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我们把婉清送到了浙江师范大学。
和孩子挥手告别后,我和锐相互打气,说孩子上大学是高兴的事儿,不能哭。于是在回程的途中,我们像俩大傻子一路欢声笑语,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轮换着“嗖嗖”开回了家,硬生生比去时缩短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也不知是怕开慢了孩子会追上来还是咋滴。
回家后的这些天,大圣经常三不五时地冒一句:“我想姐姐了!”“姐姐什么时候回家?”但是我和锐从来不说,因为大人的世界,永远是含蓄的迂回的穿着长衫的不说真话的……
多少年已经习惯了身边有俩孩子。而今只伺候一个,顿时觉得心里腾空了一块儿,空落落的凉哇哇的,甚至感觉连血液流淌过那儿都会绕一下,暖不过来。好在婉清是一个贴心的孩子,虽说做不到一早一晚地问爹娘安,但每天电话微信和视频,她开学典礼了、竞选班委了、办校园卡了、军训了、发新书了……感谢网络,让一千多公里的距离隔空连接。
网络连接的不光是距离,还有近二十年的时空。翻翻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找找婉清小时候的视频和照片,半夜里睡不着的我笑得像个神经病。我的社交软件上,从一开始全是婉清的照片,到后来是姐弟俩的,近几年几乎只剩了大圣自己的了。以至于有次见到一个基本只有电话和微信联系的同行,说起话来她说一直以为我只有一个孩子。我听了心惊——难道我偏心了吗?然后细想,应该没有吧!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不偏心呢?
有次高中歇大周,我们一家四口走在从学校到家的路上。听姐弟俩从后座上聊天——
姐姐:“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考试都考不好,一考不好妈妈就训我,还总是用手戳我头,后来我总觉得我的头上有个手指印。大圣,你呢?”她大概是想找同盟。
大圣:“我没有啊!我的头上大概有个嘴唇印吧!我每次考100分,妈妈就亲我,姐姐你看我这儿是有个嘴唇印吧?”他用手指着额头,问姐姐。
姐姐:“……”老弟你能不这么扎心吗?
我听了不说话,但心里五味杂陈。我这绝对不是偏心。姐姐小时候我还年轻,耐心不足,而有了弟弟时,已过而立,世事看淡,已经悟出孩子才是天下第一重要,其他神马都是浮云。只是心疼小时候的婉清,学习虐她千百遍,而妈妈竟然当了帮凶。
对于两个孩子,为人父母我们从来不厚此薄彼。但是,因为年龄差,照顾弟弟更多一些。凭借前人的经验,我以为姐姐总有一天会质问我“偏心”,我还早备着了一套“说词”,无非就是弟弟小啊所以需要的照顾多一些,你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么照顾你的等等。但是一直到现在,我这套“说词”居然从来没有用上过,并且以后也不会用了,因为婉清和爸爸妈妈一样爱弟弟。
社交软件上越来越没有她的照片是因为婉清上了高中没空出镜,且是爸爸去陪读,而我留在家里陪弟弟。当然,爸爸陪读那是另一个故事,夏天的冰镇绿豆汤,冬天的加湿器;一周七天不复重的大餐,是偶尔去家里做客的同学们念念不忘的“咱爸做的饭”;早读前用来提神儿的茉莉花茶要晾到温再装杯,晚自习后的姜撞奶要刚出锅趁热吃;高三下学期一周一束的向日葵让家里永远有淡淡的香……毫不夸张的说,可以写进陪读教科书里的父爱,我家能贡献几个经典案例。
忘了哪本书上说,是因为父母给的爱足够多,所以才会让孩子也学会了爱父母和兄弟姐妹。而我说,是因为我的婉清足够好,才会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一直在给予爱。
于是,关于“偏心”的问题,在我们家不存在。
是的,我的婉清足够好。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显示出她的理性和有主见,她分析问题有时候是大人都想不到的角度,她认准的事儿总会用一套“一是二是三是”的理儿来说服我们。
所以,怎么能不为你感到骄傲呢?
纵然,一直以来成绩平平。幼儿园时那个唱歌跳舞背诗让老师喜爱的小女孩;小学时那个三年级就会唱英文歌曲的小女孩;八年级转到新学校,在全校的元旦晚会上一首《好想爱这个世界啊》让大家都认识了的小女孩。
音乐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领域,而你恰好热爱且擅长。
高三上学期那个练钢琴练到半夜,凌晨五点再起床练声的你;那个艺考完觉得发挥不好但成绩其实很不错的你;那个高考前一模成绩不理想,但始终没有放松的你……
来时路茫茫,但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考完的婉清顿时就像一个大人了。她和朋友相约去旅行。在大西北看了青海湖,住了德令哈的民宿。德令哈啊!我也是高中就从海子的诗里知道它,心向住之却一直捞不着去。她在沙漠里拍照片,无论是恹恹的表情还是中分的长发还是旧旧的长裙,无一不像十八岁时的三毛。
她和同学一起回学校看望老师,去给每一个教过她的老师送了奶茶;她去待了四个月的艺考培训机构送锦旗,连食堂阿姨都不忘去道声感谢打声招呼;她在这个应该最放松的假期里,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练车,每天弹不少于六个小时的琴,每天晚上背四级英语单词;她专门陪着爷爷奶奶去看了陈佩斯的电影,她有空就陪着弟弟预习功课。
纵然一直以来文化课成绩平平。但是我的孩子成长得明媚而不失坚毅,有着强大的内心来面对这个世界。她从小学到高中都在班里担任文艺委员,到了大学学了音乐却在班里当了学习委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寻找。
怎么能不遗憾呢?
高考录取结果查到时,婉清正在茶卡盐湖。她在电话里说:“妈妈,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了”。
我们对录取结果非常满意,但与去年相比,同样的名次却没能上了更好的学校,所以,听到婉清那句“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我瞬间泪目。不过遗憾只是一刹那,我们马上就沉浸于当下的欢喜里,为她既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了。
其实真正遗憾的,是不能回到过去,抱抱那个拿着八十几分的卷子的小学生,告诉她不得满分也没有关系;遗憾的,是不能回到中考那年,告诉那个没有考上一中的初中生,你高考文化课成绩一点也不差,比很多小学初中成绩比你好的同学都考的好,你会在你同专业考生里取得全省第129名的好成绩。遗憾的,是时间过的太快,惊觉孩子已离家千里以后每年只能回家两次……
很喜欢一句话,人间小满即万全!所以得之幸之,且对于未来,心向住之。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悠久,有着漂亮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饭食里的饭菜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美味可口;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孩子都精气神满满,仿佛向阳而生的小树。
所以,我放心地把我的孩子送到浙江金华,让她在浙师大里成长。
她好爱这个世界。爱出者爱返,愿这个世界也同样对她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