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虚症?何为实症?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会说三千多种。其实基因性疾病目前就有两、三千种。随着科技的发展,西医的病名数量还会与日俱增。

但是要问中医有多少种疾病?两种,一种叫虚症,一种叫实症。虚症是内病,即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实症是外病,即宇宙间负能量引起的。

由于人体先天基础代谢率不同,即人体不吃不喝不动所需消耗热量的指数,若先天基础代谢率较低,或者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冬天里容易手脚冰冷、发麻,属于“虚症”体质;有些人先天基础代谢率偏高,不但手脚总是热乎乎的,还可能因“上火”而口干舌燥、便秘等,属于“实症”体质。

据调查发现,女性中的虚症比例远远高于男性,所以冬季怕冷以女性居多。

如何从中医上分辨虚症和实症?

虚实:主要是说正邪两方面气力的强弱。

虚症指正气虚,抵抗力不足,受外邪侵袭致病。

虚症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实证是明显有病邪存在,正气有充分的抗邪能力的。

虚症的特点

1 、久病多虚,一般虚症多发生于重病之后,病期往往迁延较长,不易速愈,易于反复。

2 、由于正气不足,肌体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明显或反应不出来,故症状表现不剧烈。如低热迟久不退、消瘦、出虚汗、精神不振、两目无神、语言低怯、长期食欲不振、腹痛隐隐不休、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等。

3 、虚症一般多与冷症同时存在(虚冷症)。

4 、虚症拔罐治疗一般罐斑不明显,皮肤多呈淡红或潮红色。

虚症又或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其临床症状如下:

气虚: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脘腹虚胀,神倦乏力,浮肿,脱肛等,甚至还有气短,懒言,易出虚汗等。

血虚: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

阴虚:腰膝酸痛,口、手、足、心热,心烦失眠,潮热盗汗,遗精,两眼干涩阶花,眩晕耳叫等。

阳虚:畏冷肢冷,腰膝酸软,冷痛,阳痿早泻,宫冷,白带清稀,夜尿增多,脉沉苔白等。

而虚症对于脏腑来说,分为气虚、阴虚、阳虚。

气虚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忘记、心烧等。

肾气虚者:症状遗精、夜尿多。

脾气虚者:症状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 能差,饭量少。

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

阴虚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沙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

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经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阳虚

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阳虚症经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品,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萎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四周作痛,肠叫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

实症的特点

暴病多实。一般实症的病程较短,多属病的初、中期,病势较凶,但一般痊愈较快。由于邪正交争激烈、肌体对病邪反应较明显,故症状表现得较剧烈,如高热、无汗、精神兴奋、瞻语、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小便短赤、剧咳痰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实症一般多与热症同时存在(实热症)。

凡是体内的病理性异物(结石、肿瘤、瘀血、腹水、痰饮等),皆属实症。

如何调理呢?

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互相依存,互相化生。古人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疲”之说。气病可以伤血,血病可以伤气。血虚的人,多兼有气虚的见症;气虚也会影响血的运行,出现血虚或血瘀、出血的见症。

气是脏腑活动的生理功能,血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治气不忘治血,治血不忘治气,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阴阳互相对应,又互相转化。阳气偏盛,就会产生“热”的证候,热势不退,则会进一步消耗阴液,而出现阴虚证;阴虚偏盛,就会出现“寒”的证候,寒邪不退,则会进一步消耗阳气,而出现畏寒肢冷、水肿腹泻等阳虚证。

人体的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属阴)必须依赖脏腑的功能活动(属阳),阴阳互相依存,才能保障机体的健康。古人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决”,若人体阴阳不平衡,不能相互为用,出现偏盛或偏衰,或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58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6,987评论 0 18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3,422评论 1 6
  • 今天上午去县医院进行体检。 这两年的教师节,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体检。男老师和女老师的体检项...
    空谷幽兰Lax阅读 735评论 21 24
  • 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最近经常因为意见不同跟家人起争执,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一直很愤怒,为什么会愤怒呢, 感觉自...
    Miranda明霞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