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好好学习】练习-1

第一步:看包装

1.1 书名:

主标题:《好好阅读》
副标题: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 精进指南,这是一本指导性书籍,精进意味着非入门,不是解答是什么,而是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做,比个人知识管理基础概念阶段更高级一些。

1.2 建议上架类别

  • 上架类别是用来分类用的么,这本书暂时归类到自我成长类

1.3 作者

成甲
得到app中注明的成甲说书的作者。

1.4 作者等级

不太了解,有得到和永澄背书,而且有那么付费购买了,暂且定义在中级(粗略的分为高中低三类作者等级)

1.5 策划机构

中信出版集团

1.6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1.7 版次或印次

版次:2017年2月第1版
印次:2017年2月第1次印刷

  • 看出版时间真的以为自己要等到2月才能见到书,没想到下订单后 年前就拿到了。提前做好准备,静等活动开始,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闲庭信步。这是一种自我标准要求,期待自己多想想这一点。

第二步:看整体

2.1 目录说了什么(大约说一下结构)

本书结构相对简单,理念,方法论,具体应用都展示出来。按照道术器用的结构展开,一个金字塔结构呈现在眼前。从一个理念出发:

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组织素材向读者讲解一个知识点。

2.2 本书目的

  • 给有意愿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技能的朋友一些精进的指导
  • 向大家讲解清楚什么是临界知识。
  • 如何有效提升学习层次
  • 跳出“低水平勤奋努力陷阱”

2.3 本书目标

讲一讲临界知识。

2.4 本书受众群体

有自我成长,自我学习意愿的人们

第三步:看细节

3.1 列举若干关键词

临界知识、技术效率、认知效率、绿灯思维、红灯思维、黄金圈、习惯性防卫、能力圈、系统思考、低水平勤奋努力、天赋、热情

3.2 本书诚意度

写的非常实在,没有过多的花哨的词语,很平实,十分对我的口味。

第四步:下判断

4.1 本书对我当下的价值

从自己粗略的翻看一遍,以及永澄简单带读的内容来看,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有用,主要体这几个方面

  • 1.如何精进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 2.观摩高手如何讲一个理念扩展到一个方法论,扩展到一本书
  • 3.怎样用几个关键问题,讲清楚一个道理
  • 4.书中关联了很多知识点,为我打开视野,指引学习的方向

4.2 建议在什么时候继续阅读

进行多次的检视阅读,从整体上看待这本书提到的系统和知识点。

第五步:粗阅读 (30分钟)

按照提示,想通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阅读,体验一下快速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在读的过程中还是会停下来画一画,写一些自己有感触的文字,时间无形之中就用的多了。
  在粗阅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调入细节,如果不是有时间在旁边提示自己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能一头扎进去开始细细品味了。带着这个心理表征,观察到自己的思维变化,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目的,就努力提醒自己不去看细节,就看大标题和小标题,扫视一些看到的页面,看看有什么关键词。这些事做起来,才知道有多么不简单,扫视不是略看,通过怎样的训练才能快速看完几页书,作出判断那个地方会有关键词,那个地方可以略读,这些不是想想就能搞定的事,我们的大脑,眼镜,手,以及相对应的神经回路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还很生疏,就像婴儿学步一样。从做起来到蹒跚走路,到跑跳自如,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任何人都跳不过去的过程。
  第二章中提到了晨间反思,以及刻意训练,心理表征的讲解与串联,让我思路打开,原来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是如此有意义,但为什么没有效果,就在于没有相互打通,没有去教会别人。
  通过粗阅读,让我在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上面体会到一些信息的递进关系,虽然感受还不是很深刻,还仅仅是一丝似有似无的感受,不过毕竟是有所体会,需要用更多的练习扩大这种认知能力。

5.1简要书写阅读后的感受,不超过300字

相比第四章具体应用场景,我更喜欢前三章的书写内容,从各种案例,各种现象,以及自己学习的各种体会中,观察到一些基本规律,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我有时会不自觉的就去探索知识规律以及为什么这个知识会有效果,而此时往往也就忘记自己根本就没体验过,也没有做到就像往更高一层级去窥探,结果到最后两手空空。
  整个阅读过程让我感受到,为什么别人用20分钟能够做完的事情,自己需要用1个小时,并且很多页面并没有看到,直接跳过。(注意,这里又开始问为什么了,分析模式开启)
  我在检视阅读时,不断的跳入细节,不断的反复这种状态,该看标题时,去看文中有趣的例子和一些金句,看到有感触的内容要想想,要画画,甚至还要写几句,这些也没有错,甚至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我们现在训练的是检视阅读能力,快速过滤资讯,并作出判断,为下一步行动打下基础。
  之所以无法提升检视阅读效率,是我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检视阅读的标准,将自己的阅读动作作为一个整体技能去运用。如果将自己的阅读动作分层理解和标注,就会发现,在最开始理解基本概念和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看细节,因为此时还不适合去看细节。虽然细节中有很多对自己有感触,有帮助的内容,但是在方向没有确定的时刻,就去关注细节,就会让自己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失去自己的方向。
  从这次训练中体会到,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检视阅读,就按照检视阅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在没有达到熟练运用的时刻,尽量减少自己不断去看感兴趣的内容,罂粟花虽然漂亮,但是他却有毒害。“结硬寨,打呆仗”,到检视阅读的地盘就按检视阅读的规则行事,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的心理表征,自我约束,自我训练,自我提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