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完这四个问题,我相信你的焦虑一定会安定得多。
Q1 你努力的目标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从小我们遵循着他人的教导长大,长大后,遵循着主流的价值理念生活。
我们潜意识里被灌输了各种各样的规训,例如好好学习、提升学历,将来找份高薪或稳定的工作,到了年纪成个家,开启新一轮教导循环。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指出:
人们追求显耀的身份,其根本需求是为了赢得「爱」,这份爱既包括两性之爱,也包括社会的认可。
问题是,在我们寻求「爱」的过程中,会掉入一个势利陷阱,即:把个人价值与社会身份划上等号。
互联网让我们见识了无数功成名就之人,眼界被拓宽,欲望也就无穷无尽,我们很容易把实现个人价值等同于追求财富地位,因果倒置。
如果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遵从内心,我们很难全身心投入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无法自律、无法专注、做事情三分钟热度?」
根本原因是内在动力不足,所谓的自控力、专注度、持久度只是附带罢了。
或许意识层面上,我们还分不清这个目标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内心的声音一定会给你提示,你只需仔细倾听,然后诚实面对自己就好。
有句话说:「一眼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与其盲目地努力,不如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地认识自己,听从内心使命的召唤。
史蒂夫·乔布斯就曾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1974年初前往印度,开启了长达7个月的精神之旅。
不是每个人都是乔布斯,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
或许有些人的价值衡量标准非常契合主流,或许有些人不是,这时候,就要选择另外一种评价体系。
按照詹姆斯·卡斯的说法,就是将你的人生,从「有限游戏」定义为「无限游戏」。
什么是「有限游戏」?那些具有边界、有时间限制、有终点、有输赢的游戏都是有限游戏,例如毕业后要找到工作、三十岁前要结婚,功成名就是人生赢家,否则就是一事无成。
你很容易发现,社会主流走的就是有限游戏,这种玩法势必会扩散焦虑,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赢」,是以结果为导向。
为了达到理想的结果,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越往后越不敢懈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才二十多岁,却突然发现眼前的路越走越窄。
什么是「无限游戏」?那些没有边界、没有终点、没有输赢、不可重复的游戏都是无限游戏。
例如追求知识的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追求智慧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追求美的文森特·威廉·梵高、追求探索自我的《瓦尔登湖》作者梭罗,以及那些追求帮助别人、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家、慈善义工,走的都是无限游戏的玩法。
无限游戏强调过程、强调体验,它不会让我们在距离人生终点还很远的时候就为自己设下结局,只要我们还在路上,眼前就有无限可能。
不管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归根究底是问你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人生?想闯关就好好闯,想体验就尽情尝试。
当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焦虑就不会是虚无缥缈的质疑,而是恰如其分的压力,推动着你踏踏实实地努力。
Q2你的努力是否偏重形式主义?
你早上六点起床,信誓旦旦地计划今天要学一整天,但当夜幕降临,你发现书只翻了几页,笔记也只记了几条,合上书本,你都记不得今天究竟学了什么东西。
时间很宝贵,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想充分利用,但当我们一直黏在书桌前,真正受恩惠的,不是渴求成长的大脑,而是满是焦虑的心。
我们用形式上的努力去舒缓内心的不安,我们生怕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所以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但事实上,这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让我们的努力难以高效,难以持续。
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中指出:
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病的机率。
因此,我们不仅要会努力,还要会休息,通过休息储存能量,为下一次的努力做好准备。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心无杂念地给自己放松一下了?看部电影也好,抽出个周末野餐也好,总之,别让自己的神经一直绷在那里。
当我们能很好地把控努力的节奏,我们会更容易投入进去,也更容易享受努力的过程,而真正给我们成长带来意义的,也正是这努力的过程。
不过,很多人即便能够享受过程,也还是会焦虑,究其原因,是想要的太多,把握不清主次。
例如考研,总共四门科目,你明知道自己并不擅长政治,却还是想通过努力在政治上拿高分。
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花费在专业课上,在专业课上多拿10分会比在政治上多拿5分容易得多。
猎豹CEO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说:
记得有段时间,我非常忙,各种会议满天飞,效率很低。我当时就想,难道当年乔布斯会比我更忙吗?归根到底还是我的管理方法不对。
于是我不停追问自己,如果现在让工作时间少一半,我能不能做得更好?当我的脑海不断浮现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忙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我认为太多事情都很重要。
怎么让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本质是减少真正所谓管理的量,增加判断的量。
努力只是手段,目标才是核心,资源有限,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当我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用形式上的努力躲避效果上的思虑,焦虑的情绪必定会挥之不去,使我们深受其扰。
Q3 你是否急于向他人证明自己?
