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颜澈的女子,她在公众号“基本粒子”要写约12封信,是给零基础、自学绘画的成年人。
就因这一句话,上周末看了我把她写的完的11封信一起看了,确实把无知无能爱绘画的我洗脑了,特别适合我的胃口,洗完特别清醒,因为觉得特别好,决定把作者的观点再做个读书笔记,将作者观点留在我的脑海里更深刻唯有输出,把她的提倡审美开始看大师的画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随手开始画第一天就开始写生,学会观察等等思想做个整理。
看过11篇之后,我也非常期待12封信,如果有更多封甚至她的书籍我也非常愿意拜读,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能够让我提前实现内心所想所画。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绘画的成年人,愿你和我一起探讨关于成年人绘画。
第一封信说——开始无能的初学者,从审美开始,开始看画
如果你想问【完全零基础,能否推荐几本书呢?】
答:绘画是一门上千年的艺术形式,工业时代后有衍生出各种视觉艺术的分支,各个分支形成各自的审美语言后又互相借鉴交织在一起。大锅乱炖下,就算是受过科班教育的美术生,如果没有一套自冾的审美系统,往往也是和普通人一样凭感觉下判断:感觉这个更好,所以我喜欢。
感觉,或者说直觉,可能才是每一个初学者要额外关注的,绘画本身要需要练习,审美更需要。学过2年,5年,10年的,喜欢的东西不会一样。
而让高手推荐的书籍或作品,反映的是推荐人的审美趣味,乃至个人的世界观。却不定时很好的入门材料。
作者给了初学者如下建议:1.存下这些作品,但不要临摹它们;2.追根溯源,你喜欢的作者喜欢哪些大师?找到它们的画作来看。
而对于始终无法动笔,寄希望看一两本书解救自己的【开始无能症患者】,不如先学会看画。看大师的作品!
第二封信——别对自己那么苛刻
成年人的眼光高了,小学生的东西糊弄不了你,你无法容忍自己画出这么简陋的丑画。同时,你又急哄哄地想变成【厉害】的人物。
不要苛责自己,不要拿科班几年的造型训练要求自己。有如此心魔的人,连培训班都不必上了。如果不是以画画谋生,你得允许自己做一个无知的幼童,做一个小学生。
你需要从简单的地方入手,最好事难一点点,但你跳一下又能够得着的程度。画一切能引起你兴趣的简单线稿,尤其是自学者,你必须能控制自己的学习曲线不要太陡峭,免得灭了自己的志气。审美好,原本是一个优势,结果成为打压自己的双刃剑。
请不要苛责自己,不要把画画仪式化,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蹲马桶,坐公车和无聊会议都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开始。
学画第一天,你就可以试着写生。试着学会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他们,舍弃那些不重要的细节。
尝试写生,零基础也可以!只要开始画就行,画任何东西都行,自己的鞋子,一盆植物,找个朋友当模特都可以!画多久都可以!
你只需要记得,你所画得不是某个具体的事物,你要画的是线条。
如果你想问【你说要画线稿,究竟怎么画呢?难道就是画直线吗?】
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无非是:角度、长短、形状。未来你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视觉元素,但现在你只需要考虑线条这一个视觉元素,不停地对比,然后呈现。而大神们,无非是hold住更多视觉元素更多,排列组合更复杂而已。
上周末,我就给自己来场视觉观察的盛宴,买了杯coffee,在人家店坐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出了一张丑丑的写生。
第三封信——自学的坑,是填不满的(鼓励篇)
什么是自学?自学是一条孤独的求仙之路。自学的关键,就字面而言,多么自白,那就是:自己教自己!
