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烽烟——权分九州(012)
话说公元188年春天,本是冰雪消融大地回暖的季节,可是这个东汉王朝却进入黄昏时刻。朝堂内外正上演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权力更迭。咱们先从正月里那场大赦说起——正月十五日的大赦令刚下,二月天边就划过彗星,直冲紫微垣。古人最信天人感应,这下子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可都坐不住了。
要说这年头的乱子,得从并州(今山西太原市周边一带)说起。三月里,并州刺史张懿正在衙门里批公文呢,突然就被屠各(今山西北部一带)胡人砍了脑袋。这可不是简单的部族叛乱,您想啊,刺史大人身边好歹有护卫,怎么就让胡人摸进府衙了?八成是有人里应外合。果然,后来发现这些胡人早和南匈奴右部的叛军勾搭上了,十万人马说反就反,连单于(匈奴王)羌渠都给杀了,硬是扶他儿子于扶罗上位。这背后要是没点汉人官吏搞小动作,鬼才信呢!
这时候,远在洛阳的刘焉动了心思。这位太常卿(主管礼仪文化教育的官员)看着各地刺史接连被杀,眼珠子一转就向灵帝刘宏进言:“陛下您看,刺史权力太小镇不住场子,得改成州牧才管用!”其实他肚子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本来想谋个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牧的闲差躲清静,结果侍中(皇帝侍从官,宫廷秘书长)董扶偷偷跟他说:“益州(今四川重庆一带)那边有天子气!”刘焉一听,立马改口要益州。正巧益州刺史郤俭横征暴敛搞得天怒人怨,朝廷顺水推舟就封了刘焉当益州牧。要说这刘氏宗亲就是会挑地方,后来刘备入蜀,那都是后话了。
不过益州也不是省油的灯。六月里冒出个马相,在绵竹(今四川绵竹市)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就反了,旬月间连破三郡,还自称天子。要说这刘焉确实有两把刷子,刚到任就碰上这烂摊子,硬是靠益州下属贾龙带兵平叛,转头又搬州府到绵竹,宽厚待人收买民心。您看这手段,活脱脱就是后来刘备“仁德治国”的模板嘛!
北边幽州(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一带)也不消停。刘虞这个老好人被派去当幽州牧,朝廷还调南匈奴兵帮忙剿匪。结果单于派兵派得太勤快,自己反倒被部下宰了。要说这匈奴人也是有意思,既帮汉朝打仗,又时不时捅刀子,完全诠释了什么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最精彩的当属冀州(河北一带)刺史王芬那场闹剧。这位老兄在饭局上听术士襄楷说“宦官要完蛋”,立马热血上头要搞政变。他计划趁灵帝北巡时劫驾,还要拉曹操入伙。曹操多精明啊,当场就泼冷水:“您当自己是伊尹霍光呢?人家那是有实权的!”结果王芬又找华歆、陶丘洪,华歆直接断言:“你这人粗枝大叶又不通兵法,必败无疑!”后来天象示警,灵帝取消行程,王芬吓得连夜跑路,最后在平原(今山东德州市、禹城市一带)自杀了事。这段故事活脱脱就是东汉版的“权力的游戏”。
八月里灵帝刘宏突发奇想,为了加强京城护卫,组建了一个新的重要建制——西园八校尉。您别看名字风雅,这可是灵帝刘宏亲自抓的禁军。最绝的是让太监蹇硕当统帅,连大将军(总司令)何进都得听他调遣。这配置简直是把“宦官专权”直接写在台面上了,袁绍、曹操这些官二代虽然混了个校尉,但整天得看太监脸色,心里能痛快才怪!
说到天灾,这年七月全国七大郡国发大水。要放在太平年月,朝廷怎么也得拨粮赈灾。可这会儿正忙着搞州牧制改革,谁顾得上百姓死活?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转头不就加入黄巾军了么?
咱们再说回刘焉。他带着董扶、赵韪入蜀时,益州正乱成一锅粥。马相之乱刚刚平息,贾龙就带人敲锣打鼓迎接新领导。刘焉这老狐狸笑眯眯地住进绵竹,又是减免赋税又是招抚流民,转眼就把益州经营成独立王国。后来他儿子刘璋接任,再后来刘备入主,这套“保境安民”的路数可都是跟刘焉学的。
回头看看这朝廷中枢,三公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四月曹嵩刚罢太尉(国防部长),五月樊陵接任,六月又被撸下来。九月司徒(最高行政长官)许相下岗,司空(最高监察官员)丁宫转岗司徒,这人事变动比翻书还快。明眼人都看得出,朝廷权威早就碎了一地,各地豪强都在摩拳擦掌等着抢地盘呢。
要说这年最大的制度创新,还得数州牧设置。刘虞管幽州、刘焉治益州、黄琬镇豫州,个个都是实权派。这些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后来袁绍占冀州、曹操领兖州,都是照着这个模板来的。灵帝本想靠这招加强控制,结果反倒加速了地方割据,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夜幕下的洛阳城,蹇硕正在西园校场点兵。这个太监将军不会想到,他统领的八校尉里,那个叫曹操的矮个子将来会终结宦官时代;他更不会想到,自己死后不久,董卓就会带着西凉兵踏破洛阳。而此刻的益州群山之中,刘焉正眺望星空——董扶说的“天子气”,到底应在谁身上呢?刘焉、刘璋父子终究没有成就“皇帝梦”,倒是给草根刘备做了嫁衣裳。
这场公元188年的风云际会,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块。从州牧制度埋下割据祸根,到西园八校尉孕育乱世枭雄,从益州叛乱预示地方失控,到王芬政变显露臣子野心,东汉王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正在这看似普通的年份里悄然滑落。
您还别说,东汉朝廷州刺史改州牧这件事,可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原来州刺史,品级很低,只是皇帝派出的,对地方行使监督职权的官员。没有实际的军权和行政权,更没有人事任免权。改为州牧以后,管军管政管民,俨然是一方土皇帝。从此以后朝廷的权力分散到各个州,州牧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为后来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东汉王朝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康乃翁文史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