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感觉自己在前行的路上什么都准备好了,但唯独缺乏耐心?
我就是有这种情况,万事俱备,只差耐心。
好在拥有耐心也并非一件难事。
了解了人脑的构造以及事物的规律,我们的耐心已经在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很多。
人脑可以分为三重脑,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是最原始的,它的形成大约在3.9亿年前;情绪脑也比较古老,它的形成大约在2亿年前;而理智脑很年轻,它的形成距今大约在250万年前。
如果把本能脑比喻成100岁的老人,那情绪脑就相当于是一个55岁的中年人,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都小宝宝。
可想而知,即使这个小婴儿再怎么聪明,也会在两个成年人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因此,没有耐心其实是我们的天性,本能脑和情绪脑喜欢急于求成,喜欢避难趋易,而理智脑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
要知道,耐心并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当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越多,我们的耐心就会倍增。
培养耐心的第一招:坦然接纳自己的没耐心,放下心理包袱
所以,要培养自己的耐心,首先就是坦然接纳自己的天性,放下心理包袱,不必自责。
当察觉到自己开始失去耐心了,就温和地跟自己说:“你看,我身体里的那个原始人又出来了,让他离开丛林到城市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
培养耐心的第一步就是要接受自己缺乏耐心这个事实。
培养耐心的第二招:学会延迟满足,和自己对话
本能脑和情绪脑最爱的就是舒适和诱惑,如果完全放弃了舒适和诱惑,就相当于直接和它们对抗,理智脑很显然不是它们的对手,因此失败是迟早的事。
更明智的做法就是和本能脑以及情绪脑进行沟通,而这也是理智脑最擅长的部分。
就像跟跟自己对话一样,温和的告诉它们:“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放弃享受,本能脑和情绪脑是不会同意的,但是延迟享受,这是它们能够接受的。
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的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跟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培养耐心的第三招:主动改变看问题的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面对困难的事情,有的人能够持之以恒,除了知道各种关于脑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规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更擅长探索原理,会主动改变认知的视角,为行动赋予意义。
比如当我们明白了运动带给自己的真正好处,就可能告别懒惰,主动坚持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
所以,要想办法看清楚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当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以上是关于如何培养自己耐心的三个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