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重拾起鲁迅先生的文章,依然感慨颇深,其实小时候感受更多的是先生的病句和不连贯的白话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最多的是先生描写人物的细致和刻薄,每每都是讽刺中带着无奈和悲悯,如今再看,觉得先生讲到的孽根性让自己再次审视自己。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都觉得自己很阿Q,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承认罢了,总认为自己怎么会和阿Q那样的傻子一样呢。但是当面对不足和短板时,自我总会不自觉的欺骗自己,找各种失败的理由,唯独不愿意承认我不行,只是很阿Q的安慰自己,就像阿Q被人打巴掌,还自我安慰欺骗的说是儿子打老子,可笑至极。当我看到阿Q这样,觉得可笑,殊不知自己也是这样的可笑。这就是先生提到的名族性的孽根性,当然究其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是就自身而言,似乎这些想法并不影响大局,但是不知道的是这些小细节已经注入骨髓,深入脑髓,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处理事务上。所以当再次审视自己时,才意识到古人确实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比我们更智慧,才会发出,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真知灼见。
我们总讲大道理我们都明白的,有什么关系,说谁不会呢,讨厌他人的说教,将之视为对自我的束缚,回想起来,总是对我们说教的人确是最亲的人,那些总挑你刺,总讲你要改进的人,都是很傻的人,因为他们冒着被你厌恶,被你烦的结果,也要这么做,这个世界很忙,谁有时间多去看你一眼,谁又谁的救世主呢?所以当你烦被说教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真的不足。
被说教,和看先生的文章是一样的感受,都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把自我缺陷暴露的彻彻底底的事实,就像人们总愿意接受好的事物,赞美的言语,我总认为有时候要有颗敢于面对自我的心,美好的东西不用讲,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不会消失,可是不好的自己,不闻不问,不去面对,不会消失,只会恶化。就像癌细胞会蔓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