献。提起周敦颐,绝大部分人只知道《爱莲说》一文,而不知他首先是哲学家,他努力生活的轨迹包括教教书、写写书;游山玩山、弹琴吟诗,追求人性的至善与清净。想想也是呵!这样的人才会分外喜爱莲花呀!

    萧山周氏的迁移路线如下:从周敦颐的爷爷讲起,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一支从湖南道县跑到江西庐山,周敦颐的濂溪书堂遗址就在九江。于是有A队人马留在南昌和九江,并分出B队人马赶赴杭州和海宁;而另一支花呢,从道县直接上了祥符(靠近开封),然后简直像乘飞机一样,一下子就落脚到了诸暨!接着哪!什么山阴啦、姑苏啦、萧山、嵊县的周氏皆由此出。

    萧山来苏周氏是从诸暨直接迁到本地的,而萧山新林周氏是从诸暨先至山阴,再入赘萧山的。你看看,没有家谱的帮忙,怎知道早先原是一家门呢!殊途同归这句话,在我们这里最最常见,就说那么多人都姓周吧,因为历史上很多姓氏都改姓了周。早前唐明皇李隆基不许天下人姓姬,因为读音相仿。下的诏书居然是命令所有姬姓人改姓周。看看吧,早改晚改,还是姓了周。

心慈严氏

    我生于上海,祖籍宁波,孝字辈。据老人说,我们原从慈溪迁来,请帮助我们查找家谱。    严裕兴

    庄严,这个词在你了解严氏起源后将被赋予新的意义:那是两个姓氏,庄与严,密不可分。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楚庄王。那时候,时间没有严姓,是因为东汉的汉明帝姓刘名庄,下令庄姓统统改为严姓。一时间,史书上的庄姓也遭涂改,直至魏晋以后,才有部分庄姓恢复过来,而严姓就此相传。

    上海浦东有严桥,那里的确存在过一座严氏造的木桥。今日浦东的张家浜。当时间的沙漏倒转,我们看到,160多年前,川沙的严氏来此间荒滩,以摇船为业,盖了两排屋子,命名为严家宅;崇明严氏在东边开设香作坊,4间平房;张姓在西南建豆芽作坊,蒋氏船主在北面造起5间瓦房;1930年,朱氏买下豆芽作坊,改建石库门……房屋、人口、一代代的生活,喜怒哀乐,都融化在亘古不变的天地间。

    宁波严氏有从兰溪来,有从余姚来的,查到宁波迁慈溪的谱,却有读者所说的孝字辈,认严谔为当初迁宁波始祖;尊汉时余姚人严光为发祥始祖;以甘肃天水为祖居旺地。

    严光,又名严子陵,当年汉武帝刘秀的同学,交情颇深。可当刘秀一做上皇帝,严光就躲了起来,不愿沾这份光,皇帝贴出了寻人启事,发现他在桐庐披着羊皮钓鱼。硬是将他捉到洛阳,可他还是想办法归隐了。

    严氏家祠的对联:忆东汉桐水垂竿动星象,归江湖不事王侯千秋传亮节。

    谱中的严氏形象大多英俊,浓眉,有着奕奕有威的双眸,孩子见了,凝气屏息,不敢喧哗。

    有位严氏先人,精于鉴赏古玩,名人书画装满箱,还善于鼓琴,尤爱吟咏花晨月夕。那年战乱,他带着妻小逃至海船上,风头过后,回转家中,只见大火焚过,生平所珍藏,玩不释手的古董片角无存,只有袖中那一卷诗稿,还散发着温香……

    当我们看到这个故事时,他的人也已消失在世间,生命,究竟能够留下些什么呢?有严氏在谱中说道:与世无争,自学医道,也并不是为了出名,四下寻觅秘方,抄录、流传、运用,因为这可以挽留生命,为别的生命而付出自己的年华,就是济世,心有济世,自己的生命也就有了丰足。

 姓氏的个性

    关于查寻家谱中的一些感想,在国庆节的也写过,总是在想,每逢节日。正好将平日里因为字数和主题的限制,而没能写出来的家谱逸闻一道拿出来以飨读者。

    记得在查慈溪柳氏家谱时,曾看到当地柳氐与袁氏作了一对要好邻居,在江岸边不停地繁衍、不停地盖房子,成为家族的记述。那位柳姓很感兴趣,年轻的他当场表示,有缘!有缘!今后娶妻当娶祖籍慈溪的袁姑娘!难以想象,如果他的征婚启事是这样是这样的话,慈溪袁姑娘们会不会吓一跳。

    从至今翻阅的近百卷家谱看来,这一个姓频繁地与那一个姓氏的通婚也是较常见的,还不能确认这里边有着必然的关系。大家知道,老早的时候,人口的流动不是那样快的;通常一个姓氏的家族便在一个地方占据了一个山头、一座桥前,一条河流边;通常这个山头、桥和河就以此来命名。通婚的时候呢,住王家桥的男方如果娶了附近俞村的姑娘,觉得如获至宝,便会向族人夸耀,口碑好的话,王家的小伙子就会优先考虑俞家姑娘。这样一来,家谱上的记录便会呈现一项好似规律的。

王俞通婚法则,但只在这本谱及当地作准。除了萧山的王和俞、我们还发现了海门的茅和施、江苏的程和周等配对。这就像家谱里的一颗颗珍珠,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它串来,进一步设想和论证。家谱中可以研究的线索实在太多太多。

    再来看,家谱里经常会出现其他姓氏的一些朋友来帮这家人写序或记事,在这方舞台上,好些姓氏都有些“脸谱化”。比如唐或陈总是蛮会做生意的;张举人屡见不鲜;柳和侯生性浪漫,会得画图……而上次写到的宁波厉氏,多封来信中,有反映的确如家谱中所说有长寿之遗传的。还有的寄来上海厉氏名人资料,粗粗看来,就晓得厉氏在理工科上见长,做高级工程师,搞科技革新挺拿手的,当然,这些初初得到的元素,只够我在生活中与朋发说笑,比如上次聚会,老同学要嫁给姓陈的郎君,我头一反应即是:哗,很厉害,陈姓朋友会得做生意呢!她瞪大了眼睛:你你怎么知道,伊拉一家门开厂的!

