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演讲的四个毛病

吴军老师今天的文章中,谈到了个人演讲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沟通能力也是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演讲能力可以视为一对多的沟通模式,或是一对多的通讯。而其中沟通与通讯最重要的目的,却是很多人时常容易忽略甚至于遗忘,那就是要让听众接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锻练自己的演讲人力,而不是只是将要讲的事情讲完。

老师提出了大多数人演讲时容易犯的四个毛病:

1.忘记了最重要的目的:

让听众接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

2.不管听众是谁都用同一种讲法:

沟通与通讯应该是双向,才能清楚地传递信息。演讲时所面对的听众群体背景不同,都使用同一种方式,可能内容很好,但听众的接受效果却不佳。所以,好的演讲者应该事先了解听众的背景,将内容做合理的调整,目的还是要达成“让听众接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

3.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过多的内容。

在一场演讲中,能讲的内容不是取决于演讲者,因为听众在有限时间内能接受的信息是有限,所以在一场演讲中,能把一件事讲明白就达到目的了。这也与笑来老师每周只说清楚一个概念的方式不谋而合。

4.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不认真准备内容,靠段子和八卦拼凑内容,吸引听众。在之前笑来老师谈到写作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准则,就是文章要对别人有用。其实演讲与写作都是沟通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听众能接受到我们要传达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能对听众有帮助,否则听众们投入了注意力及时间,就没有意义了。

以上,这四个演讲中常出现的毛病,值得自己细细品味、思考。写作与演讲都是沟通能力的展现,也是在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要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吴军老师说:“在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罢,宁可少做点事情,让每件事情都产生应该产生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讲究效果做一堆没有用的事情。”也呼应了老师昨日的文章:“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找到那些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得了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