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有一堂语文课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我任高中毕业班语文。县教研室来我们学校进行为期两天的督导。各学科全面开课,第一天,语文教研员就听了我的课,那是预先认真作准备的。记得上的是一篇说明文。被听的一堂课上完,如释重任,心想,总算过了一关,也轻松了。谁知第二天早上,那语文教研员一早就来跟我说要再听一堂分析论说文的。天那,那课文虽然上一届上过,但,毕竟有人来听课,与平时上课是不一样的,该上出点特色。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师范王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论文写作课。

王老师在上这堂课前给我们发了一段文字,并布置作业:阅读这段文字编写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和结论。那时,王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浮现于眼前。

瞬间,灵光一现,我那堂课的教学框架很快就形成了,我会心一笑从容地踏进了教室。

因为这课文是临时指定的,所以预先没布置学生预习。于是,我设计把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的环节,改为让学生默读5分钟,默读时在课文中找出这篇论说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结论。

当过老师的都清楚,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几个特优秀的。一堂课45分钟,默读5分钟,拎得清的同学足够能准备好与我配合了。还有40分钟,在那40分钟里,接照王老师当年给我们上的那模式,围绕论说文的那些要素,我问,学生答,我把学生的正确回答板书出来,提纲挈领,整堂课脉络清哳。因为那些学生实在太优秀了,整堂课非常顺利,导致那四十分钟的课还有余地,正好把论说文写作中的论证方法拓展开去,补充了比喻论证等更高级的论证方法,为这堂课又添了笔重彩。

那堂课上得很轻松,似乎也没什么大毛病,课堂气氛也活跃。

上完那堂课,我内心感激的是王建瓴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确实高屋建瓴。

两年的学,终究是没白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诡地”(中篇小说)(三) 第三辑.又变“诡地” 在1974年的夏天,当地遭遇了一场干旱,春天以来,没有下多少...
    张东北阅读 31评论 0 0
  • 工作多年后才悟出这些职场道理 1.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停止学习你就废了。 2.永远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油条,对工作保持...
    执剑饮烈酒阅读 22评论 0 0
  • “诡地”(中篇小说)(四) 第四辑.再聚“诡地” 转眼到了本世纪2010年,同学会大量兴起,他们又聚在了“五间...
    张东北阅读 18评论 0 0
  • 你好,我是小熙,欢迎打开我的日复盘 每天给自己20分钟复盘时间,重新察审视自己一下吧。总是忙着低头砍树,记得抽空磨...
    和小熙一起变好阅读 23评论 0 0
  • 杭州,紫金港 好久没有回紫金港,久到就要找不到和自己的一丝联系,新扩的校园,新的实验室,新的体育馆,新的食堂,新的...
    悟空金月饺子阅读 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