   有准的时候,不过,绝对不可以往上套。一来,社会分工很细,人生道路很宽。或许这个陈教授有经商头脑,但很认真地在教书;还有,别忘记母亲这一边!很少收到要求查母亲姓氏源头的。其实空下来,你可以将父母、祖母、外祖母、曾祖母的姓氏列一下,这离你最近的五姓氏里头,也有着最为影响着你的遗传基因喔!

    别的不说,以下观点的支持率蛮高的:如果你碰到的合作伙伴恰巧与你母亲同姓,关系就不错,至少不会搞僵。想来想去,大概、彼此间有着既年代遥远,又依稀亲近、多多少少的血缘纽带吧!

    话说转来,太执着了,又不太好,光依靠姓氏来决定合作事宜好像不太对头吧!平时用来解答一些疑问却是可以的,比如一友人近日揽镜自照,总觉得跟出了名的模特儿吕燕的面部轮廓上有那么三分的相似。看到过吕燕的人应该晓得,她的脸蛋,呈现一种古老的、很有些原始风味儿的坦然。那份眉眼,跟吕家没啥血缘关系的人还蛮难造就出来的。于是友人想不通,她不姓吕,母亲亦不姓吕。看过她与父母、爷爷奶奶的合影,咦,全不像他们嘛!

    想一想,嘱咐她回去再问几个人,分别是祖父的母亲以及祖母的母亲。结果差点儿没叫她晕过去,这两位全都姓吕!

许氏觅踪

    我虽已年届七旬,祖籍为江苏如东,可从我父辈起即出生在上海,我从未到过如东。我读小学时,祖父告诉我:我家原在北京,是太平天国时,避战乱来到如东的,请帮助对如东许姓做一溯源。    许阳禄

    溯源的开始是做算术题,不是说太平天国吗?就算许先生的祖辈在洪秀全揭杆起义的当日便来到如东,那也是1851年的事儿了!而许先生父亲亦出生于上海,那么最迟在1910年时,他家必须扎根上海!怎么算,其祖辈在如东的生活也只有60年!

    而随手翻一本家谱,都起码在当地忙忙碌碌400年,才有得这份积累。所以全世界都找不到如东许氏谱,意料之中。

    转身再来做文字题:如东?猛查如东县志,空手而归,这才想起如东与如皋的亲眷关系,简单点说,如东不就是如皋县东乡嘛!

    来,往如皋县卷里钻!如东在南通的东北面,已滨临黄海了。当然是渔业和制盐业比较发达,也有稻、小麦和棉花,顺便酿酿酒、织织布。特产是文蛤和狼山鸡,听上去十分鲜嫩的样子。

    搜寻了许先生祖辈生活的时间段,有许家洋和许家巷的痕迹、有许钟英和朋友一起集资造一座百岁桥的故事。当时还有座万竹轩,在柴湾附近,是许家的别墅,水盈盈、竹青青,内有啸月楼、躲烟阁等名胜。

    明知那样的如画美景现已荡然无存,但还是会对着窗外发一歇歇呆,好像透过蓝天,借着白云,是可以到达时间的彼岸。

    把当时当地的许姓名人一一摘录:有的是孝行:庠生许春城10岁失母,亲人飘零,就靠他一人勉力持家,抚养侄儿,自己的孩儿也都一一成器。

    有的是赈灾:许殿魁、许殿华在做父母官时,碰上闹水灾,总是非常体恤百姓,能免租就免租,又是放粮送药,又是赠衣救孤的。

    还有许国选、许长楹、许万有、许德涟都是因为87或90岁高龄而被归在长寿老人行列。

    会写文章的是许大椿;精于看喉科的医生是许德淦。

    信息汇总下来,可能如东还有户明朝官宦许直的后代;可能,许先生家还有亲戚继续留在如东。我们好做的只有这些了。

    且捧出几部各地的许氏家谱,从中透析一下许氏的共性吧!湖南高阳堂的许氏来自河南,表示许氏都是文质彬彬的,喜欢钻研理学;海宁的许氏亦来自河南,祖辈世代是盐官;武进宜尔堂的近代祖许必胜,是宋朝的探花,来自河北,还有部分迁往宜兴。他们平和地讲道:大家分迁出去,在城市里的念书赶考;在乡间的务农耕种,官一隐;一显一晦,皆因为环境的不同,其实部是手足呀!

    谱中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许氏源于姜姓,周武王因为敬佩伯夷的气节,而将其后人文叔封于许国(河南许昌)。

    而谱中不约而同体现出来的是许氏对于水的偏爱:湖南许氏,驻足在洞庭湖畔,那里有个巴陵荷塘湖口,当时还是许氏的家业,谱中附了湖业志,描述家族在湖畔生活赚钱的情景。

    而武进的许氏,亦邻近西滆湖之滨,大家为自己取的字号要么是奉湖,仰湖先生,要么就是敬湖、继湖。个个都是豪情万丈,酒后耳热,可以仰天高吟的那一类型。再看海宁、如东许氏,索性跑到海边来啦!

    是巧合吗?还是许氏的“亲水基因”引导着他们的足迹呢?