你需要具备两种能力:
1.老师的视野和审美必须比你高,控制你的学习曲线不陡峭。帮你把握方向,给你设定目标,还得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2.在你做得差劲的时候,耐心的安抚你,一遍遍的鼓励你,不会说你年纪大了太老了还要来画画之类的。
画画不难,难在人心。
第四封信——没有审美,你和咸鱼还有什么区别?(又来强调审美)
审美,审:体验,或审视;美:美学,有关美的哲学。
专门把审美挑出来说,是基于两个原因
1.“总有人把审美当天赋,其实审美一样是需要刻意培养的”;不是刻苦,是刻意,另外有悟性,我们不如理解为有审美。说得再极端点,审美够漂亮的话,你不学画画,都能当画家。
2.有关美学的书,如果不考研,没什么人爱看!学画的人,不爱看理论。
两本国产的启蒙读物,深入浅出比较好读:朱光潜的《美学》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前者强调客观的统一,后者强调客观与社会性的统一。
里面也提到对零基础学画特抗拒的观点【如果不进行素描训练,那么你始终是业余的,而不是专业的】,
而作者回答说,“我只能摊手,这些人对绘画的审美基本上是停留在600年前。顿时打扫我内心的阴霾,继续走我的阳光道,而美学的知识我还是得学,否则一样被人牵鼻子走。我也是作者笔下说的,看不懂现代艺术的人,几乎没用审美观,三观粗糙无比,更谈不上美学观这种奢侈无用的东西!
第五封信——当我们在说线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1.线条作为视觉元素的存在(创造时)
东西方绘画体系都有,线条都极其重要,但承载的功能不同。前者追求形式构成,二维分割;后者追求的空间真实,是二维转三维的厚度。一个词儿,在不同系统里,追求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2.线条作为基本功的存在(训练时)
线条作为基本功的存在,就一个目的:造型的控制能力。准确用线表达形体的能力。
练线的好处有:
1.一旦掌握不容易退化。有一天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你总能画准时,说明你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式】。你以为你是在练习线条吗?其实观察方式才是初学者要克服的难关。找到那个准确的观察方式,线条是成本最低的工具。
2.自我纠错容易,不会自欺欺人。
提醒:1、不要沉迷在临摹中,第一天就要强迫自己写生。写生和临摹直接的切换,能让你更真切感受到什么是观察方式。
2.不要拿着别人的彩稿、素描稿、设计稿来临摹线稿好吗?有人会跟着二人转学美声吗?虽然二人转演员都会唱高音。
另外:临摹对象,日漫美漫迪士尼都是最好的范本,浅田弘幸金政基寺田克井上雄彦,国画的范本,范曾何家英叶浅徐默啦,大师的手稿准:米开朗琪罗,丟勒对空间和厚度的表达充分,罗丹流畅的长线条,席勒勾线的几何形,门采儿的生动等等。
最关键是多看,在名家大师的肩头上自我探索。培养你的审美趣味,从模仿开始。
第六封信——观察养成,才是鲤鱼要跳的龙门
第七封信——辨别边界的能力
绘画真正入门的坎,是你观察方式的彻底养成,而练习线条不过是最划算的手动罢了。这个独属于绘画的【观察方式】,正是我们需要占领的制高点。
绘画的造型训练,其实很像魔术。如果说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在学习看清世界,那么绘画就是在学习【如何制造幻觉】。想骗人眼睛,就必须知道眼睛如何输入视觉信息,理解这个本质,就摆脱了盲人摸象的困境。
视觉习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必须克服的知觉习惯
2.可以利用的知觉习惯
知觉特指【人对周围环境有意义的内部反应】。
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有两个:视觉和触觉。
透视缩短:概念和知觉冲突了;因为你始终在用概念诠释事物,用的是左脑思维,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只要是你熟悉的,大脑都会简化她,把它作为【一张词汇卡】存储在大脑里,画不准的原因,你因为你总试图画一张更复杂的词汇卡,而不是你看到的真相。
左脑是线性的、缜密的、抽象的,右脑是无序的、跳跃的、非线性的。用右脑作画就是看到无穷无尽的细节,沉浸其中,开始猛扣,忽略整体。
我们的目标是:洞悉大脑的分工,养成好的观察习惯。而准确,就是最后的底线了。
辨别边界的能力: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素描,才能解决【画的像】的问题。
错!
实际上,只要有辨别边界的能力,把边界准确勾勒出来,白纸上填充黑色,不需要透视,也可以很真实。
比如这样:
这里暗含着绘画相当重要的部分:骨架和皮囊
1.骨架是【构成和形式】,它是基于纯视觉的审美体验;
2.皮囊是【将2维画面立体化】的魔术,这是绘画最技术流的部分。
构成和形式:人类有着强大的脑补能力(右脑主导),喜欢再无序中辨认已知事物!绘画并不是【画的像】就万事大吉了,你需要利用【视觉特点】做文章。
但注意:构成并不是构图,非要说的话,构图也只是构成的一个组成。
看下图就好了,是不规则的杂乱黑点,但定睛一看,就能看到一条狗。
也就是说你得研究放出什么视觉信号,就能获得什么效果.
