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的前面两个部分,关注停顿以及管理心理能量。接下来我们看后面三个部分具体讲的是什么呢?
理解你的注意力。为啥叫理解你的注意力呢?我们平时都觉得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是一种缺陷,只要做事一分心就会习惯性地责怪自己,对吧?作者说,其实我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是大脑本身的特点,是进化的结果。你想一个原始人在荒郊野外,如果他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他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所以分配出一部分的注意力到外界的环境中是大脑自带的属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首先需要理解的就是,当你分心的时候不要责怪自己,因为这个太正常了。那你可能会说,我得保持注意力才能把工作干完呀,思绪飞来飞去总不能说一句正常就完了吧。
这里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两种方法应对走神。一种是让自己主动地走神,就是你专注一会,大概20分钟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干一会其他的事情来换换脑子。比如起来走走,看看窗外的风景,也可以整理一下桌面,或是听会儿歌,这些任务都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最好不要去做那些需要工作记忆的事情,比如看新闻,回复邮件,编写PPT等,要是做这些事那就不叫换脑子了,那还是工作,只不过是多任务切换地去做,这样工作效能并不会增加,反而让你更难进入到刚才的工作状态。所以挑一些简单的事,在工作的时候穿插着做,会让你工作起来更有耐力。还有一种方法是觉察注意力,就是任由思绪乱飞,不去控制它,不去试着把它拉回来,而是多一份觉察,知道自己想到哪了,然后有意识地找到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相关的思绪。
听起来有点抽象啊,举个例子,比如你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一会思绪就飘出去了,脑袋里开始出现了杂七杂八的念头,这时候你就要注意这些念头了,很可能里面的一个念头就和你手头的工作难题有关,而这个念头说不定就是你解决这个难题的创造力来源。你看,创造力就是这样发生的呀,就是一些奇思妙想组合到一块产生出来的新东西。太过于专注的人创造力一定不怎么样,像爱因斯坦、莫扎特这样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人都有注意力涣散症,但是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爱做白日梦的特点去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所以分心不都是坏处,它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
如果你了解冥想,你会发现这个方法就是冥想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很多人以为冥想就是坐到那什么都不想,其实不是,冥想是你观察自己思绪的一种行为,看起来很安静,其实是大脑的一种活动,不过想要观察到自己的思绪也是需要一定锻炼的。只要你能退一步观察自己的想法,你就能捕捉到分心给你带来的灵感。分心不全是坏事,如果你的注意力开始飘忽不定了,不妨利用这个特点给你带来灵感,而不是去责怪自己。
掌控饮食和运动。这个好理解,运动对一个人思维的影响能力我们就不多解释了,一个人身体状态好,自然思维清晰,工作高效。如果你熬完夜第二天正常上班,那大脑肯定要罢工。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就是坚持不了运动,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运动的期望值太高。一说到运动,很多人脑袋里就会出现举着哑铃挥汗如雨的画面,其实那都是过度练习。如果你想减肥,想练肌肉,那这种强度的练习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想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保持清晰的头脑,为了在工作的时候表现得更好,其实你更适合轻量的运动,比如快走或者其他有氧运动。这些轻量的运动你做起来不会太累,可能做完只是感觉身体微微发热,会很舒服。如果你每次都把自己搞得太累,那不用说,你的身体对这个事情就会开始抗拒,你又没有明确的目的,比如像演员那样为了工作保持身材。在这样没有强动机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训练,那放弃就是迟早的事情嘛,所以说轻量的运动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的身体状态达到最佳,身体还不会大脑争抢能量,这对你达到高效的工作状态非常有好处。
还有一点是有策略地饮食。我们都知道,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葡萄糖,那你可能觉得,我多吃糖是不是就能一直维持大脑的能量供给了。其实不是,恰恰相反,直接吃太多的糖会让你变迟钝。如果直接吃糖,在15分钟之内可能会让你觉得能量充足,但是超过15分钟,葡萄糖水平就会瞬间降下来,你会感觉昏昏沉沉,疲惫不堪。所以如果你想保持大脑的高效率运转,最主要的一个任务是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那怎么保持它的稳定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少吃多餐,一次吃个半饱,每天多吃几次;另一种是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像甜点、面包、薯条,这些东西尽量少吃,除非你只想维持15分钟的高效注意力。
我们说了运动和饮食对大脑高效运转的影响,你可能觉得,这些事情我平时都知道呀,这没什么新的东西。其实关键不在于这个说法新不新,而在于能不能重视它,像运动和饮食的影响,它很微妙,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比如你平时可能感觉不出来吃了一堆薯条之后大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也感觉不出来做完一次有氧运动后大脑会变得灵敏。就是因为感觉不明显,所以它经常被忽视,这些平时都很常见但是经常被忽视的细节,其实就是让一个人能发挥出最好水平的关键所在。人和人的差距没有那么大,而竞争力就是来自对细节的把控。如果你想拥有关键的2个小时,那一次适度的运动和对饮食的策略性把控就是提升效能的关键。
让环境为你服务。作者把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噪音的影响,另一种是光线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有噪音的环境下一个人很难保持注意力。这里的噪音不是指那种环境中持续出现的声音,像风扇的声音,汽车经过的声音,这些持续性的声音其实影响不大。最怕的是那种声音不大,但是会断断续续出现的声音,比如一列火车突然经过,或是你的同事和其他同事在你身边低声聊天,或是哪个东西突然打翻了,这些才是真正的噪音,你很难不被吸引过去。
简单说,意外出现的声音都算噪音,那怎么避免呢?如果你要做创造性的工作,最好就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待着,别指望用自己的意志力对抗周围环境的噪音,我们前面说过,注意力天生就是会对意外的事情做出反应的,所以对抗是没有用的。找个安静的地方,把最核心的工作做完,其他的工作就可以断断续续地做。如果你要在某个时间段内表现得非常出色,获得关键性的2小时,那在之前就要避免让自己听到太多的噪音,这样等于在给大脑清除缓存,让大脑轻松上阵,这对你的表现会很有帮助。
光线对大脑的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蓝白光的照射下一个人会很有活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敏捷度会提高。蓝白光就是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的颜色,举个常见的例子,比如你睡觉的时候把窗帘拉开,等天亮的时候,外面要是很晴朗的话,你会很自然地睡不着,因为我们的身体会对这种光线产生反应,所以如果你早上总是起不了床的话,不妨把窗帘提前拉开,让阳光叫醒你吧。在你的工作场所,也可以挂一个蓝色的窗帘,或是把电脑的桌面背景设置成蓝色,这样小细节都会让你的大脑保持活力。
这是说的明亮的蓝白光对我们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有好处。研究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昏暗的灯光对创造力有好处,在昏暗的灯光下人会很放松,觉得无拘无束,这样他们的创造力会大大提升,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些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不妨把灯光调暗,或是找一个昏暗的角落,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尽早出成果。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调整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让环境为我们服务。像声音的控制,光线的调节,这些随手就能控制的东西,其实会给我们的工作效率带来巨大的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很容易忽视的,而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它们的重要性,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价值,它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很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上。
总结:这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给出了5个建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达到最好的状态:第一,关注停顿点,谨慎选择自己的每一件事情;第二,管理心理能量,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第三,理解注意力的特点,它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保持高效状态的,要学会顺应这个特点;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保持葡萄糖的稳定和保持轻量的运动是获得好状态的重要途径;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注意对噪音和光线的控制。如果我们把这些平时很容易忽视的事情把控住,对时间的掌控力也就大大地提升了。不管你怎么从那个时间的大池里舀水,都能保证每一勺都不浪费,这就是从身体效能的角度去进行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