偃王后裔徐氏

    我姓除、家乡在宁波东乡前徐,童年时前徐是个集镇,居住着一千多户徐姓的,成为除姓大家族。常听老人讲:老祖宗从安徽迁来隐居的,但不知详情,村里有徐氏祠堂,叫作敦睦堂,那里塑有祖先的像,记忆中学唱的儿歌,头一句就是“偃王公我祖宗……”在三十年代曾修过一次徐氏家谱,可惜家谱被毁于“文革”,已无法查考。

    能否介绍一下徐姓的由来、查一查图书馆里有否我们的家谱。谢谢!

    高龄读者  徐英元

徐英元老先生的记忆何以出现安徽呢?查一下史料就知道徐姓最大的一个来源出自赢姓、皋陶氏的后裔有个叫伯益的,帮着大禹冶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被封到一大块地,从今天的江苏一直到安徽东北部,称为徐国。子孙以地为姓。

    徐姓是排名前l9名内的大姓,半路上必定吸收了众多分支,少数民族中多有此姓,比如土族中有姓阻卜的,被音译成苏胡,接着被误听为徐胡,最后索性就姓了除吧!至于高丽族的徐姓,是不是让你联想起韩国围棋高手徐奉洙呢?

    话说转来,徐英元读者可是正宗的徐氏偃王公后人。因为我们手中已经拿到了这本敦睦堂前徐宗谱了,这次又大开眼界。四册谱以宝蓝色绸布包封皮,琥珀色的题字分别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等。扉页和字框都绘成色彩斑斓。

    此谱修于1921年前后,其中还将旧谱的一篇谱序原样拷贝了一份.只因为那正是宋宰相文天祥的手迹,当时敦睦堂的编谱人徐灼正巧跟他在翰林院共过事。这就像现今出书要请名人前辈写序一样,可增光添彩。

    好,我们再来讲偃王的故事吧,很多家徐姓都以他为远祖,他文武双全,自小手中有怪异的掌纹,看来看去是偃王两字,便自称偃王,助周穆王治理天下,附近30多个小国都拥护他。不过后来周穆王找了个理由与偃王打了起来,偃王生怕伤害百姓,高挂免战牌,避到了东钱湖畔教书为生。周穆王的儿子还算有良心,给他平了反,又封江苏泗洪一带为徐国。

    这本敦睦堂的谱便认偃王嫡裔洪高公为始迁祖,因为他跑到了宁波,后代衍至象山、慈溪、江西甚至山东。本谱的编谱人叫徐世介的,只求把自己这一支讲清楚。这位老先生算起来今年应是90多岁,生J了10个娃儿,当时就住在上海。他发信给家族里的人,请他们填表以便汇总。联系方法有宁波前徐徐氏老宗祠的;有宁波外马路半边街新海兴鱼行的;也有上海泗泾路29号和大通路的。宁波的电话号码当时是4垃数,上海的有5位数。很令人感慨时光的飞梭!

    谱中更夹着数张信笺,自印着上海四马路跑马厅大中华饭店的;有写大通路经纬印刷厂的(好像就是徐世介开的厂);有的还是汉口路400多号汉弥登化装品厂。,再往下翻是孩子们的生辰八字,朱红包的纸张。他的孙子孙女出生于1954年和1956年,叫秉悌和蓓丽,此时的字迹已是钢笔字;还带有标点,孩子也不再是产于家中,而出生在妇婴保健院里。一切都在变迁呵!但这本属于世介本人的家谱如今静静躺在图书馆里,他的后代是否知晓呢?从辈份上看,世字辈紧接着就是英字辈。那么徐英元老先生和除世介又是什么样的亲戚呢?请他去查一下编号为JP487和JP510的两本谱吧!记得多带一件外套去,图书馆冷气太足。

杨姓

    宝山轻工机械厂的杨东旭来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是河南金华乡杨庄村人,据说是明末清初从山西临汾洪洞县迁移到此的一支杨姓分系,至今家乡还盛传着一句顺口溜叫做:别问我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致情形是当初众人在一棵大槐树下集合了之后才来到金华的。现在我特别想知道,在更早的时候,杨姓祖先又是从何而来的,祖先为谁,有什么轶事呢?

    首先公布一个让杨先生意外又惊喜的答案吧!杨姓最早的发源地有称杨国、有称杨县的,但都是一个地方,那就是今天的山西洪洞县东南15里!

    不过杨姓发展至今成为我国第六大姓,具体起源是多元化的,比较普遍的说法有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之子尚父被    封于杨,以地为姓;也有说是春秋,晋国大夫羊舌来到杨国,后称杨氏,值得一提的是杨姓吸收少数民族的分支极多,苗族、摩梭、以及满族、蒙古等都有取用杨姓的,像有一支以羊为姓的苗人从明代起就改称姓杨;而隋代的鲜卑人尉迟氏就因

父亲的战功而被隋文帝赐姓杨。

    杨姓虽枝叶繁茂,但相当一部分都溯源自己是弘农华阴杨氏,只因这一支的祖先由山西洪洞迁至华阴后,出了数位名人,包括杨震、杨修、乃至隋文帝杨坚以及杨玉环。不过杨氏后人还是最为推崇东汉大儒杨震开创的家风:清清白白做人,往往以清白堂或四知堂为家族的堂号。

    当然其他的分支也人才辈出,像妇孺皆知的杨家将,系出麟州杨氏(今陕西神木北);而战国时,河东杨姓出了个著名思想家杨朱,(所谓河东除指今天的山西夏县以外,当时也包括了洪洞具)。

    有趣的是在明末,浙江临海的杨氏,因为其元祖杨明州被请去教书的缘故,而东渡到了口本;清末亦有广东番禺一支杨氏参加了红巾军,后为逃避清廷迫害而去新西兰。在那里形成庞大家族,现在那里最大的农场就叫做杨华昌农场。

