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南日记》| 刘家琦解读
《凯南日记》| 刘家琦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乔治·凯南是美国最重要的一位外交家,他开创了冷战的格局,被誉为“冷战之父”,对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于本书
这部日记是从乔治·凯南将近2万页的日记手稿当中筛选出来的精华部分,忠实还原了他将近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他所有的政治评述,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方面。透过这部作品,我们能了解乔治·凯南这样一位20世纪的伟大人物,他内心脆弱的时刻,他最细腻、最隐秘、最深入人心的思想轨迹。
核心内容
乔治·凯南人生中的三重矛盾,包括事业、家庭和俄罗斯情结,塑造出他多面复杂的人格特点。这是乔治·凯南人生的三重底色,也是我们理解他政治生涯高峰的几把钥匙。乔治·凯南一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高峰,他全部冷战思想的精华,都凝结在著名的8000字长电报和《苏联行为的根源》这两篇文章中。他深刻地剖析了苏联政府的心理和行动逻辑,并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长期遏制苏联的政策。在冷战开始之后,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里,冷战的发展与乔治·凯南的预期事与愿违,这位“冷战之父”在他的后半生里,一直在为冷战的纠偏做着不懈的努力。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乔治·凯南人生中的三重矛盾
- 渴望建功立业与悲观厌世之间的矛盾
乔治·凯南一生的成就,其实没有达到他自己的期望。他总是梦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富有影响力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级的政治家,可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相提并论。乔治·凯南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他1947年预言苏联解体的方式,和1991年实际发生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超前了将近半个世纪。
虽然人生中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是乔治·凯南常常感到忧郁和悲观,这在他的日记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他19岁就在日记里担心,“虽然这个世界五彩缤纷,但是我觉得一切可能都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意义。”31岁的时候,他又在担心,“我觉得自己在想象力枯萎之前,在变成白发人之前,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了。” 乔治·凯南在日记里用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厌恶”和“无聊”。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很难被人理解了,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觉,有人称他为“孤独的智者”。这个头衔可以说既是他当时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他后来像先知一样的外交生涯。 - 婚姻幸福、家庭稳定与追求性自由和创造力之间的矛盾
乔治·凯南的妻子安娜莉丝是一个特别得体的优雅女性,两个人相濡以沫,一起走过了73年的时光。但是矛盾的地方就在于,这样一位妻子既让他感到踏实,又让他觉得失望。踏实的地方在于,妻子是一个持家有方的贤内助。如果说乔治·凯南一生当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军功章上也有妻子的一半。但是另一面,乔治·凯南是一个天性敏感脆弱、思虑过重的人,而他的妻子又不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女人,甚至有一点过于乏味,没能分担他的各种焦虑和担忧。他相信性自由能带来思想上的动力和审美上的活力。不过尽管如此,乔治·凯南在实际生活中仍然能够得体地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依然忠于妻子、忠于家庭。 - 美国人身份和俄罗斯情结之间的矛盾
虽然乔治·凯南2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踏上苏联的土地,但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俄罗斯神往已久。这种迷恋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他在2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俄语,26岁开始深入地研究共产主义。他对俄罗斯的一切都颇有兴致,充满好奇。在乔治·凯南的眼里,俄罗斯人民一贯是可爱的,但是他对当时苏联政府的态度可就截然相反了。他认为当时的苏联人民和外部世界中间横着一个封闭而专制的政权,他对此感到强烈的不满,甚至由于心理落差太大,一度出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崩溃。可即便是这样,当乔治·凯南七年后重返莫斯科时,他发现自己“每一分钟都陶醉其中,感觉回到这些俄罗斯人身边,能感受到他们对待生活的激情和活力”。乔治·凯南对俄罗斯的感情是其他美国人无法理解的,也是当时的苏联人不可能相信的,但它就是乔治·凯南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两个国家的局外人。
