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篇,早先在湖南师大读书时,度过了一段最充盈最纯粹的读书时光,读书之乐时常让人陶然忘我,这篇文字算是当时的一点留痕。2016年11月发表于《江苏教育》。
练字断断续续练了快一年,感觉到了一个瓶颈处:写着写着端正的颜体,突然无意识地信手涂下两个毫无章法的行草。拿起毛笔写字是一回事,一旦放下毛笔,二十年的书写记忆就自然苏醒,还是写成原来的模样,真有点沮丧。书法对于我来说似乎还是阳春白雪的艺术,并未内化成笔起笔落间的书写记忆。就这样毫无成就感地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忽有一日,意外地发现自己写毛笔字时的那种感觉不知何时已经渗入了硬笔书写,而且来得那么自然!
正在经历这样的练习过程,所以读《汉字书法之美》时,读到中间讲书法史的部分便格外容易感到共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智慧的种子其实早已埋在心里。它的萌芽,需要一个适时的契机。
最初接触书法只是喜欢特定的几个人的字,对那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就不懂得如何欣赏了。那时单单只是用眼在看,也是把书法史划成碎片在看。喜欢上《兰亭序》是容易的,就像喜欢上唐诗是容易的;但是懂得《祭侄文稿》的好就不那么容易了,就像我至今也不懂得元曲的好。有些美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深厚的,只是各人凭自己灵魂的厚度领受的层次有所不同,但不论怎样它总是美得没有争议的。但是有一些美却不是人人都能欣赏的,它有一个很高的准入门槛,在你欣赏它之前它必定要先考量你。这个高跟身份、学识也许没有绝对的关系,倒是跟人生经历的丰厚与否相关。蒋勋讲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尤其打动我。书法和人生彼此渗入,两相交融,浑然一体。书法随情绪流转,人生体验借纯熟的书法技艺流泻于纸上,一笔一划都充盈着作者的精神气。读者又怎么能放下生命体验只用眼睛去看?读到这里我已不知道,打动我的到底是颜苏的书法还是他们的人生,是颜苏的人生还是蒋勋的人生,或者归根结底是我自己对人生的体悟。
纵然是练了这么久的《多宝塔》,也直到此时才真正懂得其中的意味。如果说《祭侄文稿》饱蘸着颜真卿的人生体验,《多宝塔》则刻写着一个时代的风范。欧体的森严规矩书写着初唐立意不朽和传承的志气,颜体的宽阔厚重则肩负着大唐的胸怀和气度。宋人从唐人的大时代的阴影里出走,自觉或不自觉走向了灵性的书写。但是同样是个性的挥洒,宋代的潇洒但与魏晋的风流飘逸又有不同。王羲之受业于卫夫人,从高峰坠石中领悟“点”的力量和速度,从千里阵云中领悟“横”的气势和伸张,又从在万岁枯藤中领悟“竖”的坚韧和劲道……这样的感官教育容易启迪出一种天然的潇洒。而宋人的灵性则更像是在经历了唐人的绚烂之极后的平淡回归。
我一面读着,一面感叹身生在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长的国度是多么幸福的事。深厚的文明是有大胸怀的,看似难以理解的东西把它还原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它的意义也许就会赫然明了。所以瘦金体必然会在宋代出现,也必然带动一股锋芒毕露的书风。所以赵孟頫的圆融自然会有广泛的受众,也会在传承太久之后走向“流滑”,又必然会崛起一股力量(金石派)来重塑汉字的筋骨。
卫夫人的笔阵图同样也是一次阅读的惊喜。我们有取法自然的传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对我们来说不是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更不是要征服的对象,它更像是呼吸的延展,与我们血脉相通。这种自然精神贯注在琴棋书画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里,一气而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歌的源头就流出这样的协奏,自然与人的和谐共情注定是汉文化的底色。
沈从文是我极喜爱的作家,他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一本小书的同时读一本大书》。这本大书就是广阔无边的大自然。沈从文幼年常常逃学,溜出去干各种“坏事”。每次出逃都像是自然在召唤这个活泼的生灵。我想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应当来自那段“小野人”般的经历。这种经历充分滋养了一颗智慧而灵性的心,这样的心才写得出打动万千读者的《边城》。
卫夫人教王羲之写字,也是这样,不教横平竖直,教的是“千里阵云”和“万岁枯藤”,对孩子而言还有比这更好的教法吗?这真是一个天才般的老师,就像海伦的老师莎莉文小姐一样。这也让我感到女性对于教育艺术有一种天然的智慧。
孩子是用他的整个身体来认识世界,视、听、嗅、触、味,他用全部的感官来亲吻世界,这样的记忆才能住进他小小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根发芽。最初孩子与自然其实是浑然一体的,自然更像是孩子各种感官的延伸。天人和一的理想最初就是闪耀在孩子身上,我们有返璞归真的追求,回到孩子的状态,就是回到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忘我的状态。这样看来卫夫人只是教王羲之更好地做他自己,一个孩子的本色。
看得最入迷的时候恰好木兰花开得最盛,从至善楼后门出来,心还浸在书里,抬头一看,不知何时木兰竟全开了,长长的木兰路,一树一树的繁花,行走其间惟愿没有尽头。这,也是一种自然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