    粗略地计算之后,我们发现,除政治名人外,杨氏后人在文学、书画方面的成就也比较突出。

    至于杨东旭先生所说的洪洞和金华这两地的家谱,并没有明确地找到,查到上海图书馆尚有15本未注明地点的杨氏家谱残本,有空的话叮以去查一下。

宜兴储氏

我是宜兴人,自小就特别喜欢历史与文学。只听说祖先中有文人辈出,遗憾的是不曾见到过自己的家谱,好像是烧掉了,真想更多地了解一下。    储胥

    家谱并不是只有那么一套的,每隔30多年,修谱一次,将新近的家事和族人的名字顺着旧谱往下写。编完了,都起码拷贝几十份,在一场盛大而令人激动的仪式和狂欢之后,各支系都领回去一套封皮上刻着流水号的家谱。这一家失落了,另一房却有可能仍然保存下来。

    果然,馆藏的储氏家谱有两套宜兴,一套盐城的。宜兴谱足足38卷,一翻开来,先吓一大跳:头一句就是“海内言文章者,必推宜兴储氏。”极自信的口气,敢情这一家中是出了好 些文人的。

    祖先上溯至战国,尊齐国大夫储子为始祖。史书上的储子原来却是田氏宗族,辅佐着赶走了齐王,自立为王的齐国贵族田和(史称田氏齐国),中间还有一段求贤若渴招纳人才,出重金聘请孟子来帮忙,却没有成功的典故。孟子虽不曾来,但在储子的努力下,田氏齐国也慢慢强大起来。

    老早的储氏在河东郡(今天的山西省夏县)兴旺发达起来。而宜兴储氏的远祖则上推至来自山东兖州的唐代监察御史储光义。他下了江南后,住在了润州庄城(金坛附近)。南宋战乱时,其后裔来到了宜兴的臧林,又过了200年,第20世的储洪入赘宜兴丰义的蒋氏。自他开始,储氏队伍很快壮大起来。

    当时的情形十分有趣,这位储洪呢,其父亲是征西的司马:而这位姓蒋的岳父呢,也是好大一个官啦,遇见储洪后,很是器重,定要将宝贝女儿嫁给他。储洪虽然入了赘,却十分争气。当时的地头上,有着蒋氏、冯氏和薜氏几家大户,人丁兴旺,势力强盛。储洪势单力薄,窝居其中。不想三代过后,子息繁衍;五世即已昌大;八世时储氏一门已光大显达。环顾左右,当地的储氏哪个不是储洪的子孙呢?谱中很是感叹并反问道:为何长期居住在此的大户日渐式微;而单枪匹马的储洪却开创了如今人才济济的宜兴丰义储氏呢?

    随了宋元之际的战乱,宜兴储氏开始向四处散播:有上泰州、扬州和钱塘的、有至上海三林塘和松江及浦南的、更有去了京都甚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的,不过,从统计资料上显示,储姓在江苏和安徽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56%。

    储氏特别喜欢也善于写文章,在家谱中述说了许多故事。清朝的同人(在陆)先生储欣即出自此门,他精通经史,自筑草堂一座,悠然自得地读书教书著书,时对有人奔波千里来求学,储欣更留了《在陆草堂集》等传世文集。而另一位兰室公,小时候的晚上,一灯如萤,老母纺纱,他念书。纱纺完了,仍听到读书声一路穿越庭户;长大后的晚上,他与友人讲艺论问,欢笑一室。他的名号,就是因为人家与他相处如同进入了一处芝兰之室,才送予他的。

殷实曹氏

    我是安徽绩溪人,家谱已失,名为德聚堂。父亲是诚字辈的,我是天字辈,如能查到,请告之祖父名讳。    曹衍诚

    上海的很多地方,当你获知它的历史后,走在那条街上的感觉会全然不同:时光的屏障微露缝隙,古人能悠闲步履仿佛与你擦肩而过。古朴的屋瓦好像自高楼间忽隐忽现,令人豁达。

    曹家渡的曹氏大家族源自安徽歙县,自明朝至清朝,在三官堂桥未建造以前,他们一直掌管着渡口。船只多来自嘉定、宝山,带来万千货品,极为闹猛。

    而漕溪公园,本名曹家花园,是一名曹氏棉商的家祠。曹氏在上每的岁月留痕,亦刻录于同样来自歙县的曹素功墨庄与曹国荣的意大利西餐厅天鹅阁。

    上海曹氏源头复杂,又爱奔来跑去的,

而安徽曹氏则较安逸。他们的源头起自唐朝节度使全晸公,他是开封人,住在山东青州,又跑到安徽来剿匪,没想到他的长子曹翊便牺牲在歙县的大地上,他的孩子含泪在此地扎下了根,一晃就是1千多年,分支繁茂,绩溪的曹氏就是其中一支。

    绩溪曹氏谱立堂号为“敦叙堂”,编于1927年,拷贝了80册,其中的玄字号就是由绩溪“德聚堂”领走的。原来,家族实在庞大,大堂号下再另立小的祠堂。

    谱中交代,曹姓最早算是山东人,周文王之子振铎受封于曹(山东定陶西南),以圉为氏。谱中附一张曹氏聚居的绩溪旺川村图,只见画上山水环绕,村落碑坊,垒得整整齐齐,中间留一大片空白,上书良亩万亩!呵!多么云淡风清,安乐富足的生活,难怪当地曹氏迁移记录极少。

    12册谱慢慢翻,数百个诚字辈一一掠过,呵,有了!这位读者的父辈名字赫然在目,他的祖父曹立履;曾祖曹功定;曾曾祖曹圣达……放心吧,可以上述33代了。脉络原来可以清晰如斯,只要有人曾经记下,曾经保存过。

