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贵的,要一见钟情的
最近收拾衣柜,决心把全年穿着频率小于一次的衣服都扔掉,竟然翻出来了一堆,而且都是三年前冲动购买的一些廉价品牌。
这些衣服的共同问题是:面料不好,远看还过得去、近看质感很差;穿着舒适度不好,或者过硬或者过紧,或者机洗掉色、把一缸衣服都毁了。
那当初为什么会去买呢?比如大红色的曳地长裙,是因为当时心情差特别想刮一阵海洋风?那件发硬的牛仔外套,同去逛街的人称赞好看;那件面料差且不保暖的围巾,躺在花车里而且价格便宜而样子也过得去……
是的,他们现如今变成垃圾,只是因为打折、因为一时冲动、因为别人的意见……总得来说,因为便宜、 因为虽不那么喜欢、也不那么讨厌。
于是,这种购物习惯就形成了:只买特价产品、过季商品、只逛廉价品牌,试图从中捡到宝;买一件1000块以上的衣服下不去手,但两三百、三百五百的却有一堆,而且穿不了几次就报废了……
回想起来,衣橱里光100多一条的围巾就有7、8条,加起来总价甚至够买一件羊绒围巾了;不同长度的裙子加上各种颜色的牛仔裤,总价也超过一件高档品牌的服装了;还有各种零碎饰品……
衡量商品价格的尺度不是钱,而是时间。
金星在节目里提到过,她和老公汉斯到欧洲旅行,她看中了一个极其昂贵的皮包,以她的实力能支付得起,但,仍觉得太过奢侈。她试探地问先生:这个包很贵,或许我将来可以传给孩子呢?汉斯只问她,你是真心喜欢还是需要?If you need it, don't buy it; if you love it , go for it.
刚刚好与我们平时的逻辑相反对不对?我们平时被教导着购买必需品实用品,而不是心爱的物品。这反而造成了浪费。
回想一下,你每个季节最频繁使用的物品是哪些?真正最常穿着并且喜爱的单品是哪几件?
小件的商品,比如我旅行、出门常用的分装瓶,从最初小店里几块钱一个的、到无印良品、屈臣氏里十几、二十几块一个的,不知道买过、弄丢掉了多少个。最近发现了五十几一个的硅胶瓶,乍一看很贵,但设计及材质则极其便捷人性化,两组买下来应该会用很久了……
最近几年的冬天,我最常穿着的都是同一件毛衣,白色、羊毛,它的价格是我其他所有毛衣的总和,但是它轻、暖、好搭配、舒适、不变形,是的,它是我最高性价比的毛衣。从穿着频率上来看,它是我最便宜的毛衣。而那些穿过几次就丢掉的打折商品,则是我买过最昂贵的。
这并不是要我们做超出经济能力的事。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定要省吃俭用去拥有一只香奈儿包包,只会大大影响生活质量。在可承受范围内,将生活精简、优化,提高品质。每次购物决定前,不如想想围绕在生活里的这些所有,如果只能拥有一件,该如何抉择才是不悔、才是最好?恐怕只能是不考虑价钱、标签、别人的眼光,一见钟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