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在其自媒体节目中多次提及此观点:
自媒体能迅速让人成名,但代价是必须坚守承诺每天坚持、每周坚持。他认为自己每天六点半起床录制的60秒更新是粉丝们的精神粮食,所以不得不“限制自由,死磕自己”。
固定频率更新换代
我几乎一度坚信这是人家成功的原因,因为作为受众,规律性地得到精神粮食是人们的需求。小时候每晚六点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一集动画片,那是雷打不动。毕业后组织俱乐部活动,无论演讲活动、创意沙龙亦或是创业活动,从最开始每月一次、隔周一次的活动到每周一次,虽然频率增加,可是平均人气也增长,感觉上管理还轻松了。现在烂大街的直播节目,做得好的主播也要固定时间上播。
于是我以前武断地推测,受众就是喜欢固定频率的更新。
更深一点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人类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协作时代。人与人合作,节奏、时间点都变得更加重要。上个世纪丰田发明了Just in time模式,让供应商完全围绕自己的总装线生产节拍打转,通过精准的时间点计划减少浪费。这个发明大大降低了丰田车的成本。确实,如果你在市场上的定位是服务于某个更核心的组织或产品,确实应该根据客户需求来精准规定自己的行事时间点,好比丰田的供应商们。
但推理到这里,有个容易遗漏的重点:丰田作为最后的品牌方,出产频率又是根据什么规定呢?答案很简单,是客户的需求。但客户的需求一定不是一个固定频率。
机器人式的行业规律
更新换代,推陈出新是每个企业的生存必备技能,但用“行业规律”捏造出一个应该的频率,总显得有些愚笨。
我们先看看手机行业:iPhone目前基本上一年更新一代,但又怎样?虽然苹果坐拥大量忠实粉丝,每一代iPhone功能也都有进步,但给人的总体满足感却每次都在下降!人们再也不会发出“哇!”的惊叹了!而乔布斯当年的感觉不是这样,找到了一种灵感,做到极致,再推出来,这是苹果现在还在吃的老本。
当年更新换代更加迅速的手机顶级大咖们:飞利浦、爱立信、西门子、Nokia、摩托罗拉……你们现在还在哪里?好像他们把自己玩儿死在了更新换代的频率里。
人们不需要新款手机吗?不是!但为更新而更新的怪圈导致产品没有真正满足用户!行业却在前人的历史中形成“经验”,从业者们不得不屈从这样的经验,都集体变成了机器人一样无法感受的动物。手机行业如此,文化培训行业亦如此。
无感而发
作为创作者,罗胖认为坚持某种固定频率的更新天经地义。受他潜移默化影响,我前段时间决定每周二、四、六更新公众号。我觉得自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少数枯竭的时候“死磕自己”,会倒逼自己进步。我相信论到“坚持”我一直做得比周围人好。但这周一些琐事处理不过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更新公众号而很抓狂,看看堆砌的“任务性”文字,真是令人厌恶。这导致我夜不能寐,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我教学中一直主张一个人要说人话、做人事,而不是为形式而形式,然而反观当我做出一个固定频率更新公众号的承诺后,自己反而做不到说人话、做人事。原因很简单,所谓的承诺频率来自行业经验,而不是来自我粉丝群体的需求(他们看不看我的东西其实不太影响),也不是来自我对世界的真实感知。
一个创作的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拿来跟人分享,而不是拿自己最“规律”的产出。(想想一个人每天都产出的东西,是不是……如果罗胖看了这段话,想想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文学哲学的大师们,倾其一生才完成几部作品;电影界戏剧节的泰斗们,为一部大作日夜兼程;演说家Darren一辈子的商业演讲就两个……而现在,创作者却被“行业经验”要求碎片化,要求日更周更!都是拿些什么来喂养读者?
综上所澍
不能有感而发,是所有创作者的悲哀。当然,设计产品和服务的人也算是创作者。
我不是宣扬作品少就是经典,至少,对于我来说有感而发反而速度最快!又何必为了坚持去坚持呢?(下期会有我的文章《别再坚持了!》)
我很欣喜看到罗胖的节目也没有那么规律的更新了。强行挤压不应该是一个创作人的状态,挤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好,因为我们又不是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