    说来,曹氏于文章、书法方面皆有所长,也曾出过医学世家。但在家谱间,却感觉出曹氏的家底多为丰殷,最爱购地;处事非常灵活。谱中说,有一位曹氏锦溪公,初到广西任职时,海盗和山贼都不买账,于是,锦溪公先将一艘商船,抛于海中诱敌,届时士兵自水中阻击,并火烧大船,大败海盗;接着,又派200名精英,扮作妇孺入山,攀于树上,一举偷袭,山贼尽灭。

驭龙董氏

    我生于宁波钟公庙乡长路头董家,属于稍字辈,村里现有建筑为明朝所建,再往上查,董氏家族从何而来,不清楚,请帮忙查找。  董绍国

董家渡是一名来自浦东的董性渡夫命名的,那是200多年前的事了,他勤劳聪明,自己动手把船改为双桨的,划得飞快,每次满满地载了23个人,每人收3个铜板。我偏爱阅读像他这样的人生轨迹,有一点透亮的地方。

    上海董氏有一个显赫的代表董其昌,前些天正在展出他的书画,听说人们排队去看。在他的家谱中,关于明朝那一段,繁花似锦,官职、声望、钱帛,垒得高高的,娶得也是相国之女。这份光辉掩盖了董氏的日常生活。由于再没有出过能够超越继承他的人,谱中盘亘的情感有些郁郁的。

    董氏的得姓始祖董父,传说曾在舜帝时期驯过龙,让它们翩翩起舞。这就是件奇妙的事了,因为宁波县志中提到,20世纪初,发生了几次火灾后,当地的董氏成立了救火协会,赞助了洋龙一条(进口消防龙头),并在乡中开始训练起龙夫(消防队员)。那,在当时也叫龙,好像龙的样子,是不是董氏与龙的缘份呢?

    董氏心思纤细敏感,但脾气却有些耿直倔强。在谱中,一名当县令的董氏为发大水的事儿伤透了脑筋,最后决定除了筑堤以外,再多辟一些绿化带,种植杨树以防御,这天,他带着大伙儿去量尺寸,疏土栽树,那份欣喜充实,隔着时间的长河,依然清晰地传递了过来。

    谱中收有诗集,古时,诗是一种礼品,像董家的书屋建成时,亭中的牡丹盛开时,一房的孩子满月时,都有人上门题诗祝贺。

    这一天,一名叫学履的董氏先人过50岁生日,肖熙熙攘攘的客人走后,他立在窗前回忆自己的人生:他的童年十分温馨,家中四世同堂,倍受呵护。长大了就必须去博取功名,他已经很努力了,却没能考取。徘徊在京城里,他想做做小生意算了。但想到家人的期望,只得硬着头皮教书度日,等待下一次开考。这时,打仗了,他想,乡里并不缺自己一名秀才,家里却只有自己一个儿子。冒着峰火,绕了山水,他急急地往家里赶,差点被马蹄踩死,夜里,战火洗劫后的山谷中回响着他的哭声。总算到家了,远远就望见村口大树下,老父亲正翘首以盼……

    宁波董氏有好几支,分种德堂和崇本堂等,大多来自慈溪及奉化。尊董仲舒为远祖。钟公庙的董氏,可能是其它乡分迁过去的。

浙江岑氏

    我是慈溪逍林人,据说岑姓起源与陕西,又说源于河南南阳,先人有岑彭、岑参等。长辈曾告之我是24世,不知是从何时何人算起?

    岑岳传

    岑姓最早从什么地方来,这问题我们且搁一会儿,先交代一项结论:近代的岑姓多是从浙江开支散叶出去的,起始年代为南宋及明代。

    图书馆的岑姓家谱有5套,广西南宁的那本说是浙江岑氏去作官,自此安营扎了寨;安徽郎溪的那本念念不忘自己原是浙江湖州人,而慈溪、余姚、会稽及杭州的岑氏就更是一家门了。所以说呢,岑先生称自己为正宗的江南人即可,无需动不动就上溯至陕西和河南,因为那是极其遥远的事了,而且数百个姓氏全都是从那块儿出来。说到底,还是近代的迁移记录更为有价值和实际意义。

    至于令岑读者迷惑的为何有两个源头,那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并且有一个十分简单的答案:先在陕西得姓,后在河南出名嘛!一般的写法是源头陕西,而望出河南。

    读者也习惯了,要讲姓氏源头,非得去找周武王不可。这一回,他又将同父异母的阿弟姬渠封在了当年的梁国,现今的陕西韩城县南岑亭。姬渠后来被称为岑子,此地被称为岑国。再后来岑国虽然没有了,但子孙便姓了岑,并在迁居南阳后才发了迹。

    近代的岑姓大多认岑彭为远代始祖。因为他老人家当年铺佐先武中兴,又是征南大将军又是舞阴侯的。不过很奇怪呢!后人为何都弃武从文了呀!我们来看余姚和会稽的谱:岑彭算是南阳的第一世,接下来有人称江东八俊的;有作尚书的;而唐朝宰相岑文本算是22世;边寨大诗人岑参则是25世。然后呢,然后就没啥好说的,然后就急转而下浙江啦!

