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听取别人的意见,走别人走过的路比自我探索要好?”今日一位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接着她说起前几日她的一段经历:下班后她到饭堂吃饭,走了另一条从未走过的新路,因为她看到那条路有亭子有水有草,风景优美她想去看看,直到走了一大段路程,离目的地就只有十多步了才发现路前方被封住无法通行,只能原路返回,她为此很懊恼,觉得浪费了时间。所以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其实,凡是涉及到和人有关的问题就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角度。
语言会常常造成我们困扰和限制,如果我们把两件并不是矛盾的事件放在了对立面,就在这个层面上减少了自我选择的空间。
我问朋友“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走新路?”
她:“因为想去新路看看,那里有亭子有水有草,风景优美”
我: “那你都看到了吗”
她:“看到了”
我:“你已经得到了你在选择走这条新路前想要获得的东西了。但你走完却忘记了。然后出现了另一个新问题是觉得浪费了时间,你原本是冲着节省时间去的吗?”
她:“不是”
我:“在出发前想要的是风景,走过后想要的是时间。这是不是在用双重标准去衡量一件事情,你觉得哪个答案才是你想要的?”
朋友恍然大悟,若有所思。
我们都有“损失规避心理”,失去的痛苦总是比得到的快乐更多一些。所以,即使这个朋友得到了观赏风景的快乐,依然比不上自己认为的失去“时间”的痛苦。
在人生路上纷繁复杂,遇到问题时就容易变成了权衡当下利弊和得失的心,忘记原来出发时的“初心”。
当我们可以遵照自己的“心力”、“愿力”去做事、去选择时,才会让自己更有力量。
许多问题,原本就不是对立面,也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就如同文章开篇。如果我们非要放在对立矛盾的角度去思考,除了消减我们内在的力量就是徒增烦恼。
“以终为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实许多的问题本身根本也不需要答案,体验和经历本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