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是我的大学室友,她有个曾经的”恋人”是她的中学同学,异地的。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也算不得恋人,顶多算是暧昧对象。
KIKI本可以在她毕业的二线城市找个老公,养个孩子,安安稳稳,吃喝玩乐、逍遥自在的渡过一生。但她是个爱折腾的人,不甘于平淡和散漫。那时“世界还很大,我想去看看”还没有变成网络上的流行语。但却是她心里的真实写照。于是在毕业三年,应该结婚生子的年纪,辞了职,打了包去了上海。
KIKI的异地“恋人”为了这件事情跟她生了很久的气,很久都没有搭理她。他一直希望KIKI可以去他的城市,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创造幸福甜蜜的生活。但她更希望他可以跟她一起去上海,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再回归二线,安静的生活。但他不愿意,不愿意离开他的家人和依靠。
KIKI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之前的感情经历让她不容易相信男人,但是KIKI还是在心里考虑过这样的提议,想等他们的感情稳定了,就去到他的城市,但是他们之间断断续续的联络连个正常的恋爱都算不上,他的忽冷忽热让她很没有安全感,这个事情就此搁置了。
在上海安顿好后,KIKI和我在视频里聊了很久,不足十平米的房间,1米2 的小床,比KIKI高不了多少的小衣柜,一张小桌子,跟4户人家合租。房租是她工资的三分之一。我心里很酸,但是竭力不让自己表现出来,她反过来安慰我,没有关系,等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就好了,条件不好只是暂时的。
我问她,二线不好吗?你为什么要跑到上海去找虐呢?她的回答让我对这个沉默内敛的女孩瞬间刮目,“这是我一直想来看看的城市,如果不来看看这个城市长什么样儿,心里会像有个疙瘩一样堵得慌。我想看看中国第一高楼有多高?我想看看黄浦江畔的夜景有多炫,我想要看看江南的小桥流水有多诗意…一辈子呆在二线是很安逸很安稳,有家人保护,朋友玩闹,但是过久了就没有了激情,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出去走走,等结婚生子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后来,我只是偶尔看到她发的朋友圈,今天又在哪里哪里迷路了的无助;终于看到外滩的夜景的开心;隔壁的小夫妻因为涨房租搬家的心酸;新来的东北一家人吵吵闹闹的烦躁…
房子的合同期满了,她跟隔壁的两个小姑娘搬离了群租房,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居住环境终于变得不那么拥挤和吵闹。
KIKI在上海忙着跟残酷现实做斗争的那几年,没有时间去找新的恋爱对象,维持着那段不算感情的感情,一个月也总能接到几次那个异地“恋人”的电话,聊一些中学时代的事情和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有一次,电话里,那男孩跟KIKI说,他只不过是KIKI的一块腊排骨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俗称备胎。KIKI只是哈哈大笑了几声,回复:彼此彼此。
KIKI在上海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了,偶尔跟父母的电话里,他们总跟她说谁谁谁家的儿子处了新的对象;谁谁谁家的女儿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谁谁谁家的新媳妇儿快要生孩子了。KIKI只能当着没有听明白他们二老的意思,匆匆挂掉电话。
这年过年回家参加堂弟的婚礼,KIKI的父母时不时被人问起KIKI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脸上总显现出尴尬的神情。KIKI看了也怪心疼,心里很难过,她年龄不算大,才27岁,为什么就被亲戚朋友当做嫁不出去的典型来进行嘲笑呢?她也不是不想找个人结婚,可是男人虽多,合乎心意的那个人始终没有出现啊。
春节刚过,KIKI收拾了行李准备回上海上班的前夕,有些时日没有联系的他给KIKI打了通电话,说家里人都出去玩了,他一个人在家无聊,所以给KIKI打个电话聊聊天,KIKI问他怎么不跟家里人一起出去,他说家里人婚事催得紧,跟他们一起很无趣。KIKI笑笑说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顺便邀请他可以来这边玩玩。
他真的买了张机票过来看她,也去拜见了她的父母,也算是第一次KIKI愿意去尝试着接受,也许会有进展也说不定,KIKI的父母并不喜欢他,觉得他不高,不帅,靠着家里也不会有多大出息。
他走了,KIKI回了上海,春节太过奔波劳累的KIKI累出病来了,在高烧40°的时候自己去了医院检查然后住院打点滴,KIKI告诉他,自己生病住院了,而他只是简单的关心了几句就挂了电话。有朋友电话关心KIKI的病情,朋友说他怎么没有来看你?KIKI说大概太远了,不方便吧,朋友怒斥了几句他,表示这种男朋友不要也罢。KIKI心里有些难过,他还不如朋友来的关心。
医生说KIKI因为长期压力过大,需要好好休息。于是KIKI出院以后把工作辞了,打好了包,兴致勃勃的准备奔向他所在的城市,可是他一直没有开口邀请,KIKI也不好自己开口。KIKI跟他说她准备去旅行,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说那就来这儿吧。KIKI有些心灰意冷,但出游计划已经做好了,还是买了机票出门了,KIKI坐在飞机临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一团一团像棉花糖的白云,她想就算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爱情,她也应该好好过,从前没有依靠过谁,那以后也不需要依靠谁,自己一个人也会过得好好的。
KIKI旅行归来,给他打了个电话,她不再关心他为什么生病没有关心他,也不再关心他为什么态度忽冷忽热,只是简单的问候,然后默默的说了句再见。结束了这段长达很多年的关系。
KIKI到上海的第三年,上海的房价又大涨了。KIKI又搬了新的住处,跟一个年轻的小男生合租了两室,她花了两天时间把屋子打扫干净,在朋友圈发了照片,表示自己新一轮的“折腾”又开始了。我留言说,你新的住处看起来很像家了,干净明亮。
在发了朋友圈的第二天,KIKI收到了他的留言,简单的几个字,但却让她心里非常窝火。“买新房子了?恭喜恭喜。“KIKI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恶心。便没有回复他。见KIKI没有回复,他还专门打了个电话过来恭喜。KIKI犹豫了很久还是接了他的电话。
电话里传来很久没有听到的声音,亲切的家乡话。问是不是买了新房子,多少钱?结婚的婚房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KIKI有些不耐烦的回答,他便觉得她变了,变得比以前没有耐心,还有一些不是很好听的话语,通话不欢而散。
KIKI给我发微信抱怨,说“结束都一年多了,凭什么那么说话,我是买房还是租房跟他有什么关系?”我安慰她,“也许他只是关心你啊,没有别的意思,你不要多想。”
KIKI说“其实他不见得真正是在关心我,可能更关心我是不是过得比他好,是不是比他早结婚了而已。以前他就总喜欢跟人家攀比,老跟我讲说同学们都混得比他好,比他有钱。我劝慰他,日子是过自己的,别人过的好与不好跟你没有关系,物质上的那些东西,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也会有的。”
KIKI说他其实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只是面对父母的关心和担心,自己乱了方寸,本以为跟他也许、可能也会生活幸福。但是经过他,就算这辈子遇不到Mr.right,她也不再将就,做别人的腊排骨或者找块腊排骨。
前些天朋友圈里看到KIKI发的照片,一片白色的沙滩,她穿着比基尼,站在蓝色的海水里,一脸幸福的笑。我问她,给你拍照片的人是谁?她只甜蜜的回复了两个字: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