    这中间好一阵兵荒马乱的,等南宋的兵部尚书岑景全,南迁至慈溪的车厩镇,咦,掐指一算已是第37世也,中间的那一段完全失忆,这也是属于所有家谱的一项健忘症。真没法子,一旦不记,一旦丢了旧谱,岁月如潮水般洗刷,不留点滴痕迹。

    翻开慈溪县志里的地图,我们找到了车厩镇,以及岑家先人的墓地凤凰山。岑家在这里发展了两代人,就有一支向余姚进发并定居,只是他们最后还都是魂归故里,葬在慈溪杜湖南夹坳北麓,当时称岑家大墓。现在不知是什么样子。

    据慈溪县志中记有三位岑家先人的名字:宋时的岑俊是因为书读得好、教得好;明朝的岑应春是管山陵木厂公正严明;清朝的岑球本来也是读书作官的一个典型,没曾想,就在他80岁的时候,广东的一伙匪徒流窜至宁波,闹了些事出来,岑球听说后,马上召集乡亲们开会,将防御工事一一布置下去,让大伙儿锻炼体能、藏好粮食。半个月后,这伙强盗果然来了,在岑球的督战下,大家合力击毙了30个坏蛋。剩余的坏蛋很不服气,说要去余姚搬救兵来。岑球连忙拿出今银财宝分给乡亲们,让老弱妇婴都先避去别处。

    4天后,贼人的主力来攻,岑球被捉。看他是80岁老人,他们也没绑绳子。岑球出其不意又干掉他们几个,被发现后,就很壮烈地牺牲了呀!

    虽然事情过去那么几百年,再来看,还是有些难过、可惜,又敬佩,果然,老祖宗岑彭将军那股沙场热血的基因终究还是传了下来,这和时候,就激发了出来呀!

    岑氏的队伍从慈溪至余姚,再到会稽和杭州,逐渐分散了,算起来,现在的这一辈应该是陕西得姓以来的第100世,迁南阳后的第62世,迁浙江的第24世吧!

至孝潘氏

听说潘姓是内蒙古大姓,想知道,浦东南汇的潘姓是否也来自于内蒙古。

潘忠宝

    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呢!潘姓的源头中有一支是由北魏时鲜卑族的破多罗氏改姓成潘,不过,他们多定居于北方;而南方绝大多数潘姓则认为自己是周武王十大功臣之一毕公的后裔,当时,他的小儿子季孙被封在潘(西安以北),遂以潘为姓。

    这位潘先生,如果你静下心来,翻读上海以及南汇的历史,一定会为自己是属于上海潘氏、南汇潘氏的一支而骄傲万分!

    知道吗?筑造于1559年的上海豫园,当年是任四川布政使的上海人潘允端的私家花园。豫园的豫有悦乐之意,取的是愉

悦、奉敬长辈的意思。潘允端的祖父潘奎,被认为是潘氏自宜兴至上海的始迁祖,这一家族更早时的始祖则是汉元帝时的会稽人潘嘉孙,同时亦自称为荥阳潘氏(潘氏最早发迹的地方是河南荥阳)。

    综合数本上海潘氏谱的线索,发现潘奎的后代在明朝时即已兵分4路。除上述一支外,第2支潘氏迁到小沙渡草鞋浜(今

天的长寿路西康路桥至潘家湾一带);第3支自松江迁去江阴,第4支则定居龙华,如今,居住在龙南、石龙、长桥区域的本地潘氏,应是同一宗族的。

    而龙华一支中有一位潘心田,带着孩儿们于1580年左右便开发浦东去啦!话说他的长子潘养心搬到了洋泾镇后,觉得还

不够热闹,于是想着法子买房、造房,而且都是清一色的门面房子,并召唤大家都来做些小买卖,开米店、糟坊、酒楼等等,这一带水路畅通,人来人往,渐渐的,整条街都兴旺起来。而今浦东有30多个叫潘家宅的地名,这些潘氏后人多数衍出于上述这支。

    不同的时期,潘氏后人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在家谱中,潘氏为自己一贯的孝敬父母、胆大心细,有经商头脑而自豪。

    继续追踪!立足南汇,我们又发现几名响当当的潘氏人物:明朝年间,倭寇入侵,朝廷的官兵因地形不熟,屡吃败仗,当地3名太学生请愿组织乡兵筑起血肉长城,其中就有南汇二团人潘元孝,他带领300名乡亲,浴血奋战,其事迹被载入明史。

    抗日战争期间,因父亲在连队里任炊事员,南汇黄路镇人潘金根12岁时便学会了摆弄枪支,当上了小鬼班班长。一次被敌人追击,他摞倒了数个鬼子后,子弹用尽,硬是边跑边拆散枪支,也不给敌人留下一支好枪。他牺牲时才15岁。

周浦朱氏

    我是本地人,祖辈是从南汇周浦镇出来的。我从了母姓,父亲姓朱,家里的凳子底上写着字呢,好像是店号朱广泰制作的。知道辈分是唯、学、乃、来,我是乃子辈,不知道为何曾祖母叫沛国夫人。   老葛

    从没有这样容易的一次查谱过程。周浦朱氏的谱足足有重复的6本。1925年编写时,大概家境富裕,收录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一边翻一边激动一边眼红。老葛的祖辈真没白花心思哪!后人居然可以到那么完整的直面的家史,真幸福!   

    修谱时在场的近50个男生:排成5排,来了张集体照;所有女生也来了一张。照片上附有一张半透明纱纸,在相应位置上都刻了各人的姓名,将纱纸罩在相片上看,哪个是哪个一目了然。很管用的;现在怎么不时兴了呢?

    这样的照片比老早的画像更能留住前人的样貌特征,如果能妥善保存下来,对于后人来讲真是再好不过的纪念了。

    相片上注明了是沛国合族图。也就是说这一家人都习惯在称号前加沛国两个字。打从沛国来吗?大家知道现今只有沛县呀,查了一下,其实沛县是最早的沛郡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安徽和江苏靠近山东的区域,而在东汉时又叫过一阵子沛国。这一带曾经是朱氏的兴旺之地。

    这一支的朱氏再往前追,可以追到周朝以前,那时侯姓曹!曹安是传说中的人物,周武王封曹安后裔于山东曲阜,人称邾国。因为在春秋时被灭,邾国子孙也就去掉字旁,就此姓朱了。这可是大部分朱姓的来历了。还有就是朱元璋与唐朝皇帝一样,十分欢喜大家与他分享同一个姓氏,所以大量踢姓。

    周浦朱氏只深深地记住了沛国两字,以及清初时从南汇的沈庄塘湾迁到周浦悦和桥(这一点点路,可以叫搬家,而非迁移了)。至于更早时在哪里生活,因为上一代家谱战乱时弄丢了,无法而知。

    不过祖辈上出过些什么名人对周浦朱氏也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算是当地的大户啦!

