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生于一八六四年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村,自幼聪慧,深得爷爷、奶奶、父母的宠爱,六岁时跟随外祖父读过一年私塾,终因家贫,家里孩子较多,辍学在家,放牛干农活帮衬父母。
在他短暂的学堂读书那年里,初步展露出对画画的兴趣,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涂鸦,等他不念书了回家放牛时,牛吃草,他自己用柴棍在地上作画。
父母为了他将来不那么辛苦有一技之长,送他去学木匠,他十四岁时,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这使他初次接触工艺之美,在当时的大户人家做木工时,偶然发现《芥子园画集》,征得主人同意,白天干活,晚上临摹画本,二个月后,画技大涨。
在这之后,在当地渐渐有了画画的名气,十年之后,又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人物肖像。此年,再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到胡沁园的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当地人作肖像养家,正式成为职业画家。
一个贫穷的农家之子,没有读过几天书,没有背景,仅仅凭借一点聪慧一点兴趣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一代国画大师尖峰,你也许感到不解,叹息我们为什么没有他那么好运。然而读过他的传记,看过他的记录片,重温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恰恰感觉到没有什么偶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勤奋、坚持、率真,就像三把加速器,带着他绝尘而去,飞向中国画艺术之颠。
二十岁那年,在客户家里发现了难得一见的《芥子园画集》,他忘记了疲劳,白天干活,晚上一丝不苟的在灯下临摹这些画作,当时那怕有一点点偷懒,也可能错过这次提高他绘画技艺的时机。在他后来绘画的岁月里,他规定自己每天至少画五副画,如果某一天有事没有来得及完成,必然第二天补上。正是这种从年少到年老一直以来的勤奋,使齐白石老人一生画作四万多副画,技艺越来越精,以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朝向一个目标,坚持80年,大概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凤毛麟角,齐白石老人算一个。从孩童时期喜欢画画,到了十几岁做木工时临摹别人的画作,再到后来帮别人画像,直到成为职业画家,以卖画养家糊口,他的目标时始终没有变过,到九十四岁临去世的那一天,他还在画画。他后来的人生当中不是没有发财升官的机会,但是他都拒绝了。反观我们大部分人,今天想当个作家,明天又想当个画家,一会想赚钱,一会想升官,一会从事这,一会从事那,永远是猴子掰玉米,结果终其一生一事无成。单就这种坚持的精神,白石老人足以甩大众几千里远。
艺术之美来自于率真。齐白石大师一生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有自我。他童心不泯,对生活始终抱有美好的向往,这种品质贯穿他的作品与生活。在他年老时,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与齐白石第一次见面,当时白石老人和大家打完招呼,坐下来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过了一会儿,护士伍大姐带点责备口气问老人总看别人做什么,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气得脸都红了。正是这种率直的个性、纯真的童心使他始终能够创造出情趣盎然、令人愉快的艺术形象,风格即人,人品即画品。
巨大成功,从来就是建立在一些品质铸就的坚实基础之上。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朝向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勤奋为之,保持本心,必有成就。这就是我最近看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相关资料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