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是之
同门师弟相约共爬泰山,两个孩子,一个「豆宝」3岁多点,一个「小迈」刚过4岁生日。带两个小不点爬泰山,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搞不好就要扛着上去。
这么大,他们才不懂得什么叫挑战自己,只知道玩,到哪都是疯玩。怎样让他们在玩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挑战自己,尝到战胜自己的快乐,并非易事。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制定目标很关键。目标定的过高,容易让人看不到希望,产生畏难情绪;目标难度太低,又没有了挑战,索然无味,失去了兴趣。合理的目标,是踮踮脚就够得着,努努力就能完成。而且目标要由长期的大目标,和短期的具体小目标共同构成,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目标激励的做法,游戏上是做的最好的。不能怪孩子喜欢玩游戏,而是游戏设计深谙人性,学校教育又太过默守陈规,毫无竞争力可言。
比如经典游戏「魂斗罗」,终极目标是通关,阶段目标是打怪,每一小步的目标都是打死前进路上的敌人小兵。另外各种时时的反馈激励,加上小伙伴们一起营造的竞争喝彩炫技氛围,孩子玩起来那叫一个嗨。在课堂上度日如年的孩子,玩起来根本不记得什么叫时间,这就是游戏的魅力。教育系统早该向游戏学习教学方法,这是题外话。
还是说爬山,之前写过一篇《见招拆招,如何让孩子学会在坚持中成长?》。文中总结了鼓励小迈自己徒步爬山登顶的经验,这次是上回的另外一个翻版实践,上次爬的是无名常山,这次征服的是鼎鼎泰山。
先图文重播一下俩孩子是怎么重新定义爬山的,这才是真「爬」,后面还有一段视频以及攻略。
什么是真的「爬」山?你们先先感受一下。
第一阶段,还处在兴奋期,体力还比较充分。爬累了,坐下歇会儿,还是能继续上行的。
第二阶段,单纯的爬台阶已经没有挑战性了,重复性的事情单调乏味,会让孩子只注意到了身体累。所以及时换「频道」,走点不好走的「路」,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脚下的石头上,暂时忘记疲劳。旁边不高,能保证安全。
累到实在不行了,还是可以抱抱鼓励鼓励的。但在抱之前也是要明确说好,抱到哪个位置(通常是前方十几米远),然后继续自己爬。软硬兼施是肯定的啦,哈哈。
快到山顶的南天门时,大概下午两点,才吃了午餐,补充了下能量,也恢复了下体力,然后开始进入冲刺阶段。
大人体力还好,两个孩子这个时候基本上快接近极限了,要不是看到希望快到顶了,估计就该耍赖皮不爬了。
这个时候师弟放了个大招出来——棒棒糖,告诉两个孩子,吃一口棒棒糖,向上爬十个台阶,自己数。两个孩子见到有新的玩法,又来了劲,精神起来。
然后,就吃一口棒棒糖,向上爬十个台阶,后来是两手撑着,双脚跳着往上爬。两个孩子在一起还比着爬,看谁爬的快,坚持时间长,后来发展到吃一口棒棒糖,两个孩子能爬五十个台阶,自己数着。
一人一口
一路引得路人惊呼,「看着两个小孩,真厉害,这么小就自己往上爬。」纷纷掏出手机出来拍照录像。这真是,看风景的人,自己成了风景。
最后成功登顶。从中天门到南天门,共3296级台阶,全程2630米。如果算24级台阶是一层楼的话,我们大概是爬了137层楼的高度,两个孩子自己完成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路程,也就是自己在5个小时内独立爬了超过92层楼的高度,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讲,无论是耐力上还是体力上,基本上是挑战极限了。
总结下来:一,爬上前要明确告诉他目标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自己爬上去;二,注意节奏的变换,转移注意力,及时鼓励他们之前的努力;三,充分的、多次的休息调整、补充能量和水分。四,最好两个孩子一起爬,有个争先恐后的感觉。五,登顶之后,当然是大大的赞啦,充分肯定他们的付出和成绩,孩子虽然很累,但也很满足。
是为记,长大再给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