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艺术家用画笔点亮山水,用颜料释放阳光和生命

万尼亚·奥尔基耶娃(1984年)出生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现居意大利。她是一位生性敏感,思维跳跃的女艺术家,这般性格造就她创作出色彩斑斓的、纯粹的、印象主义的绘画。

艺术背景:
她的艺术生涯自小学被老师发现天赋后开启,曾就读保加利亚最好的美术中学普罗夫迪夫坦桑科·夫拉诺夫国际艺术学校(1998-2003年)。她从Tamara Milenkova、Angel Kitipov、Atanas Kemeshev的教学里,全面学习了雕塑、视觉、绘画,以及壁画。事实上,她从很小的时候在家人的要求下参加美术课,放弃了奥数;在在家人要求,在导师Tamara的鼓励下不得不以最佳成绩考下美术学院;大学欲修读建筑之际,却遭家人阻挠,修读一年后结束学业。郁郁不得志的万尼亚,恰逢得到意大利艺术家的工作邀请,她自以为捉住了好机会前往意大利发展。后来艺术家后悔了,她认为“我感觉我做错了决定”。

万尼亚生活在意大利西尔苗内小镇参加工作近十年,她机械“加工”着只属于Athos Faccincani一些关于光、太阳、简单故事的绘画,却仿若是在一条“不归路”里迷失自我。离开原在的工作室,她直面痛苦的冲击、个人问题以及社会现实。她经历了了内心的重建和再生时期,完成第一幅她为之所爱且具独特风格的作品,她重获新生。“我感觉一生都在逃离艺术,不论是出于逻辑性原因,还是过多的兴趣和能力,但我没有选择,相反是艺术选择了我,生活一直指引我往这个方向前行”,这位艺术家如是说道。

阳光、明朗的色彩是她一直延续的特点,刮刀的魔力让她灵感远远不断的到来。。“一切都是偶然的,我不知从何解释”,她解释说,“也许有人会说,任何的反应和感受都可以成为艺术,但于我而言艺术意味着创造,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在画作里传达快乐的、现实主义的、使人充溢着笑容的一面。”

万尼亚就如一部探索现代人内在情感的图像小说,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引导读者谨记人生中种种愉悦的一二事。故事讲述了一个深处浮躁社会的女孩,寻得一盏明净的灯,照亮那被遗忘的自信、善心和勇气。万尼亚注意到,那些看待生活过于悲惨、灰暗、悲观的人们都不愿直视她的作品,直视自己的内心。她的每件作品都在寻求新的挑战,坚持自身感受的同时又不断斟酌,她用画笔点亮山水,用颜料释放阳光和生命,只为与追随快乐的人,与乐观主义者产生共鸣。

2014年,她在罗马参加了奎里纳尔联展;2015年,她参加了香港(中国)国际艺术展;2017年参加了意大利的罗马举办的艺术展展(Arica)、西班牙的拉斯帕尔马斯举办的艺术展(Grand Canary)、意大利举行的艺术展(Villa Breda)、双联展(Corigliano Calabro),罗马的艺术展(Villa Voltera)、同年在城堡国际联展(Le Castella)获技术与视觉传播奖、罗马的艺术展(Villa Voltera);2018年佛山艺博会;2019年帕尔马艺博会(Parma)......她自称一生在逃离艺术,而充满戏剧性的艺术道路却一路亮起了绿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3年我曾随团欧洲游时来过意大利,但那次旅行时间太短、感觉就是走马观花!而我们此次旅行中的大部分人也都跟意大利...
    zm88zm阅读 2,141评论 7 6
  • 我的家乡——花石镇,素有湘莲之乡之称,你大概以为它的美就只有荷花了吧!那你可错了,春、夏、秋、冬,真叫做美不胜收呢...
    欧阳赫瞳阅读 527评论 0 5
  • Wurhfb
    vava_31a3阅读 162评论 0 0
  • 小镇政府下行约三十米处横贯的一条长街,就是小镇的老街。老街有点历史了,解放前就已存在不知多少年。 老街向右尚有一些...
    山居散人阅读 1,374评论 1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