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上梁山之后,随着晁盖在讨伐曾头市战斗中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面颊而毒发身亡,宋江顺利的接盘,坐上了梁山集团第一把交椅。立下了将团队做大做强,然后试图通过招安再次进入大宋朝廷体制内,扔掉反贼帽子的目标。可当他提出要接受招安的时候,有三个人,分别是李逵、武松、鲁智深立马明确表示了反对。可宋江对这三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三人在108好汉当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在反对招安这件事上,同样都是兄弟,为什么宋江对这三人的态度却区别对待呢?
宋江在菊花酒会上醉酒作词《满江红》,期盼着梁山早日被招安,自己酒醉作诗自己欣赏一下也就罢了,可宋江偏偏要安排梁山的大歌唱家乐和现场演唱这首词: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乘着酒兴而做的这首词,浅显易懂,中心思想很明确,就两个字:招安。还特意安排唱给兄弟们听,无非就一个目的:在招安这件事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排查。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後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著小校去监房里睡。
看到没?听到有人反对招安,宋江其实早就预料到了。毕竟,林子大了,神么鸟都有!毕竟,108好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是一种口号!可宋江醉眼朦胧中仔细一看,这反对招安的三人组合当中竟然有李逵!这不反天了吗?众所周知,李逵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李逵,一个只会舞弄板斧砍人的山野莽夫,梁山集团董事长贴身保镖兼金牌打手也敢叫板梁山招安大业?好了,先拿你个傻憨憨开刀!我们都知道,宋江对李逵的态度,基本上李逵就是自家小弟,指哪儿打哪儿,虽然脑子不太行,但对于宋江来说可谓是言听计从,绝对的忠心耿耿。因此宋江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砍了他,反正他也不会这么做,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宋江对李逵的处置,简单粗暴:斩讫报来!
那么宋江对武松又是怎样的态度?水浒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粗卤的人一时醉後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後,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潜然泪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醒酒后的宋江开始安抚武松了,注意看!宋江此时对武松的称呼:兄弟!对于李逵则开口一个黑厮,闭口一个这厮。原来在宋江眼里,李逵只不过是个小跟班,说白了就是个工具人,既然是工具人,哪配和老大称兄道弟的?!宋江坚信自己有能力带领大家走上改邪归正之路,重回大宋朝廷怀抱,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从此腰金衣紫,从此建功立业,从此青史留名……从此告别在梁山刀头舔血的日子,岂不快哉?
今天的招安只为明天会更好,怎么说招安是寒了兄弟的心?宋江的饼画的很大很香,可偏偏武松不上道。还等武松搭话,此时鲁智深站出来也反对招安,说眼下的朝廷已是奸臣当道,腐败到家了,大哥想要走招安这条路,还不如让兄弟们趁早散伙。而对于他的发言,宋江又赶紧再次安抚再次画饼,表示皇帝还是好皇帝,只是被奸臣蒙蔽了。在此过程中,武松再没有补充说一句话,可能武松还没反应过来吧?在宋江眼里,也许沉默就是最大的支持,同时鲁智深的抢先回答,武松的保持沉默,不恰好证明武松和鲁智深的意见不谋而合吗?搞定鲁智深,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也就搞定了武松!
虽然鲁智深跟宋江的关系没有那么武松与宋江那么亲近,虽然梁山好汉们都奉宋江为梁山集团老大,但是派系之争无论在哪里都是存在的。鲁智深之前在二龙山已经当了老大,之后才带着自己的人马投奔到梁山。而且鲁智深的性格豪爽,爱好打抱不平,只要他说走,那些心里不愿意招安的人有很大可能性选择跟上,可以说是有散伙的资本。再有就是鲁智深原本就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之前就在朝廷做过官,体制内的人更加能体会到朝廷的黑暗和腐败,如今奸臣当道,他早已对上层统治阶级失去了信心,就算是接受招安,他们这样的人也是落不下什么好处的。
宋江就害怕这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人,其他兄弟要是一揣摩,觉得鲁智深说的对,那支持自己这个老大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少?
所以宋江才不厌其烦的对鲁智深说教、安抚,因为他知道,在招安这件事上:
有资本的人才有能力反对!
有反对的声音又如何?
少数服从多数,
个人服从组织!
这就是江湖,这就是现实!
走,招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