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想拯救你(受害者牢笼)
图特显示一个画面给大家看,是一个倒三角形图案,上面两个角是拯救者和迫害者,底下一个角是受害者。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的在这个牢笼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大部分时间都是先扮演受害者,并且大部分人都只觉察自己的受害者意识,忽略了另外两个角色,也在生活中为自己带来困扰。
人有时候会为了逃避自己的无价值感,借由拯救者和迫害者的角色,来帮助自己,不去面对受害者的痛苦。所以如果能与自己的负面感受安然共处,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可以更有效应对你不喜欢的人事物,就不会被困在受害者牢笼中。
五、从报复心理解脱(转念作业)
里面有一个观念,一个人收敛起自己的光芒,隐藏自己的天赋,招来一连串的失败打击,做一个一事无成平庸的人,就是对自己所恨的人的最大的报复。
报复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动力,在没有被意识觉察到之前,这个动力无比强大,毫无理性,也就是自己觉察不到。但是却完全的控制住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挣脱这种束缚,那么就好比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人。
现在回过头来想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原本是热爱的,是积极上进的,但是外界却给了他们不好的评价,他们就索性破罐子破摔,用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者什么都不作为,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他们放弃努力,放弃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还有一类人,好比向东,事业做得很成功,但是对自己却是极苛刻的,遇到事情不放过自己,不懂得爱惜自己,我就属于这么一类人,看起来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有负面情绪在里边的。
六、全力向幸雄的内在深掘(面对受害者的痛苦)
这一个环节,幸雄放下自己的成见,重新回顾自己的父亲,父亲的经历也是很挫折的,早早就承担了家里的重担,因为压抑着的情绪和无法排遣的压力,才让父亲容易发怒,从而给家人带来恐惧和痛苦,所以父亲当时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他的能力,只能让他那么作。他没有办法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所以很多时候发脾气,表达的也是对自己的不满。
这其实就是人的生命中堵塞的那部分,如果不能疏通,人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每每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毫无办法,没有一点点反抗的能力。
我时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每每遇到有点难说话的人,我就会退缩,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互动,我被紧张和恐惧包围,没有一点点的反抗能力,所以时常把自己弄得很被动。
七、幸雄痛到无法呼吸(走出受害者牢笼的唯一途径)
教室里响起了音乐,图特要幸雄跟着他的引导慢慢做,帮他把从小追随他到大的伤痛,给表达出来。幸雄回顾了曾经的一幕幕,说不出的悲痛和心酸,他悲痛到不能自已,这时候很多同学来到他的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身上,慢慢的他平静了下来。
这时候图特的声音响起:面对你的脆弱,这是从受害者牢笼走出来的唯一途径。脆弱会让你有受伤,痛苦,恐惧,负罪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会想要逃避它,记住,这是你唯一的出路。深呼吸,深呼吸,把呼吸带到你痛苦的地方。胡求光,呼求爱,想象有一道光从你的头顶进来,随着你的呼吸进来,进入你脆弱痛苦的核心所在,让这个高振动频率的能量来整合你低频率的能量。
某些时候,我们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拉自己一把,帮自己走出泥潭,只是我们很多人,习惯了呆在牢笼里,把那当做一种正常,我就是这样的,所以时常被控制,不能很好的做自己。
八、放下防卫层(接触核心真我)
图特出示了一个三层的蓝色同心圆,最里面一层是核心整我,中间是脆弱层(伤痛、负面情绪),最外面是防伪层(鳄鱼皮)。
核心层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在最核心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大部分人的很多需求都没有被满足,于是有很多受伤的感受和情绪会附着在核心征我外面。但是这一层太脆弱,太痛了,让你不想再去接触他,所以你的心灵就会发展出第三层的外壳,作为保护。
这个防伪层就是我们的社会面具,也就是你想要别人怎么看你?图特指了指最外面那一圈:为了让大家看到你想要他能看到的你,您很辛苦的去操纵别人,用各种行为和成就来假扮自己,并且在这个防卫层准备了各种防卫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图特看看大家,提出了他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层鳄鱼皮的好处,就是保护你,不想让别人看到,那它的坏处是什么呢?向东回答:你活的很累,很辛苦,很不真实。另一位女同学也举手:和别人的互动往来,都会在这一个层面,动不动就会亮出防卫自己的刀枪,因而引起一些人际关系的冲突。