强烈推荐电影《罪恶之城》1和2,这部电影,极具冲击力,最为关键是,它再极硬的强光下完成,所以有着非常明确的光影效果。
比如,
第八封信——毙了写实的心魔
所谓真实,依赖的并不是素描的【渐变】,而是正确分割【黑白】边界的能力;
学画并不是非要学素描的,在你尚未掌握素描时,只要掌握线,你就可以玩黑白灰布局了。
你只需要控制三个色素:黑、白、灰,就可以直接现代绘画的核心能力:抽象视觉元素的组织安排。
写实心魔,有两条最明显的魔障,可以自检:
1.认为绘画的工具只有笔,其他的都不算真正的绘画;或者认为能处理好纸笔,其它都简单的很。
2.只看重写实技法,在设计上无追求无审美不重视。
有写实心魔的人,好好利用自己的强迫心理,认真的学素描吧!毕竟想做到写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练素描。素描就像学武,你要扎10年马步。建议尽早找老师迈过这个坎儿。
第九封信——我都28岁了还来得及吗?
这个表述,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陷阱。它暗含两种想法,并默认此种想法合情合理。
第一种:XX 岁之前,如果没达到某个目标,人就定型了。以后再怎么补都来不及了。
我们总被这样的声音围绕:12岁之前没学好英语,这辈子就很难讲得像母语一样好了;5岁之前,没锻炼出【绝对音高】,学音乐就断了一条腿;18岁之前,不努力吃饭睡觉打篮球,就会变成王祖蓝!
第二种:如果绘画不能产生效益,比如工作升学需要?比如兼职赚钱?那么学画就是吃饱了撑着。
相反的,学英语有意义,将来能出国去外企。学理财有意义,变身投资达人,6%复利让我养老无忧。
这种深藏在潜意识的想法,分分钟都在影响着我们。那么,它们为什么不合情,不合理呢?先来说说第一种想法的危害!
对付固有思维,推荐书籍:《看见成长的自己》,对作者有意义非凡的意义
不和他人比较,没有【一切都完美,等我先练好再展示】的魔障。如果我失败了,我糟糕了,那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我是个初学者。从来没有人嘲笑婴儿不会说话,为什么仅仅因为我是成年人,我就不可以像小学生一样笨拙呢?请大家相信一个人是可以持续改变和成长的,和年龄无关。不要总觉得过了某一个岁数,人就像丢进了冰箱,冻住了定型了变不了啦!不仅要警惕自己的固有化思维,也要警惕各类营销标题流行语,以及那些有固有思维的朋友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
印象派三巨头之一的高更,原本是股票经纪人,30多岁开始学画,并在35岁成为职业画家。你们大概不知道抽象主义的先驱康定斯基,原本是法学院教授,30岁全职开始学画,42岁的时候已经在刷新人类审美观了。
所以,你能看到多少平庸的成年人,就有多少乏味的少年郎。高更也好,康定斯基也好,历史上还有很多改变潮水方向的中年人呀!只是我们东亚文化,一贯喜欢年少成名,才子落魄的故事罢了。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藏着一个小花园,那是一个惬意的避风港,是精神世界的应许之地。有时候,画画可能没有任何目的。不为了创作,不为了学习,不为了提高审美,不为了增加谈资,更别提钱了,它只是让我们在岌岌可危的现实生活里,更快乐更满足。
如果生活得第一要义是武装自己,那么艺术则是卸除伪装。不肯卸除伪装的创作者,变成了制造艺术赝品的卖货郎。固然有人就想做卖货郎,可最让我感到满足和安慰的,却并不是物资生活。疏离的,不真实的生活,不仅不被世人理解,还会被这个消费时代指责为loser。因为你不懂理财营销,不懂护肤健身,不懂抚弄大众的G点。代表这一理论的人,鼓励人们离开舒适区,做更有效率的事。说白了,就是能挣钱快速挣钱!
第十封信——审丑
美学概念中,审美(aesthetic)这个词的否定形式是【麻木】(anesthetic),形容丧失知觉,无法感知疼痛。
这篇是关于美的瓦解历史,可以读读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sB14cckLdcwBpprnfa6q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