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祭祀

晚上带狗子出门,一路上都能闻到烟火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浓得薰出眼泪。

进入农历七月中旬,傍晚在村里散步时就开始遇到携着鼓囊囊的环保袋蹲在路边的人,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一家大小。

他们从包里掏出红烛、香,还有纸钱,边轻声聊天边把插在泥里的红烛点燃,再默默地拎出一小沓一小沓的纸钱烧出一小堆灰烬。

祭祀很简单,没有眼泪,没有贡品,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平静淡然地完成这个仪式。

每家祭祀的地点不同,散在村子里各个荒地或菜地的边缘。如果不是在村里已经住了快十年,我也不会明白他们选址的意义。

近十年来,村里推倒了大多数的民房,尤其是20年初,成片成片的居民房在挖掘机的铁臂下变成了废墟。说是提档升级,但几年过去了,这此废墟被埋在黄土之下,有些变成了野草丛生的荒地,有些被开发成了几无收成的菜地。

已经搬离村子的村民们,每年清明、春节前后、中元节前后都要回村进行这简单的祭祀,选址唯一的标准就是老屋原本所在的位置。

老屋已经没有了,在那一片荒芜中,被祭祀的已经远去的人还能感受到亲人的寄情和怀念吗?

每次遇到他们,我的心情都不是很好,一股淡淡的伤感总会浮上心头,一方面因为逝去的人,一方面是因为消失的老屋。

祭祀的他们,是更想念逝去的人,还是更想念消失的老屋呢?肯定都有,不论是逝去的人,还是消失的老屋,都是曾经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割舍的记忆。

今夜的月很圆,也很亮。爱上友友小玄的这首小诗:

月光打开一个缺口,那些离去的人

在时间的破绽里,寻找回家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