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赏花是遣唐使带回去的风俗

今年日本的櫻花在這幾天幾乎已經爆開,尤其是臉書上許多朋友的賞櫻照片,已經看到讓人心癢癢。不過,有沒有人想過,日本春天賞花的習慣是怎麼來的?這件事情要從遣唐使開始說起,在隋唐時代,貴族們就有了春天賞花的習慣。

最有名的就是曲水流觴,在東晉永和九年(西元353年)的農曆三月三日,書法家王羲之邀了幾個政商界的好朋友謝安、孫綽總共42個人,就在蘭亭庭院的流水中,放下了酒杯,讓酒杯像是一艘小船,沿著曲折的流水順流而下,酒杯停在哪裡,坐在那裡的人,就得飲酒詠詩,這些詩句被王羲之集合成了一本蘭亭集,而他所寫的蘭亭集序更是流傳千年而不墜。


只是那時候在早春的三月初開花的就是紅白相間的梅花,這樣的風雅看在從日本來的遣唐使眼中,可是怎麼都覺得是個非學不可的新鮮玩意兒。於是遣唐使回到日本之後,就跟天皇以及貴族們回報,唐朝的貴族們都會賞花飲酒賦詩啊。日本的皇室與貴族們當然就說,這聽起來不錯,我們也在春天的時候賞花吧,於是遣唐使把從中原帶回來的梅花就種在貴族的庭院裡。

從那時候開始,日本的貴族圈中,每年春天到庭院裡賞梅詠詩就成了固定的節目,這也可以從當時的詩歌總集看得出來,萬葉集當中,詠嘆櫻花的詩歌只有43首,但是詠嘆梅花的高達110首。


那時候櫻花沒有被當成餘興節目還有一個原因,因為自古,櫻花在日本就是代表神聖的樹木,日文的櫻花讀音叫做SAKURA,其中「SA」是田中之神,而「KURA」則是神在的地方。也就是說,櫻花開的時候,代表田中之神降臨,這時候代表著田地要開始春耕囉。


回到日本貴族們的賞梅的活動,一直到後來被稱為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向當時的嵯峨天皇提出廢止遣唐使,發展日本獨自的文化,櫻花才漸漸取代了梅花。不過最重要的,也是從嵯峨天皇把櫻花帶入宮廷之內欣賞,接著嵯峨天皇的兒子仁明天皇把皇宮內的梅花全部都換成了櫻花之後,日本賞花的主角才從梅花轉成了櫻花。


接著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從大阪運來了1,000棵的吉野櫻找了將近5,000人就在櫻花樹下大開連續五天的流水席,這也養成了日本人在櫻花樹下「野餐」的習慣。後來還流行吃花見團子,這個有著紅白喜氣以及綠色夏天蓬勃氣味的甜品,成了賞花的定番。


接著到了江戶時代,花見幾乎在平民階層中也都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接著在明治年間,透過現代化的建設,學校、街道以及河岸遍植櫻花,也讓每年日本的春天都充滿了粉紅繽紛的色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以下文字均摘自臺灣國立大學歐麗娟老師在 coursera 上的 mooc 唐詩新思路 王維〈雜詩〉基本解釋 在...
    泳者小何阅读 3,798评论 0 0
  • 昨天好,风景旧曾谙; 今日忙过已无趣,明天迷木更未知。 昨天好,回忆正当时。
    此君邪阅读 115评论 0 0
  • 设置国内registry,加快下载速度 临时设置访问源,命令行输入: 命令行中直接加registry参数。 若想永...
    mr_franklin阅读 2,155评论 0 3
  •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只是勉为其难 ----《安和桥》 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知己朋友,亲切点...
    如冰雖不凍阅读 810评论 0 0
  • #每天一小时计划# 2016年仅剩11天,每天早起1小时,明年来鉴!(非科班,从小对绘画谜之热爱,欢迎各位老师提出...
    苏达Vinci阅读 159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