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时,你是不是吓一跳,这人都30了才开始上班?
并不是的,而是这么多年,第一次规规矩矩的在办公室坐班。之前的工作,都比较自由,这也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过上朝九晚六的生活。
刚毕业时去了工地,跟着安装队装电梯,对一切新事物都好奇,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热情退去,人冷静下来,开始不断的问自己:我怎么跑这来了?
看着自己的同学,都比自己混的好,就开始焦虑,甚至对未来迷茫。也许你会说,不喜欢就换呗,我也想可我只会安装电梯,别的也不会。但又不甘心,难免胡思乱想,晚上千条路,白天走原路是我的常态。
后来一次事故伤到了腿,在家躺两个多月。等再次踏入工地,腿已无大碍,但总隐隐发痛。那段时间的,情绪非常低落,内心想逃离这个环境。好在那时知识付费爆发,阴差阳错中,报名了某平台的理财课,正是这个课彻底颠覆了我的生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现在的女友,由于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我学的异常刻苦。但常年待在工地,很少用脑,导致接受能力变的很差,通常一节课要听上七八遍才能理解。好在我比较刻苦,课程掌握的也不错,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后,我决定加入平台,那时想的很单纯,就想靠自己影响更多人树立正确理财观。我报名助教,也顺利通过考核。开始带班后,第一次给学员解答问题,尝到帮助人的乐趣后,极大的鼓舞了我继续做下去。
也就是那时和女友确定了关系,但她在深圳,我在郑州。我们都不希望异地恋,因此需要一个人做出取舍,要么我去深圳,要么她回来。从未离开过河南的我,对外界是充满好奇的,也好奇女友,当初怎样下决心去的深圳。她告诉我,就是一咬牙,心一横的事儿。
这句话刺激到了我,就打算去深圳。父母固然反对,但看到我态度坚决,就不在阻拦,虽然她们并不知道我去的主要目的。到深圳首先要解决的是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投简历,很多HR看到我是干工地出身,且刚来深圳,就给婉拒了。
在快要崩溃时,我接到了平台晋升的通知,真的是在绝望的时候,遇见了希望。既然传统行业已容不下我,那就挑战下非传统,工作不找了,直接去平台带班。
这里的带班是不需要去公司的,在家即可,而且是以兼职的身份。刚开始带,上头要求只需要服务好学员即可,没有任何销售性质。那时带班也轻松,每天回答问题,晚上正常分享即可。整体来说做的还算满意,而且我还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看书,也是在那时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后来训练营改革,加入了复购环节,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销售。大部人是一样的,第一次接触,不知怎么做,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学员要不要继续报名。所以那时成绩相当差,但好在平台考虑到大家是第一次做复购,就以双工资的模式鼓励大家创新,在双工资的模式下,第一次尝到了月入过万的感觉(得感谢那些曾经不要我公司)。
在通过读书、听课、学习对销售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那时的环境,每个人都愿意分享,会把自己好的想法分享出来,每次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复盘,讨论如何能做的更好。
只是后来这个氛围变了,突然就“卷”了起来。有好思路、好想法开始藏着掖着,结营后的复盘分享也取消了,大家开始各自为营,整体氛围变的异常差。后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大部分班班被同行挖走,公司这边流量也严重受损,创始人宣布暂时进入“寒冬”,等待重启。
在家办公两年后,我又开始找起了工作。但这次找工作的经历还不算差,第一天去面试就拿到了office。由于第一次找工作,想多多对比,随后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最终决定去一家离住处比较进的公司。因为考虑到自己想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
今天是第一天入职,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办公室的环境。直到写到这儿,我的内心都是复杂的,即怕适应不了,又想尝试下。
然而我只能告诉自己,未来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对于职场虽然一片空白,但这几年的经历让你也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人,也读了那么多书,是时候把些经验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