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宣泄,重拾平衡
经过研读这本书我们发现,情绪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应对情绪的变化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良好的情绪感受,能够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获得阳光向上的积极能量,而消极的情绪感受,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情绪宣泄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情绪宣泄并不是简单直接的发泄,而是找到合理的输出口,排解情绪体验中对身心健康具有消极影响的那一部分。情绪宣泄可以通过四个途径开展:
一、倾诉。倾诉是将内心世界中自身难以消化消极情绪,向别人倾诉以维持内心的平衡。倾诉需要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要么能让你安心诉说,要么能给予中肯的建议不随意妄加评论。向他人倾诉的同时,能够减轻自身消极情绪的负担,给予一定时间,让自己的认知图式进行重构,让更加理性的思维模式引导行为。
二、表达性写作。表达性写作类似于日记,在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中,尽情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快,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表达性写作实则也为认知重构给予了一定的空间,牵引理性的思维进入脑海,以期待产生更好的结果。
三、幽默。正如书中列举的例子一般,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遭受自己的妻子先是大骂后是从头浇下一盆水的时候,他只是一笑,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的。”从这个经典的古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苏格拉底的胸怀,还发现了幽默的力量。幽默的话语能够化解尴尬的情境,还能即刻调整一个人当下消极的情绪,用自嘲的智慧赢得他人的尊重。
四、运动。运动对于情绪的疏解是最直接也是短时间内最奏效的。相较于其他三点来说,运动是通过人体的机能,从身体的根本出发,对情绪进行生理的调节,让人们在压抑状态中寻找一个健康的输出口。这种情绪排解方式是健康且有效的,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
从近几天读书中我发现,人们对情绪的理解和影响,还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缺少真正实际有效的行为管理。据我观察,教师行业中许多老师经常面临着情绪低落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期待、教学与课堂管理情况等,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教师对自身情绪的管理。认真负责的教师总是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达到对他们个人的预期目标,但因材施教的过程就意味着要巧妙管理自己的情绪。为了使我们的认知图式发生改变,在重构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理性思维,这样一丁点的转变对教师来说,是重要的又是具有挑战的。作为青年教师,我深知教育道路还很遥远,身心健康应当放在第一位,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的学生负责,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情绪管理也是教师教给学生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