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西安古西楼的当代文学专题,今天我们来谈诗,谈海子。
近日书店要举办一个读书会,关于诗人海子。一提起这一名字,在走入诗歌之前,我们脑海中似乎都已对海子有了几个符号词,也许是孩子,也许是诗歌天才,也许你会回忆起80年代的诗歌黄金时代,又也许你会想起卧轨。
海子无疑是“孩子气”的,这也意味着海子无法让自己在浑浊的“空气”中待很久,他注定是要漂浮在幻想中的,就如他注定要以自杀躲进了自己的桃花源。这样的孩子气也不是没有证明的,海子的好友真实回忆、海子本人的诗歌和海子的行为都可以一一对其进行佐证。
生活中的海子,是混沌懵懂的孩子
1.根据骆一禾的回忆
在好友骆一禾的眼里,海子是一个“瘦小的,红脸膛,迈着农民式钝重步伐的朋友和弟弟”。骆一禾回忆过海子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由此他和妻子去昌平看望孩子,发现孩子无数天连续吃方便面了,就想着改善一下海子的生活。做菜时,海子坚决不让放味精,问为什么,孩子说:“我们想下来人说吃味精要烂肠子。”
就是这样带着孩子气懵懂的海子,却花了很多心思研究昌平哪一家誊印社最便宜,可以花最少的钱打印诗集。海子的物质生活是很简陋的,这里说的不是贫穷,而是简陋,是海子从内心就不重视自己的生活条件,只看重精神世界的富足。海子本人收藏了相当大量的书籍,我们今天无图为证,只能靠着好友的回忆一点一点还原那个生活中的、我们不曾了解到的海子的另一面了。
也许正是在生活常识上的昏蒙,才让读者不仅不会注意到海子的“傻”,反而正好符合了人们心中对一个诗人的想象,好像人们默认了正是因为他们对本身领域的热爱和痴迷,所以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反而显得低能了。在名人故事中,人们不是也经常热衷于谈论一些领域天才型的名人常常干出的一些傻事吗?例如爱因斯坦经常找不着家。
2.根据西川的回忆
上面骆一禾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气、专注精神世界的海子,好友西川眼中的海子,则是天真,甚至于理想化的。西川说海子又一次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跟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似乎并没有尼采式的浪漫,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这种以诗换酒的故事,像极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但是故事放在海子这里,却显得此人极为天真。
以诗换酒,其实可以看到海子更加看重诗歌的价值和尊严,海子天真地把诗歌当作人生的重中之重,可是遭遇到的却是别人对于这种思想的嘲笑。这样的一个人,写出的诗歌也必定是天真、浪漫、纯朴的。
诗歌里的海子,是停留青春的孩子
在写作时,海子的诗与自己的生活也互相影响,不曾脱节。自杀在青春时代、创作诗歌在青春时代、25岁也永远停留在了青春时代。也许你也会在略显矫情的青年时代写出过类似这样意味的句子。
“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海子《半截的诗》。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的献诗》。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夏天的太阳》。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枫》。
“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山楂树》。
这种青春隐晦的内心、直白的表达,也符合了80年代及以后新一辈年轻人的思想,这些年轻人刚刚走出国家和文坛的十年动荡,正在源源不断接收着新的信息冲击。艾略特曾说:“25岁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年头,可以视为青春期和成年生活的分界线。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是诗人,这个时期生命充满幻想和激情。”所以海子作为理想和单纯的诗人形象深入人心,承载了许多青少年和怀念青春的人对“少年”、“青春时代”的想象。
当很多自认为成熟的作家曾批判海子说:“海子诗歌天才,当他还停留在青春期写作的阶段,没有自觉”的时候,许多青年人表明自己喜欢海子,说海子的诗歌中虽喜好幻想,崇拜远方,但充满激情、理想,写出了自己。
的确,海子的逝去在许多人心中意味着一个结束,也意味着一个开始。结束的是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无限探求和彼岸救赎,发出的叩问至今没有得到解答。开始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消费娱乐盛行的喧哗的时代。
在现如今的社会下诞生如海子一般的诗人,确是不易。今天,我们为何依然在读海子?或许,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同,但都少不了对诗意、对青春、对单纯、对远方、对梦想的向往。
还好,十月底古西楼的读书会就是读海子的诗,也许参加完读书会我们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触了,到时候我们还要继续探讨海子!
你读过海子的诗吗?欢迎评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