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 黄江琴小提琴-纯音乐-音乐-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我是一个铁路建设者的后代,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参加新线铁路建设,简称四老工人。现在投身于由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贵南高铁GNZQ-9标段项目施工。
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我跟随父母在祖国新线铁路建设中长大,今天自己投身到新线铁路建设,前后五十余年工地生活,我亲眼目睹了近半个世纪铁路建设者工地生活环境的变化。
我从铁路建设工作生活环境改变中,我看见了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铁路建设单位住房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小学时代,是跟随父母参与湘黔铁路建设,在湖南省芷江县城关镇第一小学念小学一年级的。记得小学正门靠近芷江边。因父母工地变化转过几次学,到哪个地方就联系最近学校插班入学。
在孩提时代跟着父母修铁路,父母在机关工作。当时工程处双职工住宿是单位就近租的老百姓房子,一户户双职工家庭在村庄里分散居住,住的七零八落。上下班要走半小时路程,下雨走在泥泞村道上,我父亲背着我,牵着我母亲的手,东一踮西一跳地避开凸凹不平的泥泞水坑,艰难步行在村庄小道上。
我现在仍然记得,在湖南芷江时候,湖南冬天很冷,房东很和善。休息时间我们一家与房东一家共用一个四四方方的取暧烘箱。大家围坐一起腿上盖着一床被子,被子下面的烘箱底部烧着木碳。盖被子是避免热气散走。大家一边取暖一边唠着家常。其乐融融,那个场景我现在还印象深刻。是在艰难生活中,岁月静好的回忆。
当时我们上学,还曾就读过乡村小学校,十几个人坐在一间四处透风的土坯房教室里,操场就是半个蓝球场大小凸凸凹凹的黄土坝坝,只能做做操。冬天上学每个人拎着一个手提炭火盆炉,课间休息,还弄点猪肉在炭火上烤着吃........
那时跟随父母的工地,也有单位自建房屋。房屋是用竹编、泥土混合隔开的席子棚房屋,房顶用油毛毡盖顶,称为油毛毡房。
下雨天房顶风吹日晒容易漏水,就用脸盆接雨水。热天屋顶吊个大电风扇24小时吹着。夏天大汗淋漓,冬天则冷嗖嗖的,是冬不保暧夏不避暑的房子。
现如今的铁路施工单位驻地,全是按标准规范建起的高大尚的彩板房,确保三通四平(三通:通水 通电 通气 。四平:墙平 地平 棚平 路平),另外还有网络通,还安装监控摄像头。每间办公室宿舍都装有冷暧空调,保证每间房屋冬暖夏凉。各个单位都建有洗澡间、卫生间、洗衣间、凉衣间、健身房、标准蓝球场、厨房、餐厅,应有尽有,集中建造。
现在修铁路的工作生活环境,比起七十年代我父母年代的工作生活环境,真可以算得上人间天堂了!
现在的职工子弟,也没有随父母在工地就学了,都是在家乡、基地读书,父母一年可以分几次休假回去探亲,照顾子女就学。
出行往返乘坐飞机、高铁,几小时就可到家或返单位,时间快,旅途方便得很。回想七十年代我和父母回趟老家,那才叫真不容易。从湖南到成都坐火车足足坐了三天两夜,腿都坐麻坐肿了。那时候出趟门回趟老家是要下很大决心的,一年或几年才敢走一趟。
第二个变化,企业管理随时代变迁进入信息化时代,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也减轻了企业管理人员负担。
我一九八三年参加新线铁路建设工作后,铁路建设单位住地条件也在迅速提高。工程队集中搭建错落有致的活动拼装板房,可随工地转移搬迁。队办、工班、双职工房、单职工带家属房,分类建造井然有序。在每个单位驻地还建有职工蓝球场、会议室,上下班播放广播音乐,后勤单位如车队、机筑队、机械厂驻地盖的是砖瓦房。
一九八六年我从局党校政工班毕业,先后分在了工程队及机械厂后勤单位党支部从事政工工作。那时候写单位先进材料、个人先进事迹,支部总结,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一说,完全是用手抄写。一式几份就得用圆珠笔垫复写纸誊抄稿子,错一个字就要全篇重抄一遍。精力高度集中马虎不得,政工干部熬夜写稿是常态。
现如今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写作不用动笔了。直接在电脑键盘上敲字码字,还可以上网浏览查寻资料,大大节省了时间。写好的材料存在电脑上,保存、调用,提高了写作效率。
两个年代一对比,写作效率天地之别。办公、管理由手动抄写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管理办公智能化,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省时省力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减轻了企业管理人员文稿负担。以前的企业管理人员,无比羡慕今天的企管人员,无限感慨企业管理者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是多么的幸福。
第三,国家高铁地铁建设开通达3万多公里,看到身边的人们乘坐高铁地铁喜笑颜开模样,特别感受国家整体实力的变化。国家进入了新时代。
每逢节假日我回到家乡,交通工具首选高铁。往返于城市中心和住宅小区,交通工具少不了地铁。多次坐在城市开通的地铁线上,映入眼帘的不乏洋溢着兴奋骄傲,满脸幸福表情的市民们。
有一次我还发现有的年轻人专程从偏远地区来体验坐地铁的,坐到站后不出站,再坐回去,重新体验坐地铁的感觉。因为地铁速度太快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就到站了,他们说,“我们不出站,想坐就再坐回去后再坐回来,再感觉一下地铁速度、中国速度!不会买两趟票”。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感觉这个城市地铁是刚通车不久,对老百姓的冲击力还未结束,新鲜感还在持续扩散。
如今中国每1分钟,就有4000多位旅客乘高铁地铁出行。中国高铁的发展,震惊世界。现在高铁在全国的覆盖面已经十分广泛,2019年中国高铁再创新高,全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公里。高铁的修建切切实实丰富了大家的出行方式,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享受生活。
坐高铁地铁的见闻让我感受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做为国家高速铁路施工建设队伍中的一员,我直接参与了国家高铁建设,正在为打造中国高铁名片添砖加瓦。我的企业,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个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起来的施工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代代的企业员工以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豪情壮志,转战南北、风餐露宿,奋战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建造了一座座不朽的精品工程……
回忆着过往成长经历和祖国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我长年累月奔波在外、风餐露宿、单调紧张的工地生活失落感也一扫而光,换来的是为我们祖国取得的巨大变化而感到高兴,为身为中国人而庆幸和自豪!
我们祖国这四十年最伟大的进步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既使没有那么成功,生活在这个国家你依然觉得幸福感爆棚,你依然可以实现幸福。个中缘由不言而喻,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家里,自然是很幸运、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