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作,记得读书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每次考试总是很快地做完前面的题目,总想着这次终于可以提前交卷了,可每一次最终总会坐到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分钟。你可能会以为我细心、谨慎想考好每一次试。可…… 不是。那是因为每次考试总会有一个大“Boss”——作文,等着我。每一次写作文总会苦思冥想大半天,最后时间快到了才匆匆地写完,因此,每一次作文没有得过高分。
自小,都不是一个爱看书的娃,学习成绩马马虎虎、不上不下算过得去,所以肚子里的墨水真的很有限。这次写作不为什么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坚持的毅力。此时此刻,听着“心理FM”听到一偏文章“慢慢来比较快”!现在想分享的不是这篇文章,而是听到这样一个标题,确实很有感触。好多事情,确实“慢慢来比较快”!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总想着快点找到一份好工作,工资高福利好,快人一步地走向人生巅峰,找一份工作没几个月就想着升职加薪,看到别的同学工资好,总想着跳到一个更好的公司。这种想法持续了好多年,不断换工作,不断换行业,然而工作没有变得更好,工资没有变得更高,相反自己反而越来越迷茫了,想当初预想的工资好福利好一样也没有实现。而恰恰相反,当初有几个同学一出来进了超市实习,实习结束还是继续留在超市工作,几年后当自己还在到处碰壁找工作的时候,当年那些个进超市实习的同学早已当上了运营经理或者采购经理了。
此时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跳来跳去,每一份工作都没有为下一份工作累积一点东西,经验或者技术之类的,很多份工作都是一个新的行业,每一次换都要重新去认识一个行业,这样的频度又怎么会有提升。相反,在超市工作的同学,因为一直坚持多年,每多一年都是一个工作经验和阅历的累积,然后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引发质变的效果,一下子就提上去了,不管是职位还是工资都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真的,慢慢来比较快!
大学几年,专业知识学得甚少,几年专注学习金融方面的知识,或者可以说是股票。刚接触股票,知道可涨跌幅度为百分之十,于是想当然,今天涨十个点明天涨十个点,后天再涨十个点就三十个点了,一万块本金三天就可以得几千块了,于是专注短线方面的研究,读书的前后三年中,都是在今天涨五个明天跌三个,后天再涨七个,大后天再跌个八个点这样的涨涨跌跌中度过,(实际没有这么规律的涨跌)最后,几年下来赚了亏了都说不定,最后毕业没时间看,就丢一边好多年没看,多年后的一天偶然想起自己还买有股票的时候,猛然打开帐户一看,哎呀,好小子,还赚了不少呀。刚开始买的几年,想着低买高卖,赚取高额差价,谁殊不知,不是神谁都没有办法一直做到低买高卖,而不是高买低卖。所以最后想快速赚差价的,基本上最后都是亏着收场的,而持续持有的话,虽然涨涨跌跌,但是只要大市是好的,方向是向上的,虽然一次涨得少一点, 但是通过多年的累积,最后发现赚的真的不只一点点。还是那句,真的,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