    从四世起,朱氏就在水神阁弄口买了门面房子做生意啦!居然叫作嫁妆肆!上海客户不要太多喔!有创意,当然生意好。到了六世,开始闹寇乱,就改卖木器,店号叫朱广泰。世道不好,人们每逃至一个新地方,总得先买椅子板凳吧!所以木器店名气更响,生意红火。同时有一支至上海南市区开万祥豆米行,百姓总得要吃饭吧!所以也有一支移居上海南市新码头内的石库门房子里。到了七世,财富积盈,开始回报社会,在当地办了家叫知本堂的小学,有一张游艺会师生合影的相片为证,上头的小娃娃们眯开眼笑。

    这个时候,家谱里一派浓郁的读书氛围:号召家人以读书为贵,积善为先;勤能补拙,俭可助廉;如此这般,布衣蔬食自有余,欢陋巷穷居亦得至乐。

    与此同时,更开办了义务小学和施米送药的善堂。这里边整个思想过程大家有否看到?起先总是向往物质的,达到一定程度时便有精神的反思和升华了。所以,再后来,周浦朱氏中也陆续出了医生和钻研书法的小辈。而另一头,早先从第二世起就迁松江的分支却走上了为官的道路,起先有往来,渐渐失去共同语言,自此离散。

    至老葛这乃字辈,算来已是第周浦朱氏的第十一世了。

    一页一页地翻,一个家族的几百年就这样在眼前擦过,一种轨迹,无需经受岁月揉捏,即可到手,多么的可贵。看过了,记得了,就会对生活多一份洒脱,不会为无谓的事而执着而勉强。

诸暨边氏

    我姓边,鄞县人。上几期关于诸暨寿姓的溯源中,提到寿姓多与边氏结亲。让我想起小时候父辈交代的关于鄞县边姓来自诸暨之说。我生在上海,现已70岁,从未见过老家的家谱。可否帮忙查一下。     边善本

    我没到70岁,却已看到了边氏家谱。两套内容相近,编写时间相隔24年的诸暨边氏家谱足足摞了一桌子,有近百册了。

    堂号叫作敦睦堂,有几十个姓氏都有着这个象征着安定团结的堂号,边氏的团结一心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继而热血沸腾。来看一看这篇写于1920年的序吧:我们边氏最讲团结了,若族中有人无缘无故受欺侮,一定会群起而为他出头。如果这种气节能扩而大之,以中国4百兆之手足(当时的人口数量),同心同德护卫这万里疆域,自能傲视全球,区区东亚一个小岛(当时侵略我们的日本)岂会如此放肆。只怕有人为了争权夺利,引狼入室来害自家的黄帝子孙(指当时的一帮卖国贼),他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铸下了天大的错!

    很有个性的序,很刚直的边氏。在家谱中,边氏总结自己的个性如岩石一般,是不是由于他们在慢漫的迁徙途中,常常选择了怪石峻峋的山岭呢?

    边姓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宋国宋平公之子,字子边,是忠义之臣,他的孩子为纪念他,以边为姓。诸暨这一支的源头是从山连着山的甘肃临洮县讲起的,接着搬去了河南东镇关,随着宋室南渡,有一位做节度使的祖先来到了杭州,继而又定居温州松门里。几代过后,叫边谨的后人发现了诸暨同山乡南源岗这个有石头的好地方,自此有了边村。后来再从诸暨迁移出去的支系好多呵,遍布江浙各县了,杭州、绍兴等地的分支相对密集一些。

    从诸暨去鄞县的记录分别是1544年的边文华到慈溪和1799年边启广先到绍兴再转鄞县东邬。

    我头一次看到那么详尽的迁移记录本,无一遗漏!字里行间,感觉得到那种舐犊情深的暖意。

    很奇怪,边氏的性子是刚直的,但心思却又是细致和耐久的。他们最普遍从事的工作就是教书先生了,写的文章通常都是词藻华丽的;也有像边鸾那样的画家,画的花鸟色泽鲜亮如真。

    咸丰年间诸暨的一名知府先生,刚上任的时候听说了边氏的强悍,很是担心他们犯事。结果呢,人家安份地种田教书画画,啥事儿没有。直到有一年匪寇入侵,民众流离四散,只有边氏聚集壮丁防御要塞,使得贼寇屡进屡败。虽然当匪类头目唤来数万后援时,边氏寡不敌众失了守。不过,没两天,边氏就恢复元气,冲入贼营,打得他们落花流水。自此在边氏数十里之内,贼寇都不敢来。这情形令知府先生对边氏刮目相看,还上报表扬呢。

坐怀不乱与柳氏

    偶遇一人,名唤柳朝赢。并非稀有的姓氏,但只碰到过这一个,脱口便问:你可知柳下惠?

