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一二)

学习《伤寒论》第308条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提要)少阴下利便脓血,亦可采用针刺法。

(译文)少阴病时,若大便溏簿泄泻夹杂着脓血,在治疗上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

试分析如下:

少阴属肾,而肾为阴阳水火之脏,阳虚则阴盛而为寒;阴虚则阳亢而为热。故少阴受邪有寒化热化之别。

那么,少阴下利便脓血有没有寒化热化之分呢?据按306条和307条桃花汤证下利便脓血之病变证机来看,以上二条当属少阴寒化证;而本条308条之下利便脓血,当属热化证。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灵枢脉度篇》曾谓:“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桃花汤温经固涩以止泄,正如虚者饮药以补之之法;而本条仲景所说的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正合阴虚阳亢,盛者泻之之法。可刺,或针刺或刺而放血,即可刺以泻之也。

寒化较缓,热化易速。故桃花汤证之下利便脓血,为先有下利,气虚及血,阳损及阴,气血不固,尔后继发之便脓血。而本证之下利便脓血,当为阴虚热化阳亢,亢热腐化气血,热毒壅滞下焦血分,属原发之下利便脓血虚热夹实之证,因“刺可泻其实热”。

至于在治疗本证时可刺什么地方呢?仲景虽未提出具体穴位之位置,这是为避免后学刻舟求剑留下了伏笔。

正如清代医家钱潢所云:邪入少阴而下利,则下焦壅滞而不流行,气血腐化,而为脓血,故可刺之以泄其邪,通行其脉络,则其病可已。不曰刺何经穴者,盖刺少阴之井荥俞经合也,其所以不言者,以良工必知之熟矣,故不必赘也。

总之,本条是仲景在提示我们少阴下利便脓血,不但有寒证,而且也有热证。我们在临床上需根据病情结合相关症状表现,如、舌质、舌苔、脉象,脓血的色泽、气味,有无腹痛,腹痛的性貭等来综合判断是热证、还是寒证、或是寒热夹杂证。在治疗上是选择服药治疗,还是选择针刺,或药物和针刺结合疗法,贵在对证施治,为患者解除疾病为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40评论 0 33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3,385评论 1 6
  • 关于湿 热在上,水在下,大气左旋,阳出于阴,水液蒸发蒸蒸向上的状态叫做湿,这是生理的湿。水液蒸发上升不顺畅停留于道...
    蝉与君阅读 336评论 0 0
  •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6.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
    旷山燕阅读 1,921评论 0 0
  •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以脑髓为脏,有人以肠胃为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如果向它们提出相...
    捉刀客王静阅读 9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