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关乎人心向背与事业成败。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苗延红在《学习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改作风树新风》,深刻阐释了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的重要性。这一命题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思想滑坡是作风问题的根源,固本培元方能正本清源。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思想防线松动必然导致作风失范。福建宁德曾因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房问题引发群众不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推动出台廉洁自律“十二项规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纠治作风顽疾。这一实践印证了“思想是作风之基”的深刻道理。当前,福建省委通过实施“凝心铸魂计划”,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建立“四个以学”长效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仅2025年学习教育期间,全省就形成问题清单1.5万份,开展警示教育7.7万次,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滴水穿石需久久为功,思想淬炼必须常抓不懈。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以“讲认真”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福建在传承“滴水穿石”方法论的基础上,创新打造“1+N”特色学习阵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室为核心,延伸建设“四下基层”实践课堂、“马上就办”精神展示馆等现场教学点。通过沉浸式学习,党员干部在体悟领袖为民情怀中锤炼党性。福州市鼓楼区在社区治理中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干部每周至少3天深入网格解决问题,正是将思想淬炼转化为行动自觉的生动实践。
文化浸润是深层动力,廉洁建设需春风化雨。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力量,抓作风建设必须发挥文化熏陶作用。福建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廉政故事,编撰《闽山闽水物华新》等读本,将“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优良传统转化为文化资源。厦门市思明区打造“清风廉韵”文化长廊,将家风家训与廉政教育相结合;三明市将“朱子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融入干部培训课程,让廉洁文化融入日常。这种“以文化人”的实践,使清正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
关键少数是示范标杆,以上率下方能形成合力。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政治生态。福建省委制定《关于加强省委常委会作风建设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认识高一步、学习深一层、实践先一着”。2025年,全省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省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龙岩市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负面清单”,对存在“躺平”现象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性循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福建的实践表明,筑牢思想根基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返璞归真”的定力、“以上率下”的担当。只有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文化滋养、抓住关键少数,才能让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