    他年少气盛:“晓得晓得,但与我何干?他老人家应是生不出孩儿来的!”其逻辑推理方式为:曾经有一名小女子坐在柳下惠的怀中,他竟然无动于衷,由此可见此人恐有暗疾。

    天哪!先叹一口气,再来讲这段掌故好不好。

    话说那鲁孝公的孩儿叫展禽,当上了鲁国管理刑狱的官,被封在柳(今天的河南濮阳东40里)。他特别讲究礼节,据说他刚出道的时候,在某一个冬夜,寒冷异常。一名年轻女子晕倒在他家门口,展禽生怕她冻死,就抱入房里,当时家穷没得火炉,他便解开衣扣将女子搂在怀里,用体温为她取暖,自己瞑目而坐,不动一丝邪念。因此后人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正人君子。

    展禽死后的谥号的惠,又住在柳下。历史上便称其为柳下惠。其后代遂以柳为姓。在秦末时迁于河东(河东解县),望出此处。

    说到底他可是柳姓始祖呢!一番话讲得这名稀里糊涂的柳氏后人面有愧色。

    他赶忙亡羊补牢:我乃慈溪人,祖上何以到上海来,什么时候的事儿,一概不知,愿闻其详。

    慈溪柳氏?唉!看到他们家的宝贝家谱后又不禁叹一口气,这样的好东西为何又是我这个外人先睹为快了呢?柳姓中出过不少文化名人,大概有什么基因在起作用吧!所以这部长达24卷的家谱中最特别的是房子的平面图!

    这家人属于敦伦堂,唐朝时,任睦州剌史的河南汝州人柳超来到四明西亭山避兵乱,避完了就走,过了几世又回转来,自此在慈溪开枝散叶。那里有一条美丽的竹江。原本就有家姓袁的住在江边,柳家来后,咦?一见如故嘛!两家人特别要好。不断地繁衍,不断地在江边盖新房子。

    数百年下来,足以使江边变成村落。重闾叠巷,峻宇高闳;横绵互错,落盘旋形。连两家的祖坟也修在一块儿,有示意图为证;而整片居住区更绘有一张大型的竹江聚溪图:花草街桥、水渠凉亭、院落檐瓦皆细致可见。袁家的房子夹杂在里头,上边都为它注明是袁七公的还是袁三公的。可见正如谱上所述:两姓比邻,情亲礼厚,俨然同族,可谓美矣!

    对了,这本谱的名称也特别,叫作柳氏兴孝录,大概与慈溪人特别重孝道有关。在谱中提到一位孺人,也就是柳家的一房媳妇儿,名叫淑英的。她自然是温良贤淑,服侍老人没得话讲。但这都是有缘由的,且因她来头不小,乃董黯的后裔。

    董黯是后汉时的一个大孝子。当时的慈溪本该叫大隐溪,正是住在那里的董黯为病榻上的母亲着想(她特爱喝此溪水),将房子盖在溪畔,每天用板车推母亲来喝水观光。母疾乃愈,故名慈溪。

    慈溪养育了柳氏的几十代人,官家文人出了不少。其后人有迁北京、广东、山东、四川的,更多的是来到了苏杭、吴江、宁波和奉化等地。而大约在350年前,就有柳儒、柳雅,柳颖来到崇明、青浦和松江。排行分别为积字辈和善字辈,被请到上海来教书,就此住下。掩卷静思,有些许的惋惜,很多事不记下来,后人怎会知道其中的汗水辛劳,曲折动情呢?

岁月藏金

    这个专栏写到今天,是最后一期。

    变化是突然的,有一点不舍,于是,我随着思绪来到图书馆二楼家谱室那宽阔的阳台上。思绪可以为你做很多事情,即使是在半夜,思绪却可以让太阳升起来,小鸟飞过来;风儿变得温暖如春。

    每星期来查某个姓氏的5套家谱,每次5小时。累了,就会到阳台上眺望。对面是领事馆,有着如茵的草地,从前,这里是一个买办的私家花园,再从前,可能只是瓦房。比起时代的沧桑,个人的变迁就极为渺小。

    第一次来查家谱时,跟同事闹翻了,正在生闷气,揭开那些比我年长很多的黄黄纸页,当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也就这么薄薄两页的记录,甚至有时只是一个名字一排生辰,呵,豁然开朗,也从此决定写一个姓氏时绝不推崇名人,而是将家谱中这些活生生平常人物的欢喜悲哀,以及家族的某项特质传递给大家。

    我比大家想像的要年轻,我买股票,那天跌得很惨。去查家谱,翻到记录战争的一页,烽火、鲜血、逃亡……主人翁百年祖传的宅院、商号毁于一旦,他泪水长流,两手空空,脚步匆匆,最珍贵的只剩下生命与亲情;他一路趟水,解救家人,当确认从老母至孙儿一个个都完好无缺时,他对天长叹,从此瘫痪。看到这里,我想,哎呀,我的这一把股票又算得了什么?活着,在这个和平的国家里,每一天部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

    查过的那几千卷家谱,是我的好朋友,当我从里面搬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给大家分享时,也得到好些宝贝。渐渐,我读得懂周易;学会为自己开中药方子;并获知,解读历史可以预测未来,因为它的节奏与反复从来不会错。

    家住长桥新村,长桥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穷书生,他想娶心爱的富家小姐,就必须在当地建一座壮观的桥才能通过岳父这一关。乡亲们同情书生,都来帮忙,小桥造好后,大家都称呼长桥长桥,以表示它的规模很大。书生如愿以偿,长桥也从此兴旺起来:米店特多,人流如织。当我得知这一带古时河道繁密时,也就看到了它更远的发展趋势:河道一般都会成为马路,曾经喧闹的人群聚集地,不会甘于寂寞。于是,我叫朋友来附近买二手房,果然,不久就听到了好几项开发的利好消意呢!

    呵,古文中的宝贝还多着呢,钟爱民族精髓的人,都会挖到宝藏。

    手头还有几十封信没有解答,会逐一回信,联络方式:8852@vip.sina.com,你也可去上海图书馆两楼家谱室看一些姓氏起源书籍。好!后会有期,我又要去挖宝藏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