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一档寻亲节目。
求助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讲述自己幼年的记忆、被拐卖后的遭遇、对失散家人的思念,最终走向一扇大门,等待命运的裁决。
大门打开,结果揭晓。要么寻得亲人,抱头痛哭;要么寻而不得,独自悲痛。观众席上的嘉宾、观众无不落泪,我也一样,见到类似的事,总会对那种悲伤感同身受。
一直以来我都很反感这类节目。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到底要扭曲到什么程度,才会设计出这样的架构。
我知道结果,但就是不说,就是要你带着渴望、带着焦急,耐着性子一点点去回忆,一点点把记忆深处的伤痛露出来,露给在座的每一个人看,露给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看。
让所有人都沉浸在你的叙述中,和你产生感情共鸣。所有人都期盼着大门的另一侧站着你朝思暮想的亲人。这种情绪慢慢积累,在最后时刻达到高潮。完美。
我不知道站在大门前的求助者是什么心情,紧张吗?焦虑吗?害怕失望吗?
我也不知道节目组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环节。明明提前就知道结果,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他。而一定要用如此做作的形式来烘托节目效果。
把求助者的思念当作卖点,完完全全把他的内心暴露出来,以此吸引眼球。你们真的考虑过他的感情吗?
帮人寻亲真的是好事,通过节目也确实实现了很多人的愿望。但一定要用这种形式吗?
为了宣传和推广,大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的方式来增加节目知名度。
或者把那些实现愿望,和亲人团聚的人请出来,做一期感谢的节目。那时再讲述种种回忆,感谢剧组的辛苦,不可以吗?
即使没有结果,也可以让那些求助者通过节目发出自己的声音,介绍自己的情况,寻求广泛的帮助。
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请第一时间告知结果,不要让他们再等待。也许没有了悬念,节目的效果会打折扣,但我相信,对求助者来说,能最快得到消息才是最需要的。
退一步讲,节目的效果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求助者早已知道结果,只是一直在摄像机前配合着演戏。
但即使是这样,除了节目效果,我依然不知道这么做还有什么好处。
把或喜或悲的情绪再重温一遍,喜的还好说,悲的呢?明明没有结果,还要陪着你们演戏,再次表现自己的无助,有意义吗?
节目重心应该放在如何寻到人,而不是如何利用某个人的不幸来刺激观众的泪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