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读书会,收获颇多。画画的林教授并没有给我们讲如何画画,他给我们讲的是如何读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读诗歌的时候不但要读它的字面意思,更要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真正的去弄清楚诗人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林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林教授提起这首诗的时候,我很意外,我记得这好像是我中学的时候学过的,背出来根本不在话下。从小也因为这首诗让我很向往蒙古大草原,每当读这首诗的时候,我都会闭上眼睛想象蓝天白云,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马儿狂奔,牛羊遍地的景象。
当林教授问我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歌真正描写的是什么吗?我又愣了,不就是美好的大草原吗?不过谨慎的我并没有开口。这首诗流传很久,我了解的含义大家都知道,教授这个时候问,他肯定有别的意思。
林教授看到我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自己继续接着说了下去。听了林教授的讲座,我才知道我了解的跟人诗歌真正的意思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先来说说这首诗怎么来的吧!
北齐开国皇帝高欢带着十万兵马去攻占鹤壁,据说当时鹤壁守军只有一万人,这一仗一打打了一年,什么水攻,火攻,挖地道,能想的办法都想了,高欢的大军愣是没有把鹤壁拿下。高欢带的那十万兵马折损了七万多人。
万般无奈高欢只好带着剩下的人回朝。在他们回朝途中,又有人阴谋作乱,说高欢早已经中箭身亡了,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
在宴会中他们谈及了此次战役的失败,为了缅怀死去的将士,重振军心,他在席间命部将斛律金作诗一首,以示缅怀。《敕勒歌》是高欢为了合唱对方所作。
当教授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的牛羊仿佛变成了累累白骨。那广阔的草原下面可不光是牛羊,风吹草低显现的还有他们那些将士的尸骨啊!心情顿觉沉重。
曾经的广阔,欣喜,明媚,瞬间被悲凉所代替。
读诗我们需要放在史实中,去史料中去找寻它真正的含义和情感。对于孩子呢?面对一问题孩子,我们需要怎样看待他呢?
一位妈妈跟我说他儿子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玩不到十分钟,就恼了,不跟人家玩了!她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我一问,孩子才三岁半。而且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就是回家之后跟小孩玩的时候没什么长性,爱发脾气,几乎全家都认为这是个问题。原本觉得自家孩子还不错的她,也开始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了。
还有一位爸爸,孩子上高中了,恋爱了,把那位爸爸给急的啊,恨不得棒杀了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对象!
亲爱的亲爸亲妈们,你们着什么急呢?成长本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有一帆风顺的。
回忆我们自己的成长之路,谁没有跟人闹过别扭呢?谁没有春心萌动的时候呢?谁没有做过一些让我们悔不当初的事情呢?可是您的生活如何?您变成了一个罪犯了吗?还是您生活的很惨呢?
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种焦虑呢?
第一,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像是个显示器,他帮我们把自己童年的创伤,痛苦从我们的潜意识中显现了出来。所以我们比孩子更加焦虑。
第二,我们想要规避孩子成长中的挫折,我们期待一个完美的孩子。我们给自己和孩子的期待都超过了孩子原本的样子。简单的说我们爱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第三,我们是从一个点看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从孩子的整个成长规律来看孩子的。我们只能短视的看到孩子的问题,而无法把这个问题放到广阔的,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去,所以我们焦虑,我们担心。
面对现状我们怎么办呢?
1、认识自己。把孩子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任何一场情景都如实的记录下来,然后搜寻自己的记忆,看看自己能否想到一些源自过去经验的思想或行为。慢慢的我们就可以发现,孩子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只是那么几种固定的行为罢了,而那恰恰是需要我们改变的地方。
2、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我们爱他,只因为他是他,而不是他考了多少分,他有多棒的人际关系或者多讨人喜欢。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接纳自己,接纳那也许并不完美和开心的自己。
3、请把孩子的问题,放倒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去看!那个时候我们会发现那小小的瑕疵,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小项目。和孩子一起面对那些项目,给他传授一些自己的经验也不错的,但是请别强迫孩子和自己一样,或者必须做的比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