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辑录--《一树一菩提》,被先生朴素、真实、睿智且令人深思的语言所感染。先生治学严谨,常年笔耕不辍,许多文章是在70岁以后,甚至90岁以后写成的;先生爱护环境,多次提及环境保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生珍视友谊,与孩子、与友人、与陌生人都彼此友好,善待“缘分”;先生人生豁达,“三顶桂冠一摘,还了一个自由自在身”……
读先生的文章,就如同,将心安放在幽静的田野里一般。我站起身来,走到办公室的窗子前,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异变。目之所及,天空湛蓝,纯白温暖的云朵,或像棉花糖、或像纺纱线、或像高耸的仙台;院子里浓郁滴翠的榆树,随风飘动着长发,树叶间两只上下翻飞的麻雀,叽叽喳喳闹着。耳之所及,墙上的钟表嗒嗒嗒,茶壶里的热水咕咕咕,笔尖的文字沙沙沙;身之所处,花草的香气萦绕,初夏的凉风拂过,全身的细胞卸下了所有的烦恼畅快着。这一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而我今天才仿佛真实地感受到。
同样,让我觉得欣喜的是书名《一树一菩提》,在此处被译为“Worlds in world”。我从网上查询了一下,此句佛语有许多不同的译法,不过,抛开语法,我更喜欢此处的译文:佛学和哲学相互融合,耐人寻味。就如同,在麻雀的眼里,她们所处的那颗榆树就是一个世界;在我的眼里,榆树所处的院子就是一个世界;在超脱了自身肉体的灵魂眼里,我就是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