前面提到,很多人的努力,根本需求是为了赢得「爱」,赢得社会认可。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中。
当我们的目标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实现这一目标又需要长期大量的努力,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焦虑,想要早日证明自己,以获得缺失的「爱」。
但我们究竟是为了证明什么呢?
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证明自己比别人有能力?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别人不欣赏你是他们有问题?
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持那可怜的自尊心。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
我们的自尊取决于我们的实际现状同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即:
自尊 = 实际成就 / 对自己的期待。
也就是说,在客观现状下,我们对自己的期待越高,我们的自尊水平就越低。美剧《The Good Wife》中,女主 Alicia 的实习生 Caitlyn 因为想要结婚生小孩,放弃了即将获得的转正机会,在打拼事业与照顾家庭中选择了后者。
女主对 Caitlyn 的选择表示非常惋惜:「你不能放弃这些啊,你以后很可能会后悔的。」
Caitlyn 却风轻云淡地说:「我不是为了我的未婚夫放弃事业的,我是为我自己放弃的,可能和同龄人不太一样,但我没必要去证明什么,即便必须证明,我也不想。」
无论 Caitlyn 是出于何种考虑,但她的这份稳定的自尊与潇洒的心态,是我们很多人追逐了半辈子也学不来的。
当能力配不上野心,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放下高期待,接纳现在的自己。
正如 Caitlyn 所说,你不必证明什么,你就是你。
最关键的是,当下的你并不代表未来的你,一味证明当下的你怎么样,其实根本没有意义。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便人们在天赋、资质、兴趣或性情上各有不同,也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无论我们对现状如何不满,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一年后,两年后,甚至十年后,你不期待那个时候的你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吗?
一旦把时间线拉长,很多烦恼和焦虑都会自动烟消云散。
Q4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你是否患得患失,心态失衡?
我刚毕业那会儿,一切都是未知。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份几乎零基础的工作,下了班宅在小小的出租屋里看书学习,一到周末就去探访城市的各个角落。
那时候的心情,就像《海贼王》里的路飞在海上冒险一样,紧张、兴奋、期待,从不盼望终点,也不要求结局。
可是人呀,总是会贪心,冒险够了,就想要踏踏实实得到些什么,得失心一重,生活就沉了。
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素有「幕后智囊」与「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他说:
人的任务不是去看远处模糊的东西,而是做好身边清楚的事情。
我们总是倾向于把未来的一切都规划好,然后按部就班地施行,但试了就发现,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掌控能掌控的,不能掌控的,那就随它去吧。
那到底哪些是我们能掌控的呢?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规律作息,坚持锻炼。
这条不用多说,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零。
二、尽量做能带来复利的事。
「复利」也就是「利滚利」,如果我们能让现在花出去的每一份时间,在未来能持续带给我们收益,那这份时间就是值得花的。
这样一来,当你努力的时候,即便短期看不见收益,你也不会因此而焦虑。
三、做问答题,别做选择题。
除了害怕努力得不到回报,我们还会担心努力用错了方向。
当面临A与B的抉择,与其揪心选哪个,不如静下心来分析,究竟要哪些步骤才能到A或B。
四、通过累加的小目标,积累努力的成就感。
一场马拉松,你想一次性跑到终点,远不如将其划分为无数个小目标来得更实际。
通过当下即时的正反馈,我们可以一点一滴冲淡对远处结果的焦虑。
最后,引用超级富豪哈维·艾克的一句话:
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投入的那一刻开始,一连串的事情启动了。各种不同且无法预见的事件、人际遇合、物质援助接踵而来,以他未曾梦想过的方式汇聚起来,一同协助他。
现在,回答完这四个问题,告诉我,你还焦虑吗?
如果还是焦虑,那是因为你花了太长时间上网啦,赶快踏踏实实行动起来吧~
愿每个人都能在成长过程中,遇见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