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海,邂逅心灵的归所

在无数个被暮色悄然笼罩的傍晚,当我轻轻将那叠厚厚的课本往旁边推去,再缓缓抽出藏于抽屉深处的《百年孤独》,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泛黄的纸页,散发着独特的油墨香,与台灯那柔和的暖光相互交织,仿佛在一瞬间,就将我从题海的现实中抽离,引领我踏入马孔多小镇那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世界。上校精心打造的银色小金鱼,仿佛就在我眼前灵动地游动;那场倾盆而下的暴雨,裹挟着布恩迪亚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汹涌的浪潮般呼啸而来。


就在这一瞬间,原本被各种阅读答题公式塞得满满当当的大脑,像是突然被打开了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每一道褶皱都缓缓舒展,化作了能够容纳万千星河的广袤天地。

对于我来说,读课外书,就好似在心灵的最深处,精心种下了一座如梦如幻的秘密花园。犹记得学生时代备考那些最为焦灼的日子里,每到课间十分钟的短暂休憩时光,我总会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飞鸟集》。泰戈尔笔下的那些诗句,宛如清晨最纯净、最沁凉的露珠,轻轻滴落,瞬间抚平了我因紧张学习而不自觉皱起的眉梢。


而在深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碎片时光里的阅读,恰似在暗夜中独自前行时,始终紧紧攥在手心的那一点萤火。它虽然微小,却有着足以照亮眼前道路的温暖力量。

时光悠悠流转,多年之后,我才恍然领悟,那些在学生时代,即便面临课业的重重重压,却依然执着坚持的阅读时光,早已如同细腻的丝线,悄然编织进生命的底色之中。


工作之后,生活变得忙碌而繁杂,每一天都仿佛被拧紧的发条,忙得脚不沾地。然而,即便如此,在忙碌中,抽取小部分时间,阅读那小小的电子书中的文字,午休时刻那一篇篇简短却充满力量的散文,都如同神奇的良药,恰到好处地调剂着单调又疲惫的生活。


此时的书,早已不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的工具,它已然幻化成了我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氧气。阅读《月亮与六便士》时,我不禁陷入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度思索之中。这些阅读的时刻,让我在琐碎平凡的日常里,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绝不该被时间的流逝所限制,也不应被环境的变迁所束缚。它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流淌在我血液之中的本能,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渴望跨越时空与古圣先贤、智者仁人倾心对话的强烈渴望。


当我将阅读课外书籍的那份热情,逐渐培养成为一种融入生活的习惯,就仿佛为自己精心建造了一座能够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无论外界的世界如何喧嚣纷扰,世事如何变幻无常,只要我轻轻翻开书页,刹那间,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永远守护着心中的那团火焰,做一个眼中始终闪耀着光芒、内心永远丰盈充实的快乐读书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