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来分析小川叔的框架写作思维的,一看文章开头这段微博私信,就被吸引了,这个问题于现阶段的我太太重要而常见了,经常有人问我,我也经常问别人,感觉仍然没解决。可以说,我是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然后,心中又有疑问,提高效率本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能力提升,应该有些枯燥才是,可为何小川叔的文章如此流畅易读呢?我心中充满了好奇。
一、先来看看文章整体框架,我用思维导图进行了梳理。
共四个部分“主题、分析原因、解决办法、结尾”。每个部分又使用了不一样的写作方式。我们一起拆解看一下。
1、抛出主题——发生什么?
小川叔用的是微博私信提问方式,一下就让我进入了角色,这种情况现实中经常发生。我理让我解的是,一个好文章开通,让读者产生好奇心或共鸣感是最好的,TA会当作解决自己的问题来学习。
2、低效率原由——是如何产生的?
小川叔在接到提问后,并没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推荐了一本书。接着讲产生低效率的三类原因。情绪原因、技术原因、沟通原因。全用的朴实无华,接地气的语言,一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原因是什么。我感觉到这里是能引发读者思考自身的。
3、接下来——该如何解决呢?
小川叔在这里简述了书中的8个原则,但在这里并未一一道来,而是挑出了其中三个重要原则,通过”概念解释、切身经历案例、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三种方式,深入浅出的给读者讲了,小川叔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整体把握、不要过细、掌握要领”这三个原则来提高效率的。
4、结尾:再次推荐了《零秒工作》及《零秒逻辑》
二、读完文章我的启发
对于写作:
1、码字也要谋全局。
从开头的微博提问,推出一本书,到避答案先原由,再到分析核心点等等,小川叔的整体文章结构是完整而不着痕迹,如果仅作为读者,感受很轻松,流畅,易理解,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2、将生活中的点滴,和自己的文章主题建立连接。
每次写作,总觉得没啥经典案例,看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不是说特别有深远意义的才能做案例,生活中无处都是你的案例,尤其是你自己的切身体会,只要能和文章阐述的主题相连接,说明问题,都是非常好的例子。
3、不能贪多,抓住要点,再深入浅出的写。
总害怕对方没看明白,总害怕对方没掌握全面,总害怕自己遗漏了什么,不仅再写东西,更多还体现再讲课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最后感觉没有两点,不深入,读者或者学员也无法吃透。这一点对我启发尤其深入。
对于提高效率:
我之前是一个高效率的人,转型这半年效率就很低,一说起来,别人给我说了一堆时间管理、工具之类的方式方法,其实真的都不是我的问题。看完这篇文章,我真的有答案了,是技术与情绪恶性循环。刚开始学习生涯、优势探索的那几个月,真的是觉得有好多自己不知道新东西,总担心没学扎实,担心上战场出错,越这样越不敢实践,最终就变得就很拖延。可随着现在越来越学的通透了,专业掌握的多了,拖延也在慢慢的消失,效率也在慢慢恢复。找了这个原由,我真的不用再去花时间换各种时间管理工具了。
小川叔的这篇文章,有段话直戳我的内心:“当你发现有时候你在低效能的状态的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是否自己只是徘徊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或者开头的部分,然后修改再修改呢?是否惧怕深入,或者害怕未知,或者苛求完美,因此止步不前呢?
布局使文章流畅有逻辑,嵌入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深入,链接切身经历使文章更接地气,最后是写、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