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为榜样,快速致的最佳方式

当提到榜样的时候,你会想到谁?会想起哪些事情呢?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对,这个就是耳熟能详的学习的榜样,雷锋同志。

除此之外,还有辛勤工作,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被奉为铁人精神石油行业的王进喜,“两弹元勋”人物邓稼先,“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确,现在央视也是每年都是评选每个行业以及职业内的榜样的人物,而他们的确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坚守,做得相当的出色,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通过榜样的故事,激励自己前进。

然而,问下阅读的你,想要成为榜样吗?如果想,那么怎么成为榜样呢?成为榜样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成为榜样的第一步是先要把某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所能够熟知的榜样,都是通过做事情展现出来的。通过他们具体做的伟大的事情,进入到我们的关注圈子。就像为了战友,而不顾自己安危,导致双目失明,失去了双手的杜国富的故事;就像张桂梅十几年如一日关注女子读书,然后创办女子学校,并督促和鼓励她们不要放弃。

而他们都是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在具体的价值观选择以及坚守上,表现自己的那种坚定的信念。

把事情做好需要做到何种程度呢?

想要成为榜样,可以分析下我们看到的榜样的样子。通常情况下,榜样做了我们不敢想,不敢做,或者换做我们去做的时候,我们通常做不好的事情。

而之所以成为榜样,或者榜样的意思是说,你需要做到不仅比第二强,还比第二强很多。

当仅仅比别人好一点的时候,不拔尖的时候,别人是不会投入太多的眼光和关注点在你的身上,当然也不会把你当做是一个榜样。

如果仅仅是一点强,其实别人是不会承认的。

如果那种所谓的强一点,还是那种自认为的强,那就更加地不用自己讲罢了。

需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强是无法比较的那种,反正也是比不过的那种。

而就像现在的“长板效应”理论一样,需要把事情做到不仅仅是100分,而是120分,这个也就是海底捞为啥成为餐饮行业或者是服务行业内被人学习或者提到的最多之一。

成为榜样有什么好处呢?

真正成为了别人的榜样之后,别人对你的态度都会发生变化

所谓的态度或者性格,其实都是反应模式,也就是对于刺激和反应的一种应对而已。

当成为别人的榜样之后,就能够改变别人的行为模式。

成为榜样之后,会当然的影响到你面对人,他们会选择尊重你,注意是选择,毕竟在成为榜样之前,他们对你的态度可能是另外一种。

当成为榜样之后,即使你本身有点小毛病,他们也是会选择忽视,如果有不足,也是会选择性的忽视,就像热恋中的男女对象一样,眼中仅是那种看得见的优点。

当你成为了别人的榜样之后,你会发现外部的世界对你更加友善

有句话讲的是,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世界就如何对待你。

成为榜样,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毕竟性格本身就是对身边事情的反应模式。

我们的反应模式也是会随着对身边事情的了解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选择自己做一个尖酸刻薄的人,通常感觉到有一点点优秀,就心高气傲,然后看不惯身边的所有的人和事情。

凭什么他们做的比我少,却得到的比我多?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做,却得到了很多?

然而,当我们选择自己要做别人的榜样之后,而选择本身就已经可能看出不同。

然后在自己选择做榜样的时候,注定要做很多事情,毕竟只有自己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做到别人的榜样。

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很多事情,做很多分内事情的时候,哪有时间、精力和情绪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去吵架和争辩,很明显那些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并且消耗情绪的事情。

然后在成为榜样的路上,心情就更加的平和,是那种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自己被迫接受了而不敢反抗的那种,然后当你平和的应对身边的事情,然后惊奇的发现,外部的世界很友善,至少比之前那种尖酸刻薄的态度应对的时候友善。

于是,在成为榜样的过程中,心态就变得越来越平和

既然要做榜样,那肯定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人每天所需要安排的事情,无非是时间、精力、情绪以及经济资源。

做的任何的选择以及决策,都是这几个事情有关,而既然要做榜样,或者选择要做榜样,就需要清楚的了解到,榜样不应该做哪些事情,而哪些事情是榜样必须要做的事情。

继而,当有了这个决策之后,就会影响做事情的价值观,就会影响时间的分配,当然应该分配到更多有价值和意义上面。

对于分散或者与成为榜样无关的精力,或者是负面的精力,当然就不能够做了啊。

因此,应对的时候,表现或者荀泽的情绪当然是相对积极,毕竟,仅仅依靠情绪是解决不了任何的实质上的问题。

一旦决定自己要做的时候,每天都安排自己前一天的运动时间。每天把时间、精力和情绪安排到要做的事情方面上去。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关注榜样,但是榜样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是无穷的

相信阅读此文的小朋友都听过或者是听过身边朋友的父母讲过这样的话语,“赶快去读书去”,然而,这些父母在讲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呢?有的是在看电视,有的是在玩手机,有的甚至是在打麻将或者扑克牌,但是就是没有用实践或者榜样在阅读读书。

当缺失了“阅读”的榜样之后,他们就会自认为阅读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十分爽的事情,如果是,那么父母为啥不这样做呢?

父母不爱看书,而想要让孩子看书的难度很大,而父母并不是看书的榜样,就不太可能让孩子成为这方面的力量。

“榜样缺失”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一样是无穷的。

不是因为身为父母,就自动成为了榜样,如果没有正面力量,就不太可能成为榜样。

想要孩子泡到书堆里,仅仅口头告诉孩子看书重要,根本不太可能实现。

总而言之,“选择成为榜样”,“选择榜样的过程”,都是塑造性格的过程。

仅仅最初选择成为榜样,就能够塑造自己的性格,情绪、精力的安排,性格就会发生完整的变化。

同时也需要明白,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成为榜样,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在对我极为重要的地方成为榜样,选择在这些方面成为榜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