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人怎样普通,他还是会拥有一整个人生的。

      今早我于三食堂做志愿者,和孟在一起聊了很久,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所有问题是可以靠沟通得到解决,跟朋友之间沟通,你会发现世界上真的是存在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一些遗憾的,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正确的人来得到安慰的。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其特别的地方,但是就其总体困难种类来说我们经历的不过是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其实,我一直很向往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线下交流的,可能是我的自我设防感比较弱,一旦交流起来就会带动着了解很多的事情,聊着你的事情,我的事情,你就会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是有一些相同的顾虑,而相同的顾虑是可以通过自己追求某些东西来完善的。

      很多的时候,我会以为我很难找到一个同龄人跟我有相同的感觉,因为毕竟一个20多岁的人,他喜欢访谈节目,喜欢喝茶,喜欢坐在树下乘凉,喜欢坐在路边发呆,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无忧无虑地打篮球,然后不太喜欢触碰游戏,这些东西有时候让我觉得其实我有时候没有融入它们。但是我觉得人应该有其独特性,因为与其随波逐流的痛苦还不如清醒而又痛苦的活着,痛苦有时候是活着的一种证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觉得:“好像这不是我自己啊。”

      我们今天谈了很多,关于感情,关于他的弟弟,关于生活的成长,昨天谈的大部分还是关于科研,我觉得更多我们交流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其实我还是比较诧异为什么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会把人生看得这么透彻。她和黄真的是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她大学的期间的独立就已经足够吸引我了,我的慕强应该就是体现在这些方面。

      她对我触动最大的一点是他把人与人之间距离感划分的比较明显,它不像我的一刀切。有时我感觉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很难对所有人释放出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但他好像跟每个人都画了一个界限,分成了很多种类,心理距离过大的就相当于路人给放了。其实,与人有争执完全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事情,对于其他人要像往常一样。

      清晰的距离感确实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问题,对于一些行为可以采取容忍的态度,但是过了一个线到了一个点还是要释放自己的真实压力的。一味的忍让、或者一味压力终究是敌不过自己自然而然的感情释放的,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我俩之前也并无交流,但是我么关于一些文化、一些事情的看法是出了奇的一致。我们都认为当今的社会文化存在一定的异化,我们是跨度比较大的一代,受制于道德压力和种种社会原因,我们的生长也困难重重。

      自己观察,自己感受,自己消化,既然我们选择一条比较难走的路,那就走下去吧,你可以不是任何人,你踏上了你自己选择的路,你也是知道它困难重重的,接下来只要方向不飘移就是无所谓的了,走在这条路上的你已经是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了。我始终觉得一个人应该像黄一样有非常强烈的爱憎分明感情,而不应该是对所有事情都默默无闻,我觉得对于一些事情是处于一个激昂的状态,人应该在需要你的时刻挺身而出。

      我觉得少年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最起码在我心中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我认为我们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性格,没有必要现在20多岁就追求三四十岁时的性格,就是在最近家里面越来越有物力的情况下,我的家人也是觉得就应该有年龄阶段的特点,我现在的过于成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才20多岁,如果我真的到了一个需要顾及家庭之类的地步,那我就确实需要稳固一点。

      无论一个人怎样普通,他还是会拥有一整个人生的。慢慢地拥抱自己的内心,然后有一天完全为自己的内心所惊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