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自己总是被一些无谓的网络垃圾思潮所影响到,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下正本清源,维护好实事求是的,符合实际的三观。
首先是“歧视”一词的滥用,在准确性和针对性上均存在滥用,歧视本质上是没有事实依据而觉得对方低人一等从而进行区别对待。但是在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进行区别对待没有任何问题,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应当提倡的
比如一个人做错了事,那就理应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如果此时被批评的人为了狡辩从而给对方扣一个歧视的帽子,往往就是妄图利用道德制高点从而弱化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顺带倒打一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同时“歧视”也被滥用扩大化词义,成为了排除异己,打压对方的主观工具,只要与自己意见不合或者是令人不满意,则可以给对方扣上一顶歧视的帽子。也把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合实际的事情过度解读,扩大化,曲解成歧视。其本质上是将自己强行置于一个所谓的“受害者”身份上,并借此以道德要挟别人以获得利益。
例如,婆婆妈妈一词,其本意就是太啰嗦繁琐,不够果断。但一旦恶意曲解一下,就成为了对婆婆妈妈的不礼貌,这实际上是充满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解读,因为事实上婆婆妈妈这两个群体确实存在很啰嗦的状态,并且这个词着重强调的是啰嗦拎不清这个特质,而非对某一群体本身进行贬低。如果恶意曲解,将重点歪曲,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别有用心和过度解读,忽略事实,转移重点。这种行为是要严重警惕的。
语言的自然发展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规范使用语言同样必要,将日常词汇污名化并进行恶意解读,这实际上是剥夺了人们自由说话的权利。
现在人说话为了防止过度解读和恶意解读,往往都需要叠上各种护甲,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行为,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并且网络环境最终都会发展成非常无聊和没有意义的党同伐异和站队行为。
因此,须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恶意曲解和过度解读的行为要严加警惕,不被绑架,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并且坚信由此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