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深处,藏着一本名为《孩子,你真棒!》的书,内容与记忆几乎无法完全重叠,但从中得到的一分钟教育法却让我收益匪浅。翻过那粉红的扉页,作者的栏目上赫然写着一个令我十分敬仰的心理学家——斯宾塞·约翰逊。
母亲无意中买来的一本书,让我了解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作者,年少的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搜索这个名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敲中了我的心,许是出于孩童猎奇的心理,我央求着父母买来了这本我莫名向往的书籍。
首次翻开书页,吸引我的无非是那个两只老鼠与两个小矮人的迷宫故事。我跨过前面那漫长的开篇故事,一头扎进了那个迷宫无法自拔:
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拥有着老鼠与人所不同的特长之处,并且独立的个体间也不尽相同。它们在迷宫里生活着,依靠一处奶酪,储存地维持生命。但奶酪逐渐减少,它们现在所拥有的奶酪总会被吃光。对于这种变化,老鼠匆匆首先察觉并且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行动果决,计划快速在迷宫里无尽的探索着另一处奶酪储藏地,即使迷宫的循环时常让人迷茫,但它不断的给自己打气,最终寻找到了巨大的奶酪资源。而老鼠嗅嗅,能够通过灵敏的嗅觉感知变化的一切,它紧随匆匆的步伐,跟着寻找到了迷宫中另一处奶酪储藏。作为老鼠,它们的思想是十分简单的,它们认为失去奶酪意味着失去生存,所以它们尽快的投入了探索。相对的,那两个小矮人呢?
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面对奶酪逐渐变少的情况中,并非无所察觉,他们也日渐焦躁,思虑甚忧。可是最终的结果是麻痹自我,选择逃避现实。在察觉老鼠们的行动后,甚至加以嘲讽。但逐渐的,唧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不再坐以待毙,而是穿上了放置一边许久未用的运动鞋,在迷宫中也最终寻找到了奶酪。至于哼哼,这个无事呻吟的人,就永远留在了原地,不断的抱怨着奶酪减少,郁郁寡欢。小矮人作为人,拥有着一定的人类智慧,有时会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思考甚多后,往往会产生逃避的想法。这个故事,并非在讨论到底谁更胜一筹,而在于“变才是唯一的不变"。谁做出改变,谁才能赢到最后。
全书中最核心的部分正是这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但当我日渐长大,再将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看完后。我发现,整本书籍影射的是一整个社会。第一部分是多年同学再相聚的寒暄回首,有次引发故事为第二部分,进而第三部分是一帮老同学关于这个故事的讨论。
奶酪墙上写了什么?
1.他只是在不断的拿走你的奶酪
2.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
3.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4.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
5.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6.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7.记住:他们仍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奶酪墙上的话语,利用奶酪和生活其中的老鼠与小矮人的关系,映射出了很多事物:
奶酪:人们生命中最需要的东西,可以是高薪酬的工作,可以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可以是精神上的归一,可以是健康……但是奶酪不会永远新鲜,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变化,追求新鲜的奶酪,而不是逃避奶酪的变质与减少。
迷宫: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我们身处社会,无法逃避复杂性,内心的精神世界也像迷宫一样。很多人兜兜转转都无法寻找到内心的平静,有的人却通过不断的标记,寻找,找到了出口。
鞋子:那双被老鼠和小矮人放置许久的鞋子,在他们寻找另一处奶酪时挂在了脖子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推动力和勇气。我们永远都不能将之束之高阁。
第三部分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的深度分析,其实更好的帮我们读者理解了这个故事。在这复杂的社会里,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第一次成功的巨大喜悦,唤醒自我,改变旧思想,鼓起勇气克服改变的恐惧感,在一种平衡中获得再次成功。
谁动了我的奶酪?看来是我内心颤抖害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