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应该怎么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带孩子应该听谁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还用问吗,你的孩子当然是听你自己的了。不要指望一两本书教会你怎么做父母,一两名老师就可以改变得了孩子的一生,一两次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要警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应该说越来越活的真实了。就算再怪异的盆友也能通过网络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这也算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吧。毕竟,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

所以,将来我们的社会必然是包容的,多样的。对小孩子的教育,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赋予其更多的可能性。这里略微展开一些关于「应试」的看法,我们目前的学习一切都是为了应试,而缺实用。这是长久以来不争的事实。而就算一个人不停地取得好的成绩,他就一定可以在社会上成功地立足,以及取得事业与生活的丰收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个社会对人的要求是立体的,不再仅仅停留在纸上(不管是文凭还是考试卷)。比如和他人的协作能力,对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尤其是最后一个「创新」,更是学校应试中无法提高的。试着问一下,我们在学校里做的那些试题,哪个与创新有关?可能寥寥无几。所以说,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不久的将来可能还要加上人工智能的冲击)成长起来的小孩子进行教育,恐怕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自然科学,外语,艺术,创新思维,……等待孩子们探索的领域非常之多。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带他们去到这些殿堂的门口。告诉他们,里面有未来,你要不要自己进去瞧瞧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一那年我不后悔的事就是我开始学会看书。那时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一个月至少买一本书,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的,后来...
    海上舟啊阅读 1,508评论 0 1
  • 凡音,想到这个名字实属突然,但细细回味,不禁为自己的灵光一闪而有些兴奋,便理所应当的想把它作为自己的笔名了。...
    小雨淅淅沥沥的哗哗下阅读 3,180评论 0 0
  • 01 经历了传说中的残酷而意义重大的高考之后,白渔跟所有一样,在感受自由的同时也夹杂着焦虑。 白渔出生在一个小县城...
    小斯卡阅读 3,9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