图特宣布:人际关系界的冲突,绝大多数是因为双方都停留在防卫层与对方沟通,如果愿意从脆弱面去沟通的话,地球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所以要想疗伤止痛,接触到我们的核心层,就要愿意放下防卫进入自己的脆弱层。当你愿意面对自己的脆弱,接纳拥抱他的时候,你就会穿越它,进而进入核心真我,找到喜悦、安详、自在的感受。
九、你竟敢瞧不起我(情绪疗愈的方法)
当我们活生生的正我开始躲藏——因为要讨好父母,以获得存活——一个虚假的共依存的自我就出现了,因此我们就失去了对真我的觉知,浑然忘却它的存在。我们和自己是谁的真相失去了联系,渐渐的,我们开始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虚假的自我,因此习惯和上瘾就开始了。
向东在家里思考着,她始终都像一只随时戒备的刺猬,只要有人挑战她说的话,或是损害她的面子或利益,她的防卫层就会全面戒备,全副武装。为什么向东会把别人的行为都解释成“瞧不起她”,因为她被丈夫抛弃,令结新欢,所以让她觉得自己很失败,从而没有了存在感。所以此刻她对别人的防备,都是因为曾经的伤害,所以把眼前的人当成了假想敌。
十、觉得自己不够好(用转念对付想法,用情绪疗愈应对情绪)
向东开始做自己的内在功课,丈夫花心劈腿,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似乎还不错,而自己呢?太大女人主义,不够尊重男人,而根据投射原理,向东当然瞧不起自己,从而觉得是别人瞧不起。开始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太过严苛的人,十足的完美主义,而完美主义者的初衷是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处处苛求自己,要做到最好。
向东的潜意识,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嫁不出去,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再加上他们家都是几个女孩子,父亲对她们很不满意,所以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如果是个男孩,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图特列出了一下几项:
与其一味的逞强好胜,不如学习接受别人的关怀和照顾,甚至接受失败也是可以的。
人生真正的失败是一味地追求成功,最终却发现那都不是你真心想要的。
与其强求事情都要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发生,所以不断去控制周遭的人事物,变成了控制狂,不如让事情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学习包容和宽恕。
与其要求别人言行举止,都要按照你的心意,不如对人多一份宽容和慈悲。
想一想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讨厌被控制,同时却也在控制着别人,那种力量,牢牢地控制住了一个人,让人根本无从思考,自己做的究竟对不对?
第三部分:随心所欲的玩生命游戏。
一、生命会不会是一场游戏?
在这一部分,图特提出了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
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外界的一切力量,都是让你忘了你是谁,并且这些人事物说服了你,让你切断了和真正自我的联系。等我们长大成人以后,在生活当中会遭遇种种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其实都是来帮助你了解自己有负面信念——也就是不利于你的潜意识动力——并且希望你可以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失而复得,你当初埋藏的力量。
但是呢,在我们每个人投胎成人之前,都已经秘密地准备好了自己的彩蛋,把自己的智慧,能力,才华等美好的特质都塞在里面,并且把这些彩蛋藏匿在你人生旅程的每个角落。
觉得这是一个蛮好的概念,很多人慢慢的走向绝望,觉察不到生活的快乐,体会的只是烦恼与痛苦,是因为他们没有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彩蛋,或者在他们寻找到之前,他们就已经放弃了努力。
从我的一些学生身上,我也能发现,一些同学,早早的放弃了自己,变得内向而自卑,或者有暴力倾向。如果有人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变成另一个自己,有才能,懂礼貌,有追求,并且稳定而快乐。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我是一个幸运者,我找到了自己埋藏下的彩蛋,当然只是其中的几个,但足以给我力量和希望。
接下来是图特教给大家的一些方法,主要讲的是黄庭坚,这个离我的现实还有点遥远,所以对于本书的总结,我打算到这里就结束。
此刻我真的感谢本书的作者,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过这么一些人,他们用他们独特的才能,给予这个社会乃至他人最好的帮助,或许我们一生都不可能与他们相遇,但那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活好自己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