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了就会被吸引的标题,有心动、有人生、有魔法。怎么能不被吸引呢?回头看看凌乱的床铺,嗯,是订一个整理日的时候到了。
有时候,会觉得生活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淤点,就像《千与千寻》里面河伯身上的自行车轮,抽离出来,马上就神清气爽了。又则,卡住我们生活的这个自行车轮,会不会是我们对居住环境的忽视呢?
《每天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作者都是近藤麻理惠老师。
一、理想生活
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问太抽象了?不如具体些,你想在什么样的房间醒过来,开启你的一天呢?你希望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呢?翻箱倒柜找要穿的衣服,看看凌乱的床铺,着急的关上门上班?还是拉开窗帘,是撒了清晨爽朗气息的整齐的书桌、书架和干净的地面呢?下班后,你会怎么过呢?打开连载的电视剧,抱着泡面,笑得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开心?还是打开窗、躺在舒服的椅子上,听听来自时间的协奏曲呢?
作者说,设想自己的理想生活的时候,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有别设限?尽管想象,美好的感受并困难,换套床单、给自己的墙壁做个心动一角。对房间说声谢谢,能量似乎回到了自己身上。
二、时机
每当到需要整理的时候,总是会这边收一些、那边收一点,今天清理这边、明日再清那边;或者想等哪天空了,再统一整理好了。但这样的等待总是无限延长或者敷衍了事。整理呀,就该一股作气,不给自己偷懒的余地,在日程表订立一个整理日吧。
三、与物品的关系
到了关键的地方了,就是扔东西。看看我们的衣柜、鞋柜,有多少没有穿过,或者只穿了一两次的衣服和鞋子呢?我们真的需要它们吗?看着满满的衣柜,却总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的纠结有没有?我从未想过我与我所使用的所有物品的关系。很多时候的选择并不是因为怦然心动,而只是刚好需要,而这个需要,也仅仅是恰当。我的衣着也好、发型也好、拿的包也好,我知道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本整理人生的书。我们拥有的物品与我们相待久了,就会带上我们的气息。如果我一直只是敷衍的看待它们,也是在敷衍的看待自己,而抱着这样想法的自己,怎么能够好好的享受人生呢?希望,以后的每一次购物,都是我的内心所喜欢的,而不是觉得别人会喜欢的。
虽然如此,但整理需要丢弃的时候,也要对它们说,谢谢。谢谢你们陪着我,走过的每一天。
四、整理的顺序
1、丢弃物品
对一件物品是否留下,会考虑它的功能、留下的信息或者感情。而我们选择是否丢弃,就是接触它,是否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才是是否留下的标准。当我们不知这心动如何产生时,将物品之间进行比较是很好的方法。或者给他们排个名,前三、前五或前十。而既然下定了整理的决心,那就要警惕,我们心中跑出来的最好是留着的想法。如果我们将他们最好留着,放在一处。当那个地方越来越多的堆了更多的物品时候,我们就不是在整理了,只是移动了物理位置而已。但可以设一个三个月内是否动用的灰色地带,对于难以抉择的物品,暂放此处,时间一到,再按是否有用的原则再做决定。
2、收纳
对物品进行精简过后,下一步就是设定物品的固定收纳场所。有一个固定场所,才是每天都能怦然心动的魔法。
收纳是我很兴趣的一个部分,但其实并不难。作者教我们的方法就是,“能折叠直立的,绝不放平。”我回家马上打开衣柜,虽然还算整齐,但他们被叠了半米高,肯定是不能呼吸的。暂没有换掉衣柜的打算,又想让衣服立起的摆放方法,就是将它格起来。
还有就是折叠的方法,回家马上试了,将衣服叠成长方形的方块,整整齐齐,立着也好看。颜色可以从深到浅的排放、也可以按衣服面料的不同进行摆放。另一个就是,给收纳地方留一分的空格,能有调整的空间。
还有就是对书的收纳,回过头,就看到被塞满的书架,它一定很辛苦。书的选择是,将他们全部摆在地板上,每一本都拿起来,是什么类型的呢?是否真的会重新翻阅,而那些你认为以后肯定会看的书,还是放弃吧。其实书的选择对我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挑出来的书都可以送到图书馆。
看完书,对整理这件事情有了新的体会。整理是对我们所拥有物品和环境的调整,而打扫是对自然的清理,而每日的清空和各归各位是让空间保持清爽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