二、乔治·凯南一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高峰
乔治·凯南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是他在1946年发给美国国务院的8000字长电报,和1947年以笔名“X 先生”发表的长文《苏联行为的根源》。如果没有这两篇文章,没有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可能就不会有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可能也不会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20世纪的下半叶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取代冷战的有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正是这两篇文章构成了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乔治·凯南从此被誉为“冷战之父”。
乔治·凯南分析了当时苏联政治思维的特征:因为不安全感而极端地封闭排外,靠假想敌维持专制统治,为了长期目标不计较短期得失,国家内部能动员起超高效率的大规模协作。他进一步为美国政府提出了三点对策:苏联的威胁和德国纳粹的威胁有着本质的不同,只要苏联政府看到对手的各方面确实强大,他们就不会鲁莽地动武,美国不应该在军事方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和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比起来,苏联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下风,是弱势的一方;虽然苏联内部的协作体系非常庞大,效率也很高,但是这个体系是不健康的,是有着重大缺陷的,苏联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变成一个最弱小、最可怜的国家。乔治·凯南活着看到了这一天,只不过是在他提出这个预言的44年之后。
三、冷战的发展事与愿违,乔治·凯南后半生都在为纠偏努力
因为乔治·凯南的这两篇文章把苏联的威胁描绘得太生动了,所以大多数美国官员还是认为美国要加强军备来对抗苏联。乔治·凯南万万没想到,虽然他推动了整个冷战格局的形成,但是美国的冷战政策竟然演变成了军备竞赛,而且从此一条路走到黑。
乔治·凯南一眼就看穿了美国人的恐惧:美国人总是觉得,一个人有能力做这件事,就代表他可能会做这件事,所以为了防止他做这件事,美国人要先下手为强。在乔治·凯南眼里,这种恐惧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对方到底愿不愿意做这件事情。面对美苏军备竞赛,乔治·凯南感到非常的焦虑。1981年,他在出席爱因斯坦和平奖颁奖典礼的时候,抓住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大胆地提出一个方案:美苏两国把各自手中的核武器数量削减50%。1990年,美苏达成了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原则协议,乔治·凯南在这整件事情当中应当记一个首功。
乔治·凯南的老年生活一直摇摆在出世和入世之间。一方面他对美国政府愚蠢的军事扩张政策感到愤怒不已,另一方面,他又总是不甘心,总是盼望着能有更多决策层的关键人物听一听他对冷战的看法,采纳他对于政策的建议。他在日记里坦言,“我常常意识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就是不辜负别人对我的形象的期望。”“冷战之父”的头衔、公开的演讲、出版的著作、高龄外交家的声誉,让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努力。他一边在日记里抨击现行政策的荒谬和愚蠢,一边积极地以各种方式施加影响,试图改变现状。他在70岁的时候还创办了乔治·凯南研究所,致力于推动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
金句
- 乔治·凯南总是梦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富有影响力的人,他在日记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我希望有一天,当我走过美国国务院的环形回廊,那些廊上的柱子都会因我而颤抖。”
- “我想‘改变世界’,我还想‘再谈一次真正的恋爱’,我只能在心里把这两种渴望暗暗地结合起来。”
- 乔治·凯南深刻地指出,苏联并不是要在短期内和美国进行殊死搏斗,也不是要在一个近期确定的时间内推翻美国的社会制度,它是在耐心地经营自己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不会计较一时的进退得失。
- 乔治·凯南认为苏联政府就像一辆上满了发条的玩具车,内部是高度协调统一的,但政府并不关心事实,只关心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能最广泛、最高效地调动起全国人民,参与到建设祖国的大型协作当中。
- 乔治·凯南一眼就看穿了美国人的恐惧:美国人总是觉得,一个人有能力做这件事,就代表他可能会做这件事,所以为了防止他做这件事,美国人要先下手为强。在乔治·凯南眼里,这种恐惧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对方到底愿不愿意做这件事情。
撰稿:刘家琦脑图:摩西转述:顾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